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探析

2017-12-27 14:55张腾令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学业应用型体系

文/张腾令



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探析

文/张腾令

南昌工学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评价模式对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已不能全面评价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本文将传统的考试形式与现代的非测试形式相结合,构建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PAD;大学英语精读;多元评价体系

在移动互联已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大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和渠道已成多元化态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精读是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大词汇量、知识面,提高英语语境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如:听、说、读、写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对精读课程的科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以测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已不能全面评价大学生精读课程的学习效果[1]。所以,深入研究符合时代特点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已成为重要的方向。

1 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特点

1.1PAD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模式

所谓的“PAD”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将英语精读课堂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来教学另一半用来让学生围绕上堂课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对分课堂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来吸收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来培养并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种启发式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引导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教学质量[2]。

1.2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特点

1.2.1讨论主题的策划是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模式的关键

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模式中,与传统模式比较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课堂讨论这一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以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共同提升。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对讨论主题的确定和策划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与大学英语精读相结合、主题鲜明、符合时代特点的热点话题更有利于课堂讨论活动的开展。

1.2.2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模式的核心

在讨论过程中,按照小组合作模式的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以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为主,每个小组中也安排一到两名后进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安排确保每一个小组的人员结构与英语水平相当。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充分交流讨论,既能锻炼自己的表达、理解能力,又能从中学习其它同学的思路、学习方法,有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经过全员参与的讨论学习,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引导,对于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精读中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的掌握。

2 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2.1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精读评价的现状和特点

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语言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突出英语的交际功能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这种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通过实际的交流讨论培养并锻炼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让英语真正成为交流的工具[3]。

而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精读评价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通常情况下,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英语精读评价成绩来直接决定,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传统评价模式下,期末考试主要通过试卷的设计来考察学生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试卷测试的方法主要以读写能力为主,极少涉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传统模式的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考试成绩这一结果,对于学习过程却关注较少。此外,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偶然和影响的因素较多,而不可能完全体现出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英语实际水平和实用能力较差;而有的考试成绩不是很好,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却很强。

2.2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任何一种评估方式都不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面对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的评价来说,必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传统的考试形式与现代的非测试形式相结合[4]。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等级评价为主的原则,评价体系涉及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学生学习等全方位的过程,围绕PAD教学模式的课堂吸引力、问题讨论的参与率、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思维能力的拓展等方面分类进行评价指标的设定,按照每一类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将各类指标结合其所占的权重,最终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3 结语

精读是应用型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而教师应该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多渠道地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与问题,努力提高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的质量,基于PAD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学业多元评价体系,能帮助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高他们自评、互评能力,培养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语言学习者[5]。

[1]杨利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张博雅.对分课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科学与财富.2015(12).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

[4]赵华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13).

[5]胡梦萦.“对分课堂”下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当代教研论丛,2016(5).

校级教改课题

猜你喜欢
学业应用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