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创新路径

2017-12-24 13:49王卫平青岛电视台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传统

文/王卫平,青岛电视台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改变了信息的传受方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日益模糊,媒体融合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融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正在挤压、蚕食地方台电视新闻市场。如何破解困境,增强地方台新闻的传播力,实现融合发展,创新是地方台电视新闻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对融媒体的理解

1.1 融媒体的概念

所谓“融媒体”,它并不是指单一的媒介形态,它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将生产方式与理念互联网化,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媒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的一种运作模式。

1.2 融媒体的内涵

融媒体是运用掌握的所有传播手段,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客户端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人力,将需要传播的信息融入用户的生产生活中。其中,媒体的介质品类齐全只是对融媒体的基础性要求,更深一层则是要求媒介掌握不同介质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融会贯通,合理利用,通过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以最小的运营成本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2 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2.1 传播主体单一,互动性差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采用大众传播模式,是由媒介组织向社会上的一般大众进行传播的活动,传播主体比较单一,局限于各级电视台,受众只能是传播对象。电视新闻传播由于是单向传播,受众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互动性比较弱,虽然电视媒体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现场采访等来加强互动,但是及时性和直接性仍不强。并且电视新闻传播没有畅通有效的反馈渠道,媒体难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相比之下,新媒体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优势,利用双向传播,能够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其中。

2.2 传播内容单一,吸引力差

新媒体新闻与之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活泼的形式,所以用户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新媒体,而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新闻节目形态大同小异,基本以播报为主,形式贫乏,缺少创新。电视新闻自然缺乏吸引力,由此导致受众分流。

2.3 传播渠道单一,开放性差

电视媒体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由于传播渠道单一,电视新闻的传播要受到传播路径、信息覆盖面的限制,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因而传播效果必然受到影响。而新媒体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可以随时传播,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方便、快捷。

2.4 传播形式单一,服务性差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呆板、单一,用户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选择和接触,只能选择看或不看,而不能选择什么时间看、怎么看,也就无法获得自己喜爱的新闻。这当然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体现了电视媒体还没有转变思维,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3 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

3.1 坚守电视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敏感性、重要性等方面积累了公信力,因而在新闻报道方面具有权威性。新媒体虽然信息含量丰富,但是“人人都是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像电视新闻一样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程序,监管松散,这就导致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大量不实信息充斥其中,必然削弱公信力。融媒体环境下,网络空间是开放的,各种思想和文化在互联网上碰撞、摩擦、交流,网络的舆论生态更加复杂。传统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坚守住舆论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2 实现直播常态化,加强深度报道

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表象化特点明显。它只能为人们提供新闻事件的基本事实,引导人们做浅层次的思考,效果仅仅是“知其然”。而受众若想“知其所以然”,就必须借助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完美地诠释了“用事实说话”,是增强电视新闻竞争力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无须后期的整理加工,与新闻事件同步,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同步的现场画面、声音等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细节等真实情况,从而在不露痕迹的客观报道中,将传播效果发挥到最大。因此,推进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是电视新闻传播提高竞争力的必然举措。另外,电视新闻通过深度报道,可以深刻阐述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等,以满足观众对于事件的深层次探究。

3.3 拓展互动与分享传播,促进用户参与

事物的存在往往有其两面性,新媒体新闻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电视新闻,但也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电视媒体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媒体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我所用,将电视新闻更高效地传递给受众。电视新闻传播要积极拓展传播渠道,除了在传统电视媒体上传播外,还要在PC、平板、智能手机等终端上融合全媒体进行二次传播,这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看新闻而不受限制。同时,要进行积极互动与分享传播。重要的电视新闻可以通过开放直播间、留言、评论帖等形式,借助社交平台与用户充分互动,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和看法。一方面,电视新闻栏目可以根据反馈意见和看法来调整自己的新闻,提升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互动参与信息来研究用户的内容偏好,寻找潜在需求,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推送新闻。总之,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转变观念,积极促进媒体融合,才能顺利走出困境,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1]王俊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困局[J].媒体时代,2015(9):29.

[2]甘甜.将“校园新闻”环节引入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意义[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

[3]吴廷俊,滕朋.斯诺新闻实践与新闻职业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