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淘宝,做足功课再出发

2017-12-28 06:09董萍
收藏·拍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董商行家横滨

文、图: 董萍

赴日淘宝,做足功课再出发

文、图: 董萍

日本被称为中国艺术品的最大货源地,全世界70%的中国艺术品都在日本。每年,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机构和个人买家,不断奔赴于日本的各大艺术品拍卖场,而他们必然到访的是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关西拍卖、横滨国际拍卖、日本美协拍卖。有意思的是,这四家拍卖行的创办人皆是在日华人。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这些面向中国买家的在日拍卖公司应运而生,且各具特色。那么,赴日淘宝热十年之后,是否还值得东渡扶桑?

2017横滨国际拍卖秋拍现场人气爆棚。

赴日淘宝十年未散热

每年的10月中下旬,正是日本的拍卖季,在上海的行家何文(化名)都会奔赴日本“淘宝”。从他今年的行程表来看,安排相当紧凑。在近十天的时间里,横滨国际拍卖、美协拍卖、关西拍卖等相继举槌。这意味何文可以接连参加几次拍卖。在拍卖转场过程中,他还可以到日本人举办的“古董交流会”去看看,捡点“漏”。

在日本的十天,何文并不没有安排去日本的景点游玩,而是像赶场一样从一家拍卖公司赶往下一家拍卖公司。他每天在拍卖场上的时间长达10个小时,吃的饭也很简单,是拍卖场提供的盒饭,为的是能拍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

何文是书画领域的资深行家,近几年每年他都会去日本三四次。从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之后,他就主要从日本购入书画。他觉得,如果在国内拍卖行买了就卖,一来大家都眼熟,二来还不够手续费。相比之下,日本的“生货”多,有时候东西也相对比国内便宜些。

李彦君有长达十年的日本淘宝经验。作为北京一家民间美术馆的馆长,过往十年,他凭借自己的眼力,从日本淘了大量的东西,如佛像、印章、玉器、陶俑、珐琅、陶瓷、漆器等。他觉得日本简直是自己的“福地”,日本很多东西和国内的价格相差不止三倍五倍。只不过这几年日本的艺术品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明显的真东西越来越少,好东西越来越少,而价格越来越高。

旅日华人收藏家晋鸥告诉藏拍记者,除了民间大量的海外淘宝,国内拍卖行也把日本作为货源地。实际上,过往十年,国内的拍卖公司如嘉德、保利、瀚海、西泠、中贸圣佳、荣宝斋、朵云轩等以及文物商店都把日本作为自己的货源地,通过在日本驻扎办公室,雇佣职员及各种社会关系和华人中介,深入日本淘宝。同时,中国的文物爱好者、古董经营者,以及在日华人文物业者构成的民间收集力量,在日本持续地搜集中国艺术品。

牙雕捕鱼图摆件 通高:43cm

在日大型拍卖行皆为华人创办

日本之所以有如此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保存了世界上最多的中国艺术品,堪称中国艺术品的仓库。中日文化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艺术品流传本史。近代以来,日本成为西方列强,又从中国买去或略夺去大量艺术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中国艺术品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日本。可以说,日本所存中国艺术品的数量难以计算,被保存在日本的民间、寺庙、美术馆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显露颓势,艺术品市场也进入萧条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实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断涌现,中国艺术品在国内的成交价格逐渐超过日本。而日本年轻一代对于中国艺术品不理解、不喜欢,因而也失去了收藏的兴趣。逐渐恢复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则大规模开始收藏中国的古董艺术品。中国人到日本去购买艺术品近十年渐成风潮。

时势造英雄。看准中国人到日本购买艺术品这一趋势,面向中国买家的在日拍卖公司应运而生。鲜为人知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富比佳士得也曾努力进入日本,但日本的古董商会体系深厚,采取会员制,抱团排外是其一大特点,外来的力量很难进入日本的古董商会。苏富比、佳士得因遭遇到日本古董商会一致对外的排斥,坚持了十年未果,最终放弃日本转向香港。

如今,中国买家到日本淘宝,必然到访的是日本关西拍卖、横滨国际拍卖、日本美协拍卖、东京中央拍卖。有意思的是,这四家拍卖行的创办人皆是华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批人大都是80年代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或古玩商,他们精通日语,在日本建立了深厚的人脉和良好的信用,才能最终在日本艺术品市场立足。可以说,华人能够在日本开设拍卖行,恰逢天时、地利、人和。

在日本的这四家拍卖公司都非常年轻,东京中央拍卖2010年成立,至今刚满7年,横滨国际和日本美协2011年成立,刚刚6年。关西拍卖成立于2013年,也不过发展4年。他们主要从经营困难的私人美术馆及日本民间或者日本家族征集拍品。按照每家拍卖行一年平均拍卖3000件左右来看,每年从日本回流到中国艺术品有数万件。

各家拍行特点鲜明

这四家日本最为活跃的拍卖行,大多数是在日华人古董商人或者留学生发展而来,因为创始人不同的经历和特点,各家拍卖行的强项和特色也不相同。

最早在日本开设拍卖公司,将散落在海外特别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聚集起来,构筑大型拍卖平台推向市场的是东京中央拍卖。 在东京中央的影响下,沿着日本新干线到横滨、名古屋、大阪、京都等城市犹如樱花绽放般兴起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热。

