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

2017-12-29 14:29黄雄春
求知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

黄雄春

摘 要: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小学生的辍学现象虽然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控制,但是许多地区依然会出现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待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不仅需要从表面现象加以分析,更需要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加以剖析。文章将从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现状出发,逐步剖析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控辍。

关键词: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控辍策略

一、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现状简述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与人均收入的逐步提高,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难免还是有个别学生因为某方面的原因而辍学。究其原因,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造成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非经济因素渐渐占上风。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从中小学生辍学现状所表现的趋势来看,初中辍学人数明显高于小学辍学人数,而农村地区的辍学人数则远远高于城镇地区。从对这些辍学学生的简要调查可以得知,这些学生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后只能从事一些较为基础的不需要高学历的劳动,而影响这些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非客观因素。

二、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的影响

在政府与民生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经济因素已经并非困扰学生学业的主要因素。笔者从这些辍学学生的调查情况可以得知,造成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还在于学生自身。一方面,由于先天身体条件的干扰,可能自身存在听觉障碍、思维障碍等缺陷,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进行学习,纵使有心也无力,从而放弃学业另谋生路。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可能主观上认为自身没有天分,学习成绩较差,从而认定升学无望,不如尽早辍学另谋出处,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中途退学。由此看来,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辍学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

2.社会、家庭环境的干扰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环境氛围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性,而中小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极易因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动摇内心,丧失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有些学生家庭确实非常贫困,无力承担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开支,而且有些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劳动能力,父母或许会视他们为家庭收入的重要劳动支柱,从而迫使他们放弃学业参加工作或经商。又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社会上流传,网络直播、电子竞技等各种新奇行业的出现,使得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读书无益,还不如早日走入社會以获得收入。观念上的扭曲致使这些学生放弃学业,早早踏入社会打拼。

三、中小学生预防辍学措施

鉴于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学校、教师、家庭等方面应对症下药,才能确保辍学现象的消失。班主任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及时了解班上学生的心理动向,合理利用教学时间向学生们灌输“读书有益”的概念,向一些心理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予心灵上的关爱,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源上杜绝辍学现象的产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而不应该单一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资质优劣;应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榜样精神资源,以在自我升华中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另外,学校应该大力宣传读书的作用,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及新兴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传媒作用,以帮助家长转变思想观念。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适当地予以援手,以改善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应为学生安心读书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学生能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教师、家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中小学生辍学,但是只要从源头上杜绝,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消除造成学生辍学的不利因素,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军阳,李 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8(4).

[2]李哲毅.义务教育政策认知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M县学生家长的调研[J].湖南农机,2014(10).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认亲”现象简析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