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图书滞销,它们都去哪儿了?

2017-12-25 10:49虞洋
出版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类图书旧书网店

虞洋

年销售数量小于5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34.5%;年销售数量小于10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45.19%。

书分四种:畅销书、常销书、动销书和滞销书。对于碾压编辑自尊的滞销书,出版人士不喜多谈。滞销书怎么判定?年发货低于多少才算滞销?不同出版社、不同类别的图书也各有其标准,不可一概而论。然而,滞销书所带来的库存压力和产能浪费问题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忽视而消失,反而日渐严重到不得不提的地步。本文所提及的滞销图书,专指年销售量小于10本的图书。

根据开卷监测系统统计,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综合实体店、网店及零售三个渠道数据,年销售数量小于五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34.5%;年销售数量小于10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45.19%。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1/3以上的图书品种可能要面临报废的命运;每年接近有一半的图书品种只能堆在仓库里落灰。2016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末库存65.75亿册(张、份、盒)、1143.01亿元。这些年销量不足10本的图书,为每年价值千亿码洋的出版业库存,贡献了重要力量。

哪些书滞销?

一般认为专业性较强的图书比较容易滞销,如科技类图书。然而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间年销售小于五本的图书占总品种数量最多的是综合类图书,其次是生活休闲类图书,第三是社科类图书。科技类图书反而是所有图书种类中占比最小的。过去四年间年销售小于10本的图书中占总品种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为:综合类图书、语言类图书和文艺类图书。其中综合类和语言类图书的占比均超过50%。如下图所示。

由于2017年的数据只统计到10月份,图书还有两個月的销售期,所以统计得到的小于五的图书种类占比和小于10的图书种类占比均略高于实际全年数据。即使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干扰,很多图书种类的变化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少儿类图书,年销售小于五本的少儿图书从2016年开始剧增,年销售小于10本的少儿图书品种占比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由于最近两年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品种几乎呈几何指数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数量的长尾。许多抱着凑热闹心态加入的非少儿社生产了大量的滞销少儿图书。

同样值得担忧的还有生活休闲类图书。其2017年与2016年滞销产品占比的巨大差距已经远远超过时间带来的误差。从阅读趋势来看,数字化对生活休闲类图书带来的冲击只会越来越大,生活休闲类图书如果继续保持旧有的生产习惯,滞销书的数量也只会越来越多。当年一本《上海棒针编织花样500种》能卖上千万册,如今听起来,仿若天方夜谭。

相比之下,科技类图书的表现十分抢眼,无论是年销售小于5册的图书品种,还是小于10册的图书品种,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减少趋势。社科和文艺类图书的表现则比较稳定。

从渠道来看,网店的滞销图书品种占比最大,零售的滞销图书品种占比最小,如下图所示(此处零售指除网店与实体店之外的其他销售渠道,如社群营销、微店等)。如果剔除掉2017年的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网店与零售的销量小于五的图书品种占比逐年下降,实体书店的占比逐年上升。网店在图书品种呈现上拥有实体店不可企及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在网上购买图书。2016年,实体店销售数小于五的图书品种占比首次超过网店。除了品种上的优势,网店的打折活动对读者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打折活动对很多滞销图书来说,是久违的福音,是救命的稻草。在活动期间,通过满赠、满减、集结成套等方式,出版社可以一次性处理掉大量的积压图书。

滞销书是怎样产生的?

俗话说:滞销面前, 人人平等。无论你大社小社,好书坏书,都难逃滞销的厄运。试客出版工厂创始人朱良洲认为:对首印量缺乏预判,对渠道销售能力缺乏预判,出现销量与计划差异后没应对措施,是出现图书滞销、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些图书滞销的命运或许在面世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首先就是选题报废的图书。这些图书在选题立选阶段并没有问题,但问市后,或者选题已成伪命题,或者选题已成敏感词,或者选题已成过去时,直接为图书打上了滞销的标记。有的出版社只注重选题列选,忽视后期管理,无论作者什么时候交稿都能出版,出现印几千册图书报废半数以上的情况。更有甚者,由于作者几年后交稿,届时书稿已无法使用,而出版社还要向作者赔付稿酬。当然,报废选题还是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比如毕福剑的《说话之道》、芮成刚的《虚实之间》,这些图书虽然不至于滞销,但肯定会积压大量库存,在此只能默默祝福这些无辜的编辑。

再有就是滥出的公版书。在当当网上搜索“三国演义”,共出现11420件商品,其中有1/3以上都是零销售、零评价。同样,对许多出版社来说,这些公版图书也不是针对读者的,他们走的是馆配的渠道,而折扣也低的吓人——0.2折、0.4折。然后这些粗制滥造的图书产品就出现在各地漫不经心的图书馆中,就如同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一样,只能吃灰。

滞销图书怎么处理?

问:滞销书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答:卖出去。

以下图某出版社图书报废流程为例。预备报废的图书(包括滞销书),首先是先试图通过特价处理掉。还有一部分会流到各地旧书市场,以极低的价格出货然后由旧书市场进行分拣处理,重新登堂入室。正如前文所说,在图书电商活动中,打折最狠的,往往是此类图书。除了电商,那些“五元店”、“十元店”乃至“论斤卖”的书店里,把书像白菜一样堆成小山卖的,也大部分是此类图书。有时候路过这些小店,看到图书沦落如斯,心里更希望他们卖的都是盗版书,而不是出版社贱卖的正版书。

还有做一点加工处理再卖的,比如打个套装,做个新的盒子当新的套书再发出去,或者重新打包塞点别的东西进去。重新包装之后,提高定价,加大折扣力度,电商和出版社皆大欢喜。江湖传言,对于滞销书还有更狠的“切三刀”式再加工法:将书脊外的三面各切一刀,换掉旧书的书名、封面和版权页,除去书边沿上的磨痕和尘灰,将旧书彻底翻新。

在特价处理和预留业务拓展图书之后,剩下的一部分滞销图书会成为公益赠书。在“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里很容易发现此类图书。

如果书卖不出去,送不出去,又已经堆放好多年,出版社就不得不忍受固定资产缩水的损失,将其化浆了。撕掉封面,按吨出售,被当作废纸拉走,最终化为纸浆,这是图书最惨烈的下场,也是对出版莫大的讽刺。参与过此过程的编辑回忆:“整个库房满地碎片,封面撕烂,整齐的书籍变成一片狼藉,场面极为不堪。”心有戚戚,感慨“以后再也不想做书了”。

最后希望出版社能够控制图书品种,不盲目扩大生产,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从源头限制滞销书的产生。愿天堂没有滞销书。

猜你喜欢
类图书旧书网店
旧书满新知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网店“卖”毕业生值得推崇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
岛田翰《古文旧书考》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