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思考

2017-12-26 16:51邢娇娇刘任朋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柏杨鉴赏能力独立思考

邢娇娇 刘任朋

“文化自信”思考

邢娇娇1刘任朋2

笔者尝试从《丑陋的中国人》和《厚黑学全集》中找出“中国文化不自信”的原因,发现了真正的不自信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不认可、不熟知、不鉴别、不理解造成的。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中国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倡导对父母的爱,对家族永恒不灭的信仰;对国家的爱,对民族永恒不灭的信仰。

“文化自信”的提法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向“文化不自信”的现实发出的呼喊。自信的词解: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文化?翻看《丑陋的中国人》,柏杨指出了几点中国人的丑陋之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脏、乱、吵;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中国人器小易盈,见识太少,心胸狭窄;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酱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产生一种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私自利。”初一读,感叹见解独到,似在刮骨;细一想,又觉有失偏颇,以偏盖全;再一思,好像全人类都有这个毛病,这是人的共性,不能叫丑陋的中国人,自觉自己是柏杨笔下“不肯认错的中国人”。但是柏杨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没有独立思考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所以中国人缺乏鉴赏能力。”这一真知灼见让人醍醐灌顶。“文化不自信”不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文化,更多的是没有鉴赏能力作出该自信还是不该自信的判断和表征。换句话说,就是压根不懂文化,何谈文化自信。这话谁也不爱听,但它的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有人反驳说,我们的“文化不自信”源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惨遭侵略和践踏的历史现实。如果我们果真是世界一流,怎会遭此劫难!对此,我想用李宗吾在《厚黑学》中的一段话来反驳:“此皆外柔内刚之精神也,我国受此种教育数千年,养成了一种民族性,故中国人态度温和,谦让有礼,此外柔之表现也。一旦义之所在,奋不顾身,此内刚之表现也。……我国民族性,既已如此,所以丑胡也,辽金也,蒙古也,满清也,虽肆其暴力,侵入我国,终无一不被驱出,故我国抗战,其必胜盖决然无疑者。”这位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早就预言了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中曾指出:“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救中国的理论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解放中国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中国人民。古代“天朝大国”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今天“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还是中国,始终贯穿中国文化的传承,始终是中国人在建设、发展的中国。

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辜鸿铭注解为“理想不会原理人类生活的现状。当人们把某种远离了人类生活现状的东西当作了理想,那就不是真正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个以人为本的民族,中国文化关注社会两个最本质的构成,家庭和国家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认为人的主要目标是做个有道德的人,如果能孝顺父母,友爱他人,则可以生出智慧,解决了心理学中明确的‘一切心理问题都可归因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一根源。按照心理学解释,对父母的爱其实是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有利于这个家庭的血脉传承,永恒不灭,这就给予了人安全感和永恒感。中国文化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天下,国是千万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国家的爱,就是对小家的爱的放大,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利于这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永恒不灭,这就给予了人民安全感和永恒感。中国文化赋予中国人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一种平静而受到庇护的心态,一种人性友爱的生活。这种爱父母、爱国家的教导使中国人有着灵魂和智慧完美结合的状态。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理解自然的进化规律,看清了世间万物的发展方向,情感体验丰富,同理心非常强,明了众生平等,又深谙彼此关注、互动的重要性。富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的情调。希望达到“人人争生存,以你妨害他人的生存为限;人人争优胜,以不违背公理为限。”的境界!

综上所诉,“中国文化”担当得起“自信”。要想有“自信”,我们首先要认清我们的缺点,独立思考,有判断力和辨别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比我们的父辈懂得更多;我们的后代一定比我们懂得更多。这不是抛弃,而是对智慧的积累的忠诚。”⑥要想有“自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孝亲爱子,敬业乐业,共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1.湖北省纤维检验局;2.潜江市工商局)

猜你喜欢
柏杨鉴赏能力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做人,不要做藤
多情才子柏杨的五次婚姻
多情才子柏杨的五次婚姻
谈独立思考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珍珠婚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