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动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2017-12-27 14:55徐莉莉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入境国民旅游业

文/徐莉莉

对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动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文/徐莉莉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日本政府为了减少国家贸易上的摩擦,而采取怀柔政策,推动海外旅游事业的发展,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奔赴海外旅游。本文将对日本海外旅游业进行动态研究,并探析其对于我国的启示。

日本海外旅游;动态研究;旅游政策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日本的旅游业发展就显示出了与欧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特征,日本开辟了适合本国的旅游路径,将海外旅游作为重要产业,并在几年内一跃升为重要的游客输出国之一。日本的这一举措,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是促进了各国友好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为日本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1.1“海外旅游自由化”与国民自由出境旅游

受到二战的影响,日本的外汇储备十分有效,政府对此提出限制外汇外流的一系列政策,并对海外旅游进行严格控制。自1955年起,受到“奥林匹克景气”、“伊奘诺景气”等影响,日本引发了“消费革命”,国民的生活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60年代后,贸易自由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日本的外汇储备量越来越丰富,政府也随之放宽政策,并与1964年提出了“海外旅行自由化”的政策,规定国民可以自由的进行出入境旅游,但实际上国民只允许携带不超过两美元的财物,且每位公民一年只有一次的旅行机会。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国民的旅游热情,夏威夷、澳门、香港等都成为日本群众旅游的旺地,进而形成了一股出境游的热潮。

1.2“海外旅游倍增计划”引发第三次海外旅游高潮

旅游自由化政策的提出虽然引发了出国热潮,但由于限制因素众多,因此出境游的人数只达到了12.8万人次。进入70年代后,日元的价值不断提升,虽然这一现象对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却为日本国民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十年内,日本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产品也呈现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特征,这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政府只能采取退让政策,提出“海外旅游倍增计划”来缓解贸易摩擦,政府再次鼓励民众海外履行,日本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波海外旅行的高潮,截止1990年,日本的出境人数突破了1000万人次,日本海外旅游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1]。

1.3“访日外国游客倍增计划”与振兴入境旅游

自“海外旅游倍增计划”实施后,日本的出境人数不断增多,而入境人数却不容乐观,最终导致旅游收支出现严重失衡。政府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采取法律先行的方式,提出了700万入境人口计划,在国内经济衰退与出入境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一改传统发展观念,调整旅游计划,将重心也放到了入境旅游项目上。

2 日本海外旅游业发展对于我国的启示

2.1日本旅游业的特点总结

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日本旅游业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称为一个客源大国,同时又是入境小国。日本制定海外旅游政策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调节经济结构,平衡供需关系,但它所提出的政策却十分灵活,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正是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岛国环境因素与战后经济萧条的双重因素影响,日本政府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为了鼓励旅游消费,政府还出台了《旅游基本法》等相关法律条例,促进了本国旅游业的规范化发展。日本被誉为世界上旅游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旅游基本法》与专项法、相关法等互补,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法律法规体系,日本政府会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法律条例进行更正,这些都为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2.2合理规划均衡发展

我国国土规划主要针对土地、海洋、矿产、地质环境等内容,唯独没有关于旅游方面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繁荣,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旅游、休闲等活动逐渐从奢侈品演化为生活必需品,国民对于精神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我国国土规划应当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视力度,实现对旅游的宏观把控,使各个区域都能发挥本地的优势,树立起独特的旅游形象,促进各区域的均衡发展。

2.3建立完善的旅游法律制度

我国崇尚依法治国,法律是衡量任何事物的第一标准,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应当有法可依。目前,我国旅游业虽然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特征,但质量上却没有良好的保障,旅游项目的法制建设与经济实际需求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此,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相关的旅游政策与法律制度,积极的吸取其法制经验,促进我国旅游的立法完善[2]。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旅游规章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旅游业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增加具体的操作内容,及时修改与补充欠缺的内容。

2.4提升旅游业的管理能力

中国在进入到WTO以后,中国旅游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规划不利,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致使我国旅行社全年营业额与JTB的营业额间存在巨大的悬殊。此外,我国的餐饮业普遍为单体的饭店模式,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复杂的产权关系,产业链不完整,因此无法形成系统的经营体系。部分餐饮集团通过搞品牌效应来提升经济效益,这也从侧面上提升了我国旅游餐饮业的竞争力。但与日本相比,我国的餐饮业品牌化经营起步较晚,且并没有掌握一定的发展规律,因此,餐饮方面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层次的服务标准,进而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旅游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为了保障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可借鉴日本的海外旅游发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旅游法律规范,促进境内游与境外游的平衡发展,以旅游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1]聂平香.日本促进旅游出口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论坛,2016,(3):36-41.

[2]张龙.海外入境旅游流竞争态及季节分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14):99-101.

猜你喜欢
入境国民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