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2017-12-25 05:25管大伟
东方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革命性马克思变革

管大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内容始终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拥有开拓性、颠覆性的变革思想,终结了传统的思辨哲学,开启了现代哲学思维新方向,为人学思想开辟了道路,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内容始终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拥有开拓性、颠覆性的变革思想。

一、研究对象的转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西方哲学着眼于所谓“始基”、“本源”的理论,把神、“绝对理念”等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理论的出发点,就连有的自然科学也将其研究理论的最终根源说成为“上帝的推手”。传统哲学将研究的对象局限于纯理性的思辨,从理性观念出发做出了诸如“自然的必然性”、“上帝”、“理性”之类的抽象界定,并将其规定为哲学体系的真理性的基点。这样一来, 传统哲学逐步演变为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相反,马克思从认识论出发阐明“本体论”,认为物质的第一性,思维的第二性,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人的实践的活动。马克思理解社会现实生活是指人通过劳动即感性的实践活动,利用自然规律改造大自然所创造的具有物质生产资料的现实社会,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从而扬弃了传统哲学从思想、理性等主观性出发,对社会、人及自然的臆想地描述和解释。马克思的全部哲学理论观点都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基础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坚持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的同时,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 主张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人与劳动的关系中,强调“人是劳动的前提,也是劳动的结果”;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认为“ 人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特别强调,现实中的人“ 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它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因此,不应像费尔巴哈那样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还应该看作是“实践的、感性的活动”。而思辨哲学离开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背弃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去观察人, 这不但不能对人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反而使自己陷入唯心史观的窠臼。

二、历史唯物史观的确立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实践产生的内在因素,人类通过生产实践获得了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便产生了法律,哲学,宗教等精神上层建筑。人们在物质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相矛盾的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所以,马克思断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不外乎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而相应观念的上层建筑也以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作为基础。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他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的物质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推动这一矛盾运动的现实力量是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正是由此出发, 才科学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目标。

三、认识论的变革

传统哲学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在对传统的反叛中,洞察到生活实践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首要的、优先的地位。他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明确阐述了人的意识、思想观念都只能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 揭示了理论的来源问题。他曾尖锐地批判“神秘主义”哲学家们“没有想到迄今为止的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 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 虽然只是观念的补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及认识的目的。只有在实践中,理论的真伪才能不辩自明,而且实践活动的展开促进了人的认识的深入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升华。马克思自觉地立足于生活实践“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彻底颠覆传统哲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理论从教条中释放出来,坚持了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

四、哲学体系范式的变革

在理论体系的建构范式上, 传统哲学偏好以某种绝对真理为根基建立起无所不包的理论逻辑体系,并以此来剪裁万物、理解宇宙的生灭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完成了的绝对真理体系,“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每一次理论创新,只能解决当时历史进程中某一发展阶段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他们从不害怕自我批判,也不掩饰和否认自己的思想、理论中包含不确切以至错误的因素,而是自觉地清理自己所受旧哲学的影响,十分注意揭露、纠正自己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以至错误。即使是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补充说明。马克思不但坚持彻底的自我批判精神,而且对于自己哲学的科学的批判本质,也是一以贯之的, 并进行了深入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不仅在于终结了传统的思辨哲学,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现代哲学思维新方向,为人学思想开辟了道路,这也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革命性马克思变革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卷首语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两个维度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的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试论太平天国公文之革命性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肾脏移植获“革命性”突破配型不合也无妨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