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及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分析

2017-12-27 14:55任冰雪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主权信心

文/任冰雪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及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分析

文/任冰雪

河南省濮阳市元龙高中

维护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是保证全球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使大家有了新的认识,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较大,对主权债务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是相互的,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产出、货币政策变量和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四个方面。本文在研究中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深度解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针对性的提出了影响应对方案,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

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主权债务;风险

如今,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会受到所有参与者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借鉴,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主要致力于市场信心的提高和主权信用互换协议的签订,为金融稳定性提高和主权债务风险降低提供支持。

1 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1.1影响的来源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行为人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原有的信心,这样一来,其具体的行为和决策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导致金融稳定性受到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市场信心的因素包括市场信息、预期效果、公众学习和羊群效应几方面。有关于市场信息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掌握信息较多时,就会增强信心,掌握信息较少时就会缺乏自信,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对于预期效果方面,属于一种推测和预判行为,主要的依据是经济走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判断的准确性受行为人的经验、理论掌握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如果市场经济形式处于低谷期,且发展前景模糊,所产生的结果是行为人难以形成心理预期;对于公众学习方面,主要是一种行为人素质的提高,增强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思维和行动上能够严谨、合理,评估客观,提升信心;有关于羊群效应方面,是一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评价,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度解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群体追随个体,形成一种“个体导向性”,二是个体追随群体,形成“潮流依附性”,三是个体的叠加,形成一种趋势。

1.2具体影响分析

近一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会产生一定的脉冲影响,简单的说就是我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并不具备有效需求,在新项目投资过程中,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新的货币政策所创造的流动性供给没有高效的刺激实体经济投资的增长,很多被用于投机,这样一来,银行作为贷款方,就会增加风险,降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第二,市场利率变化来源于货币政策的造作率和货币供应量变化,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影响了金融的稳定性;第三,货币供应量会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在投资决策过程有所顾虑。

2 提升市场信心的措施

金融市场信心是保证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关键,我国货币政策要增强市场信心,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保证目标科学、明确、可实现,具体就是稳增长,调结构,平衡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加强外部环境建设,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政策的制定,来稳定市场;

2.2加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相关机构要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公布相关政策、信息和动态。使行为人增强对信息和政府行为的信任度,敢于决策,敢于行动;

2.3有效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不同声音的听取和理性分析,及时调整策略,给予参与者发言权。做好现实需求和战略规划之间的协调工作,合理的制定阶段性目标和实施策略,营造共同参与,协调合作的良好局面

3 中国货币政策对主权债务的影响分析

3.1影响的来源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对主权债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两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动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在政策方面的目的主要侧重于金融市场与物价稳定之间相互协调统一。这样一来,货币政策就不需考虑金融市场,但是,经过几次经济危机之后,人们意识到货币政策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主权债务风险也会受其影响,比如说金融机构对政府债券具有较大的持有量时,如果出现金融危机,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之间就会形成依存关系,并伴随着政府债券的流动性降低,金融机构的损失不断加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金融危机情况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大,偿还能力有所下降,结果是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其二,在此环境之下,金融机构会寻求更加安全的合作方,国债是其主要的选择,从而加大了国债的市场流通性,结果是主权债务风险下降。

3.2具体影响分析

为了增强研究的创新性,本文在分析时注重货币政策冲击向主权信用互换协议息差的传导方面。单纯考虑扩张性货币政策出现时,国债价格会下调,结果是发生违约现象,由于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动机考虑不足,从而产生决策失误。到目前为止,主权债务风险交易的渠道主要就是主权信用互换协议,一些专业人士将其定位为政府债券违约风险的保障。最常见的主权债务违约行为表现为完全的债务重组。

3.3具体的保护方式

主权信用互换协议会要求买方每隔一定周期向卖方缴纳与息差相对紧的金额,作为保障,直到协议中所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截止。具体的形式有两种,其一,采取现金交割的模式,卖方要向买方支付债券面值金额和违约所产生的市场差价。其二,采取实物交割的模式,用债券的面值作为支付形式,换取违约债券。

4 结束语

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及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较大,影响的来源较多,在具体分析时,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增加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主要注重于市场信心的增加和合理签订主权信用互换协议来降低影响,规避风险。除此以外,还要加强统筹性,注重彼此之间的关联与作用,以求提高研究的价值。

[1]钱宗鑫,刚健华.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

[2]孙露莹.浅谈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J].投资与创业,2017.

[3]吴盼文,曹协和,肖毅,等.我国政府性债务扩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隐性债务视角[J].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主权信心
信心满满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2021年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专栏征稿
《块数据3.0 :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