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索

2017-12-26 16:51毕立新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财务预算核算

毕立新

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索

毕立新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较弱,很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财务核算与管理严重失衡,很多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导致经费使用缺乏计划。因此,在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强化经费支出管理,制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有效保证财务预算的监督执行。

在基层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基层事业单位的支出规模,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对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和仔细研究新形势下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出现的新课题,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改革,积极开展各种有效措施来保障财政改革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很多基层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相关行政管理职能和政府决策的基层实践工作,他们对于本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大多比较清楚,但是缺乏相应专业的理财观念,在资金使用效率上缺乏基本规划和成本意识,本单位的财务部门仅仅满足于经费管理和收支核算,忽略了经费管理的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而基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停留在财务金额的账面核算和财务报表录取,很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资金使用途径和经费使用途径监管,这直接导致基层事业单位的经费紧张,很多国家专项拨款不能落实到位或者使用效率低下。

财务核算与管理失衡,管理措施不配套。在财务管理专业中,财务管理是个广泛而涉及要素众多的概念,它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它涉及到管理的诸多环节和经济的诸多事项,它强调财务核算与管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有序进行。但是在,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管理重核算,导致很多必要的管理措施很难得到贯彻落实;轻实物重货币,注重财务报表而不注重实物核销,导致很多账面存在的实物出现流失;轻管护重采购,导致很多采购物品不能得到有效看管和维护,最终导致损毁或者遗失;轻执行重预算,导致很多预算方案在执行重一再修改,很多执行结果都不能达到预算方案的要求,执行程度严重不到位;轻过程重结果,导致以过程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严重偏离规划的初衷,而结果也背离了财务管理的设定结果。凡此诸多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财务核算与管理缺乏协调性、规范性和全面性,而管理措施的不匹配导致了财务管理中出现了徇私舞弊、人为损坏行为等行为。

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使用缺乏计划。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就是财务预算,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都基于部门预算执行,但是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往往出现忽视财务预算方案、简化财务预算编制的情况,它往往导致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方案漏洞百出,预算决策脱离了实际执行能力,而预算内容弱化了财务管理的全面性要求,不能有效规范和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全貌和基层单位行政管理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在预算执行上,存在着专项经费使用缺乏计划,国家针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分配和使用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在真正的经费分配和财务预算中大多呈现着“一言堂”、“两张皮”的状况,财务专项资金成了基层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小金库,导致财务管理在资金使用管理中缺乏足够的主导地位,出现了财务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状况。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采取的相应对策

严格管理经费支出,杜绝资金挥霍浪费。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经费支出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是两个主要的管理目标。首先,需要认真制定经费预算制度,严格规范经费领取人员、经费支出项目、经费报批手续和经费开支详情,然后根据本单位经费现状按照轻重缓急安排经费支出。其次,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真正落实经费支出的负责人和审批人,保证财务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能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进行执行。最后,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流程,真正保证本单位财务支出的每一笔开销都要原始票据齐全、票根金额和数量准确、相关附件完备,保证每一笔开销都有经办人的签字,交由专人审核,最后报请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只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真正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和管理明确。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做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梳理和责任分离,制定一套科学专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基层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的机制,有效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合法、有效。其次,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认真研究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建立符合单位实践和创新管理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标准,将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漏洞纳入到财务管理实施细则,保证本单位所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能事前管控、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

强调预算执行监督,开展绩效跟踪评价。我国基层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它的大部分财政资金都是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其在到账之初就应该划分为详细的财政预算收入。随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制度,更加强调财务预算的合理化、科学化和目标化,需要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财务预算计划开展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执行不会成为“形象工程”,真正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预算监督执行工作,有效保证财务预算能够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能够基于财务管理的专业要求有效开展绩效管理、预算审计、预算评估等重要手段,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此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预算的绩效跟踪和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预算执行的社会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改,真正实现预算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价的有效结合,提高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

当前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已经严重阻碍政府职能的履行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而在财务管理上也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化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建立符合各项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畜牧技术站)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财务预算核算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