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该快还是该慢?

2017-12-27 19:49施洋
看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超音速冲压反舰导弹

施洋

反舰导弹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什么时髦装备,成了各国海军的基础武器装备。但有意思的是,各国虽然都在推进反舰导弹的研制,但有关反舰导弹的划代却从来没有一个像样的标准。这一方面是因为直到当代,各国装备的反舰导弹中绝大多数仍然是基本技术指标和冷战中期差不多的亚音速反舰导弹,虽然体积缩小射程延长抗干扰能力也加强了,但很难说有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因为作为国际上军事先进技术的标杆国家,美国从1977年至今就只装备过“鱼叉”一种反舰导弹,要给反舰导弹划代明显是给美国人找不痛快,因此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随着新世纪的开始,全世界倒是掀起了一轮新的反舰导弹更新潮。这其中相当多型号,都是超音速反舰导弹。中国的鹰击-12、鹰击-18,俄罗斯的“俱乐部”、“缟玛瑙”,印度的“布拉莫斯”,日本的ASM-3……但偏偏在这“大势所趋”之中,美国人又唱了反调。美军目前正全力推进的两款反舰导弹——新一代“反舰战斧”与LRASM,都依然采用了亚音速构型。

按照美军及许多美军“拥趸”的说法,超音速导弹因为高度高、红外特征大、难以隐身等缺陷,很容易被雷达发现和锁定,从而进一步遭遇防空导弹的拦截,加上超音速反舰导弹体积更大,难以形成足够的装舰数量;而按照美军的思维,虽然亚音速导弹确实要比超音速导弹在被发现后更容易拦截,但依靠低可探测性设计,可以大大延迟导弹被发现的时间,同时亚音速导弹可以实现较大的射程和较小的体积,获得更多的装舰规模,从而在反舰导弹射击时实现大量导弹攒射的“饱和攻击”效果。

不过,在新世纪的导弹研制过程中,超音速反舰导弹也多次出现在美军的考虑之中。从最近研制LRASM时并行发展使用冲压发动机进行超音速飞行的LRASM-B型,到兼顾反舰能力的3.5马赫标准-6导弹,再到本世纪初美国规划的“快鹰”超音速导弹,实际上美军对超音速导弹的兴趣早就超出了探索研究阶段,而是多次试图研制和装备這一类型的武器。但美军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理想化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美军“完全理想”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是什么样的呢?参考目前投入实用的LRASM亚音速型号就不难得出结论:射程在450-500公里左右;使用冲压发动机达到3倍以上音速;具备高机动能力和高隐身性能;同时能够“三军通用”,至少可以从“超级大黄蜂”级别的战术飞机和MK41这样的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上发射;最后还要足够便宜以便大批量装备。而从目前的角度看,按照美军的技术也搞不定的,就是将反舰导弹的尺寸控制在战术飞机和MK-41发射装置的范围之内。

在超音速反舰导弹领域,有实际开发经验、且技术水平较高的,主要有中、俄、日三家,其中只有中俄有现役产品。这些产品中比如“缟玛瑙”、鹰击-12、鹰击-18等导弹都能满足美军对超音速导弹射程、速度、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他们的搭载平台要么是特制的舰上发射箱,要么是重型以上的大型战斗机或轰炸机,只有鹰击-18这样较新的导弹能够装进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但MK41作为上一代的垂直发射装置,其尺寸不仅小于中国的新一代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也小于美军新一代的MK57通用垂直发射装置。要在更短小的尺寸内达成这样的性能,很遗憾,即使美军也难以做到。

世界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技术竞争显然远没有结束,这一领域进展比较快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冲压发动机和3-4马赫速度,而是进一步开展了高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的研制。这种武器飞行速度远高于现有导弹,弹道不规则性和机动性都更加提升,甚至可能颠覆现有反舰导弹拦截作战模式,而目前的美军看起来对这种武器还一无所知。也许再过一段时间,美军才会真正意识到,他们想要的,也正是其他军事强国所想的。

猜你喜欢
超音速冲压反舰导弹
飞机钣金件冲压成型工艺研究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台炫耀超音速导弹可“扰乱解放军”
印度成功完成首次超燃冲压发动机带飞点火试验
超音速模型直升机专用舵机
美国F—8超音速舰载战斗机
737NG飞机冲压空气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海军反舰导弹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