成果导向型思维在公关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4 13:49陆青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教学活动

文/陆青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在高职专业课程建设中,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和标准,切实的反映到专业内容设置的课程中去,对现有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与优化,以达到更优良的教育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课程教育改革提出的成果导向型思维,先确立了公关礼仪教学活动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和成果,然后通过教育内容和多途径方法帮助帮助学生获得成果。

1 成果导向思维的提出

1.1 成果导向思维发展的趋势

成果导向思维模式是让毕业生能够先预见未来的学生成果是什么,是把所有的课程和教学精力都聚焦于清晰界定的学习成果上。在公关礼仪教学改革研究中,成果导向思维理论研究的阐述的较少。成果导向思维设计课程实质是按专业和成果本身的结构方式组织课程,以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设定学生需要学到的“成果”。成果导向思维在其他学科中的体现,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现培养与社会相符的人才目标。

1.2 成果导向思维要解决的问题

公关礼仪的课程教学的特点是知易行难,即学生能非常容易地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理念、知识理论,但想把知识转化为行为,乃至内化为自我的习惯,却有一定的难度。成果导向思维的提出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先根据职业能力和市场区分框定教学成果;其次,明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具体内容是什么;再次要让学生知晓为什么需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最后熟练得的掌握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方法和技能。

1.3 成果导向思维模式应用的意义

公关礼仪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该部分是一门完全实操的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后期实践才能实现的综合性知识。在教学实施中学生知道了结果后,再根据理论知识贯穿到后面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整个行动过程有效判断教学行为是否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化人才。

2 成果导向思维在课改中的应用

公关礼仪的教学活动必须是贴近企业的现实需求,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似,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关活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成果导向思维是把教学内容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需要更为精细化、科学化和灵活的设计

2.1 学习成果决定教学目标

学生成果的预先设定是成果导向思维中首先要确立的。对于公关礼仪教学活动效果的判断评定是和学习成果有关。公关礼仪课程实施成果导向型要求清楚聚焦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成果的实现平台实现是多角度,多渠道的,要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平台去设定教学成果的呈现,可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实现教学成果。教学环节中,充分关注公关礼仪最终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综合性能力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开发设计时以成果为参照,以反向设计为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学习情境、努力扩展机会促使成果达成。

2.2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成果导向思维的提出,就把学生提到了主体地位,整个过程教师起到了引导和实时传达信息,并矫正等作用。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着眼于“教什么,如何教”,每一个环节都是在预期的设计中按部就班的完成,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接受能力。把教学的中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的引导,通过设定成果、过程示范、随时诊断、环节评价、实时反馈、适切建议、准确评量等教学策略引导协助学生完成预期的成果,最终实现成功。

2.3 成果导向获取人人成功

传统教育强调将学生分散的成就积累,将学习绩效平均。成果导向思维强调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峰成就。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经历所有学习和练习后的最终高峰表现,是成果的积累,以及毕业生能够成功做事的能力。在公关礼仪教学环节中的实施和应用就必须通过各个公关礼仪活动环节和最终的公关策划活动结合,最终呈现教学评价和教学成果。在评价体系中,始终跟着学生的能力进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符合自身的高峰成就,实现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

2.4 多渠道呈现成果评价

传统教育强调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通过对比评价、榜样评价等使学生的成功彼此对立起来,导致少数学生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部分同学的失败或不完全成功的基础上,激化教学主体矛盾,教学效果不能完全实现。成果导向思维教育提倡合作学习,鼓励使用协同合作、团队工作等模式扩展成功机会,让学生均能达到成功。

3 成果导向思维在课改中的具体策略

根据成果导向思维的理念,具体课程中的设计可以分成六大环节。首先,设计任务特征。设计具有适当难度、富有趣味和变化的学习任务,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设计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活动内容。课堂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第三,及时肯定学生成果。教学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成果。第四、分组活动。在合作的情境下,社会比较和成绩评价基于整个小组,淡化个人差异。第五、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努力和进步情况评价其表现。第六、时间安排自由。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允许学生自制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来安排教学进度。

[1]石倩.对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01:139.

[2]李贤凤.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学习研究[J].亚太教育,2015,19:164.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教学活动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