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对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17-12-29 15:35李林军
求知导刊 2017年29期

李林军

摘 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越来越明显,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其中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是造成农村空心化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升农民的农业文化意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农业文化;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所谓农村空心化就是指农村人才大量流失,即整个农村地区各个生产部门和行业的劳动者尤其是“精英”,也就是各种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从农村流出,从而不仅使农业,同时还使整个农村地区的工副业、文教科研和卫生部门的人才出现严重空缺现象。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达到690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为“703861部队”。这意味着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却是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收入偏低、农业用地劣质化、农民政治权力缺失等,笔者认为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也是形成农村空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形成农村空心化的重要原因

农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以农业情结为核心、以高产高效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的文化形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以农耕和农村文明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文化,这种文化包含节俭文化、自然文化,即崇尚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尊崇大自然,遵循大自然规律。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和理想境界。但是,中国悠久传统的农业文化逐渐在市场化、工业化以及物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而削弱,这极大地动摇了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的信念。当中国农民和其他阶层一旦丢弃了农业文化及其节俭文化和自然文化这条千百年来赖以维系他们同农业、农村之间关系的“纽带”,也就势必难以继续坚守农业、农村这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热土,转而迈步奔向作为他们新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王国的城市。

随着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物质消费主义的影响,中国广大农民心中产生了一种错误观念:农村生活远远不如城市生活幸福,生活在城市就是高人一等。很大一部分农民自己轻视自己,认为只有没出息、没本事的人才留在农村,稍微有一点能力的人都进城了,所以他们想方设法都要去城市。只要到了城市,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生活环境如何,甚至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都无怨无悔,因为他们脱离了农村,脱离了那个令他们感觉“悲剧”的地方。农民的自身心理是他们离开的一个原因,但是城市里的一部分人看不起农村人,也是刺激农民离开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城里人把农村人称之为“乡巴佬”,意思是农村人就是穷,就是没文化、没素质、没地位,和这些人在一起有失身份。农村人为摆脱这个尴尬的称呼,摆脱那种难以忍受的白眼,也就争先恐后来到城市,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地位和身份都发生了变化,即使他们回到农村,也是去炫耀,去“光宗耀祖”。

在我国,农民还存在一种心态,即农村生活太苦,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他们认为在从事农业过程中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很多农村人就想摆脱这种现状,去寻求他们所谓的“幸福”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农村生活的厌烦,以及过分信奉乃至迷信城市优于农村,从而使他们背离了文明的发源地,背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村。所以,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使农村人逐步丧失了历史沉淀下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丧失了精神信仰和理想境界,从而使农村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使农业失去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就形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二、提升农民的农业文化意识——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文化路径

1.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

中国社会是以农民为核心主体的社会。第一,从社会成员的数量构成来看,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中国农民始终占较大比例。第二,从农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看,中国农民在历史潮流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和发展。第三,从农村与城市的关系看,中国的城市从未与农村真正剥离开来,而是始终有机融合在一起,农民对城里人的影响和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第四,从中国经济思想看,中国经济一直提倡“以农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形成了以“农民”为核心的运作体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所以农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农民必须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地位,才能真正从心底扎根农村,从事农业;同时,又要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精神,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培养农民的幸福意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同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定。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经济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和依附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和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中心地位,成为主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所以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中国农业文化中的节俭精神、自然精神也会使农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找到真正幸福而愉悦的生活。

3.培养农民的传统意识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历史,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工业主义是对工业的过分推崇乃至迷信、物质消费主义过分信奉消费理念、城市主义的过度夸张都对农业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造成了农业文化纽带的断裂。也可以说,农业文化的逐步消失,也就造成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难以生存和发展。历史是最好的证明,近代以来,过分强调工业和城市化而忽视农业发展,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和城市化确实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的富裕,但也造成了对自然的无穷索取,从而引发了自然的报复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重视农业,恢复农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只有深入認识农业、农村、农民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国农民与中国农业、农村关系的实质。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有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创新,而且更需要大力弘扬农业文化和农业精神。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推动农村在生产、生活、政治和文化教育方面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乐尧,周淑景.回归农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