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编制质量探析

2017-12-27 14:55路和平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财务决算财政部门报表

文/路和平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编制质量探析

文/路和平

北票市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

事业单位决算工作不仅涉及范围广泛,涉及的内容繁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正因为这样,在较短时间内往往很难编制出高质量的会计决算。可以说,会计决算是对本年度内预算执行效果的总结与反映,同时也是下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信息基础,还是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和调整,加强财政管理的有利参照。因此,事业单位要想编制出优质高效的会计决算,仅仅依靠扎实的会计基础工作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健全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体系,此外还需要各岗位齐心协力,彼此给予协助和配合。

事业单位;决算编制;质量提升;策略

1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编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1 过于注重预算执行,忽视了决算编制

预算经费执行往往是一种在实践中进行的过程,事业单位领导只会关注经费能否确保业务得以顺利进行,能否保证事业发展需要得到有效满足。很多事业单位对决算的认识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决算属于年度终结后的整体决算,将决算等同于事后对财务状况与资金使用状况的汇总,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关注决算反映的内容以及反映的形式了,致使决算编制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决算编报人员经常敷衍了事,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1.2 决算编制口径与方法相互独立

由于事业单位对于决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财务决算编制的定位存在一定问题,在编制财务决算时,对于编报说明中并未提及或者已提到,但不够明确等问题,往往很少进行细致分析就进行列报,至于决算编制的口径与方法往往互为独立,各施各法,这与决算编制所需遵循的严谨性与一致性原则相互违背。

1.3 账表内容不符,决算数据真实性欠缺

在决算过程中,经常出现账表不符的问题,比如说会计基础工作不过关、取数过程出现错误,决算审核不到位,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填报口径缺乏一致性。同时,有时候可能还存在非逻辑性数据错误,这种错误往往很难从计算公式中找出,比如说预算科目使用问题。

1.4 数据拼凑和敷衍问题突出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编制财务决算的时间多在1-2月初,此时单位内部需要进总结、评比等工作,经常性的召开各种会议,往往涉及各种检查。同时,会计电算化也需转换和理顺,对于人员编制较少的单位,更容易导致会计人员顾此失彼,无法兼顾所有,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预算编制工作,致使数据存在严重的拼凑问题,敷衍了事的现象时常发生。

1.5 对账环节多,程序复杂

各预算单位在进行资金对账前,往往需要向其主管部门上报汇总,以便于资金归口处理,但是这种操作方式会使得主管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增加,造成了对账传递时间的延长。

2 促进事业单位决算编制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

2.1 做好决算编制准备工作

对于财政部门而言,应努力协调其他各部门间的关系,提前安排好决算编制工作相关事项,同时,作为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对财务决算的布置和安排,考虑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组织与布置,这样一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就能获得足够的时间和数据支撑,为更好地进行决算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2.2 实现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的相互对账

当前,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间建立的是三级对账模式,即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基层预算单位三级,可以看出,这种对账模式往往涉及多个对账环节,一旦出现,往往比较费时费力,对决算编制的时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并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就原则上而言,各个单位都仅有一本预算,对于国库账户体系改革单位而言,其财政资金都是在国库支付网上申报系统申请的,该系统能够实现资金进出的实时核对与查询,正因为这样,使得财政部门直接和基层决算单位进行对账创造了可能。为此,应当针对国库支付网上申报系统功能进行扩充,并充分发挥其功能。至于对账方式,可在财政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以及财政内部各部门间应于每个季度或每个半年度对一次拨款情况进行核对,到了年终对账时,就可以进行各内部部门间的对账,同时,也可以和基层预算单位进行对账。也就是说,由国库处向各分处室提供分科目的财政拨款表,根据财政拨款表和各业务处室账面进行核对。

此外,还应在国库支付申报系统中挂上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状况,由各单位输入密码后提取出数据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和财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只有确保财政资金拨款数额核对无误,才能向主管部门汇总并备案。采取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充分体现出了决算工作过程中财政部门的积极主动性,也使得部门间的对账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增加了财务决算编制的时效性,对基层单位决算编制质量的提升也极其有利。

2.3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会计决算编制的认识

国家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强财政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不断交替更换,很多规章制度、预算管理以及财政支付模式等都日渐完善,那么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就需要不断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以及相关财经法规,从而更好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需求。尽管会计决算是一项会计基础工作,主要用于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对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为会计人员,必须正确看待它,除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保障决算编制前的各种工作均落实到位,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决算编制的要求进行,保证数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内容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及时报送。

2.4 加强决算编制审核质量把关

要想以高质量的完成决算编制工作,必须了解到其自身的繁杂性和系统性,在做好前期各项基础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细致认真地编制会计决算,需要把好以下“四关”:第一关,原始凭证审核关。这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命门,更是会计决算编制的关键环节。那么就需要经办会计能够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对每张原始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保证其真实性与合法性,对各种支出项目类型以及资金的来源必须分清,要在源头上杜绝资金违规支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决算质量。

第二关,凭证录入审核关。录入凭证信息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如果这关把关不严,相关账务数据就很有可能出错,所出具的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就难以保证,也就谈不上提高会计决算信息质量。

第三关,加强与财政的对账关。在编制年末报表前,各事业单位应就财政拨款与财政部门进行核对,对资金类别、来源和金额进行重点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合理编制财政收入数,以免对决算收入金额以及年末资金余额的填报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决算数据出现错误。

第四关,数据录入与汇审把关。一方面,了解年度决算报表结构,熟悉决算报表的主附表内容,考虑哪些表需要填报以及不需填报。在提取数据时,要考虑哪些表能够直接从总账系统中取数,哪些表需要分析填列。至于编制范围,着重考虑报表编制范围是否存在遗漏或重报现象。对于编制方法,则应考虑是否满足会计制度要求、报表编制要求、口径以及汇总方法不一致。此外,还应考虑编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考虑单位账簿和决算报表的金额二者是否存在偏差。除此之外,决算报表的填报顺序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决算报表的完整性,提高填报效率,以免漏填或错填。其次,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决算报表的初审、修改、复审以及定稿工作。年度决算报表填报内容复杂,涉及的数据繁多,在录入数据后,不仅要注意表内与表间数据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非逻辑性错误,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2.5 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促进决算水平提升

一直以来,对于决算工作,很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数字、轻分析”等问题,那么要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仅仅做好决算编制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对现成决算数据进行分析上,对单位财务收支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并做好归纳和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探索,为未来一年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务管理工作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部门预算工作也日渐规范,各方面对决算报表编制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就必须以高效率编制出高质量的会计决算报表,但就目前看来,事业单位决算编制工作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做好决算编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账工作以及财务人员培训,并加强决算编制审核把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会计决算编制水平的提升。

[1]康英.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编制质量的思考[J].经济视野,2015(23):58-58.

[2]卫锦莉.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7):00011-00012.

[3]邬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现状及对策初探[J].经贸实践,2015(12).

[4]赵庆玲.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J].经营者,2015(11).

猜你喜欢
财务决算财政部门报表
事业单位财务决算分析讨论
航空工业布置2019年度财务决算及统计年报编制工作
竣工财务决算流程再造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浅谈公立医院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镇长看报表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