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

2017-12-27 22:41钱红丽
中外书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盛景心路白露

钱红丽

小时异常爱看喜气热闹的事情。因为四处漂泊,没有什么长久的玩伴。独处,太令人窒息,何况一个幼童,更加无力承受,所以,特别容易被闹的事情惊动。在乡下,最热闹的事只有一件,别人家的婚礼。那种崭新的快乐,恰似一群喜鹊被人的脚步声惊动而一飞冲天—令人眩晕的喜悦,不知所措。

后来,也想过,这样的趋闹心理,可能不仅我一个人有,大家均是这样的吧。也不确定,一直模棱两可着。待读到一本书,作者说自己小时候喜欢看人家办喜事,好比平畴远畈有桃花林,不必属于自己,看了照样内心喜悦。还有什么比他这个卓绝的譬喻更确切而妥当的呢?后来,他又引申开去,谈到《诗经》里的婚礼,说中国社会的理想便在《桃夭》等篇目中,求一种现世的安稳与普通的幸福。

有一个阶段,心境非常糟糕。读到《桃夭》,就觉得这是一首悲哀的诗。沃野千里万里,桃花齐齐盛开,且灿且烂,芬芳华丽,人间多美的盛景,多热闹的良辰,可是,偏偏有一个姑娘要出嫁了。那时,我觉得嫁人是一件极度悲凉的事情,心里隐隐有障碍,不快乐,仿佛出嫁是与爱情擦肩而过的事。从此,意味着她便绝了一切念想,那个人所给的温馨,慢慢变冷,自己重新活过,生又何欢,死又何苦?且收拢了心,安分地做别人的妻,起早摸黑,生儿育女。然后,银霜布满发梢。偶尔,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旧事不讲理地缠绕上来,日渐委顿的心,不可遏制地痛一下,又活过来了,几滴冷泪簌簌滚落衣襟,必须拼劲忍住,迅速抹一把脸,仿佛去田畈摘菜,在狭窄的路口遇见村中熟人,笑了,折身让别人先过,依然那么体面,一切都过去了,万念俱灰……对,以前读《桃夭》就是这么一厢情愿地想的。觉得它是一首悲哀的诗,以盛景衬哀情的诗。这个姑娘原本是主角,可是,被别的东西抢了风头,先是沃野里的桃花,后是别人的祝福,无非三餐饱饭一枕甜梦罢了。继而佩服这个诗人,将不相干的全部彰显而出,更衬了背后那个姑娘的哀凉之情……

而今,我可不是这么想。是暮秋,暮秋更有寒意。我躺在床上,双手举着《诗经》,读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句子,一颗心久违了的热闹之情,似冲天喜鹊,仿佛所有的华美在绿绸上流淌,觉得这是一首最温暖、最喜悦的诗。《诗经》里的结婚场面大抵在两个时令:一是春暖花开之际,二是隆冬雪飞之时。在我们那里的乡下,好像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同样是结婚、贺婚,《鹊巢》就不比《桃夭》让人温暖激荡,整个透着俗气,马有多少匹,车有多少辆,且装了多少厚礼。这样的粗疏做派,不稀罕的。一望即知是富贵人家的婚礼,所以,没有《桃夭》中的雅气。

实则,往深了想,结婚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情—终是做给别人看的,热闹在别人眼里。最好可以长相思,欲求不得,一辈子心心念念,欲罢不能,君心,我心,刻骨铭心成恨—最好不过如此。其实,上面的,均是为了铺垫,我真正想说的是《蒹葭》。

也是这样的萧瑟清秋,我站在四面环水的芦荡。白露为霜的清晨,突然地,想起那个人,无法抑制的思念,霜降一样紧紧覆盖了我,一步步陷入深渊,迷离,恍惚,闭上双眼,河之对岸布满那个人的影子。多么想溯游从之,可是,心路既难又长,该如何追去?往事一幕一幕,催人落泪……这才是爱情,不死的,永恒的,一辈子忘不掉的,像苇絮一样拂过荒凉的心。那个人始终在,挥不去,挣不脱。有一种热望,始终不可逆转,霜露一样无言。心底的旧情,潮水一样翻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里的道,应是心路吧。心路是最难走的,漫长无涯。说来说去,就这颗心最难对付。

至于現世的安稳、普通的幸福,此等俗世理想,太易获得。我们不是经常遇到人间富贵如花的婚礼吗?这些都是典型的现世安稳、普通幸福,一桩桩,一件件—彼此愿意,也就算了。

一颗心,经得起霜意,怕也是接近完好了吧。

猜你喜欢
盛景心路白露
白露 秋分
白露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白露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心路
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繁华盛景背后的阴霾
以我江山,许你盛景流年
对联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