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国民阅读时间 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开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漂流活动

2017-12-27 14:55曹慧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举办者借书参与者

文/曹慧



增加国民阅读时间 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开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漂流活动

文/曹慧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给社会普通民众带来了便捷,节约了费用,成为增加社会公众阅读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促进社会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影响;建议

1 图书漂流活动的含义及起源

图书漂流起源于欧洲,是指人们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贴上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提供给他人阅读,获得图书的人阅读完毕,再将书投放到公共场所,供他人取用阅读。2001 年4月,美国人罗恩•霍恩贝克开设了首个图书漂流网站,此举促进了图书漂流理念的传播。

2 图书的来源

本次课题所研究的图书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图书馆。选择来源于高校的图书馆的书有两个好处。第一,由于是高校中的图书,在进行择取的时候大部分应该是历经重重考验才得以幸存的。因而,若以这些含金量较高的图书进行漂流,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人们“读坏书”的现象的发生机率。第二,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非常丰富,因而大部分的图书漂流活动不会在进行过程中产生图书资源缺乏的现象。

3 图书漂流活动的组织流程

3.1活动宣传

主要目的在于让民众了解该活动并且知道活动流程从而产生兴趣,最后自己或者带领家人积极参与。

(1)黑板报:参与者与接收对象主要为学生。在学校内举行以图书漂流活动为主题的开放型黑板报大赛,让人们在参与或者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图书漂流活动的活动流程并且对图书漂流活动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宣传:几乎每家都有在校学习的孩子,学校可以先对这些孩子进行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教育,然后让他们告知家长并且进行劝说,从而让更多的成年人明白读书的好处,诱导他们在闲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扩大该活动的参与者的年龄范围。

(3)海报宣传:在如公共厕所、公交总站、大型商场等人群密集处张贴海报。以简洁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图画引起公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4)图书漂流倡议书: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前让人们明白图书漂流活动的流程并且倡导人们遵守规范:爱护图书,不随意破坏借来的图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图书的观看,并且归还,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本书。同时,还要倡导人们积极捐出自己的有意思、有积极影响的好书,让书香飘往各方。

3.2图书的收集以及整理

图书馆以外的书籍的处理方法:首先要组织一群志愿者前往想要捐赠书籍的地方,对书籍进行收集以及整理,然后将这些图书集中到图书馆内;其次,要为每一次的图书漂流活动设计一个专有的纪念徽章,赠送给每一个自愿赠送图书的人,使得更多的人愿意赠送自己的精彩的书籍,从而扩大图书漂流活动的图书资源。同时,因为纪念徽章带有一种特殊的含义,而不仅是一种鼓励或者奖赏。在一定程度上,纪念徽章也会扩大图书漂流活动的影响力。

将所有的书籍集中到图书馆内以后。首先要组织一批专家对这些图书进行检验,降低坏书的存在的可能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参加图书漂流活动的人们能够看到好书;然后,由志愿者将通过检验的书籍进行归类,方便参与者寻找自己喜爱的图书;最后要对参与到图书漂流活动的书籍进行编码,并且输入电脑存档,方便前来借书的人们进行信息的输入。

3.3漂流角在何处设置较好

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期间,由于学校是属于开放的,所以以人群密集为准则,漂流角可以设置在学校大礼堂、学校会展中心等空间较大、环境优良的公共场所。同时,举办者应给每一位参与者一张标注了漂流角以及漂流站所在位置的学校地图。最后,举办者还应在在学生中招募图书漂流活动的志愿者以保证每一位图书漂流的参与者都能够及时地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3.4图书漂流活动的周期

以我的观点,图书漂流的周期以一年半为周期最佳。因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可见,阅读这件事就算是每天都做也并没有什么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但是,鉴于开展一次图书漂流活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该活动的周期太短是不合适的。

3.5图书漂流活动细则

(1)每一位参与者在借书时都应主动为管理者提供自己的信息,方便其完成电脑内的信息输入,记下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图书的漂流过程。

(2)参与者在借书时应认真阅读图书漂流活动准则;在读书期间,应注意保护自己借来的书,为下一位借这本书的人提供便利,也维护借出这本书的主人的权益。

(3)参与者应及时完成该书的阅读,使得该书在整个图书漂流活动期间发挥最大价值,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4)完成阅读的参与者们最好在还书时附上自己的感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且了解这本书。

4 如何有效提高图书的回漂率

4.1举办者

举办者应以一百页为一天或者多少页为一天作为标准,设置借出的图书的还书最终期限。在最终期限到达以后,利用借书者留下的身份信息勒令其归还图书。同时,在进行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时,就应强调参与者要遵守公共道德,不应将自己所借之书占为己有或者长期不还等。最后,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期间,应让每一位借书的人在借书时签一份保证书,保证自己遵守公共道德,不会做出将书籍占为己有或者长期不归还等举动。

4.2参与者

应遵守图书漂流活动的活动规范,不做出将书籍占为己有等错误行为。同时,也应倡导自己的同伴或者周围的人遵守图书漂流活动规范,让图书漂流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地进行。

5 结语

图书漂流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无疑具有历史突破性价值。图书漂流在人们需要读书,却不知道该读哪些书、怎样去读书时,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相互补益、共同提高正是这一活动的意义和特点。在一个读书活动还受很大局限的时代,图书漂流意味着对这一局限性的突破,同时,该活动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曹慧(1998.10—),女,江苏常州人,本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要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

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第16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增加国民阅读时间 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开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漂流活动”(项目编号:16C51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举办者借书参与者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借书去
借书
应对分类管理民办幼儿园自查工作的四个重点
民办学校举办者确认纠纷案
民办高校举办者权利的嬗变及回归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上海:从书店里借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