清康熙 黑漆嵌寿山石狻猊观花

田黄瑞兽钮印章

古玉谷纹螭龙璧

2010年春,东京中央拍卖在东京进行了第一届“中国古美术拍卖会”,2013年即进入香港并选址四季酒店,斥巨资做了多个学术性展览,一时震动圈内。东京中央拍卖的创始人安藤湘桂(中国名廖湘桂)高中时便东渡扶桑,至今有三十年,并且已经加入日籍,更多的人称其为社长安藤湘桂。毫无疑问,东京中央拍卖走的是国际化高奢路线,很大程度上由于东京中央创始人在日本收藏界有着相当深厚的资源。

日本美协同样走的是国际精品路线。创始人藤文浩对日本美协的定位是,在拍卖市场上“不是临门一脚,而是前锋抢球”,既不是与苏富比和佳士得PK,而是希望行家在此买到精品,未来在国际终极市场仍有出手获利的空间。日本美协拍卖往往专场设置丰富,拍品精挑细选。尤其是古玉、漆器等专场是其专长所在。

日本美协的特点,跟创始人藤文浩分不开关系。藤文浩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读书,在日本经营古玩生意超过二十年。他早年加入了日本古董商会,在日本开设了一家叫“鉴古堂”的古玩店,后一直为国内的藏家行家供货。几年前,藤文浩曾和保利、瀚海等国内拍卖公司合作过几次专场拍卖,大部分藏品都是由他提供的。

相比前两者,横滨国际拍卖在业内以藏品多、生货多、起拍价低闻名,以“量贩式”拍卖每年吸引大量行家来此捡漏淘宝。虽然走的不是精品路线,但是鱼龙混杂的拍品恰恰挑逗着行家捡漏的心理。横滨国际一年拍卖六次,其中有四次在日本,两次在香港,每年总共拍卖万余件拍品上拍,吸引上千买家来此淘宝。

20世纪80年代张树墩在中国做古玩生意,后远赴日本,在日本横滨著名的“中华街”开设了自己古玩店。在日本浸淫二十余年,他与日本的古董商、旧货商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因而有源源不断的货源,往往是这一季还没拍完,下一批拍品就已经被日本供货商送来了。

关西拍卖最为年轻,也是后起之秀。是由上明、张荣两位杭州出生的资深收藏家联合创立。上明专长书画,张荣精通瓷杂件,专场拍卖的特点在于货有中高档,吸引各种层次的国内藏家。

淘宝前需做好功课

尽管经过十年的海外淘宝热,很多拍卖从业者、藏家、行家仍然认为日本是值得一去的“捡漏”的宝地。

横滨国际拍卖的张树墩认为,新一代年轻人并不理解和喜欢中国古董,他们把上一代人使用和收藏的东西,当作旧货一样全部扔掉。这些东西,从小拍送到中拍,最终被送到横滨国际这样大规模的拍卖。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生活实用相关,比如香炉、花瓶、金壶、银壶、铁壶、玉器、鼻烟壶、佛像、青铜等。还有近现代一些不太知名的书画等。这些在日本民间的中国艺术品的数量难以估量。他同时表示,与十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日本,在众多行家的眼皮子底下捡漏并不容易,但“漏”还是有的。他提醒来日本淘宝的行家,在出发之前要做好功课。认真研究图录,发现好东西可以多找相关的专家看,研究透了再来淘宝,概率要高得多。

西关拍卖的张荣认为,虽然现在大的市场环境并不理想,但是日本的拍卖市场还是有其优势:价位较低、假货较少。日本藏家开始收藏得早,当年买入的价格低,故要求的底价不高,拍品也较真实,“熟货”不多。关西美术竞卖瓷杂板块形成了以高古瓷为主线,配合明清官窑、青铜器、茶道具、竹木牙雕的策略。张荣强调:“瓷杂板块95%的标的征集自日本本土。”

日本美协拍卖的藤文浩也认为,尽管目前信息和交通越来越便利,但是来到日本竞拍的方便程度还是不及国内,很多行家对日本拍卖仍然不了解,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日本的争抢没有国内那么激烈。但他同时认为,在某些品类上,例如漆器和青铜器的价格已经和国内相差无几了。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拍卖公司不仅以大量来自本土的生意货为主,而且还伴有不少“新出口”的中国艺术品,这也给一些客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对于这一问题,在日拍行的负责人并不完全否认,他们也会选择一些国内真的、精的东西在日本上拍。当下日本出现了太多小型拍卖公司,拍品质量参差不齐、真假混杂,确实对日本拍卖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这更加考验淘宝者的眼力。

但古董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初步估算,每年回流到中国的书画杂件、文房四宝不少于5万件。也有人担心,在若干年后,流入日本的中国古董市场将会枯竭。

玳瑁莳绘盆

清 鼻烟壶4件(黑白玉、青玉贴花、粉彩龙纹、黄料)

清乾隆 剔红开光富贵吉祥纹盤

金赏堂 纯银 桐凤凰纹汤沸

(编辑/董萍)

猜你喜欢
古董商行家横滨
Aēsop横滨新店
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萌翻全城
完美无缺
看了德国总部的麦德龙旗舰店,终于理解为什么它是“行家之选”了!
“侨胞之家”:以侨之名 行家之实
第六次中日财长对话在日本横滨举行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古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