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2017-12-30 11:15刘丽娟马晓欣梁建明胡一龙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机械类互联网+教学模式

刘丽娟,马晓欣,梁建明,康 凯,胡一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研究

刘丽娟,马晓欣,梁建明,康 凯,胡一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工程训练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工程训练要求,利用互联网来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分析,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以期能够对工程训练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工程训练;教学改革

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随着学生层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发展,因此,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教育应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流模式被提出。

2 “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2.1 “互联网+”教育的适应性更强

传统的工程训练需要提供技能训练场地和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人员。而“互联网+”教育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通过工程实践中心网站的建设,把更多工程训练相关的资料放在网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考试系统让学生进行网上考试,以促进学生们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接待成千上万个学生,解决学生实习人数多、教学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特种加工和先进制造设备少的问题。

2.2 “互联网+”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工程训练是通过老师在现场讲解和示范,受场地、经费、设备等限制,造成学生在每个车间实习时间短,有的车间实习只能是老师演示,学生不能自己进行动手操作。由于实习学生人数众多,实习时学生在每个车间停留时间短、内容多,实习效果不理想。由于工程训练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很多学生认为工程训练不重要,造成学生实习时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作品的创作,导致学生不能实现参与其中的乐趣,实习如走形式一般,学生毫无兴趣。而“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慕课、微课、视频资料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不受人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3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互联网+”时代,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往实习模式大多采用教学简单地讲授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接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习中提不起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把实习教学转化为激发学生的实习动机,把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把知识的运用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创新。

3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3.1 开放式教学

由于实习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内容的不断扩充,实习指导教师短缺的情况下,使得工程训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实习学生基本为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的大二学生,传统的实习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实践与自主学习。开放式实习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学习平台,学生按照工程训练中心的具体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安排实习。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对工程训练的教学课件、实习过程影像资料在线学习,在实习期间把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资源进行共享。

3.2 分类教学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按专业可分为3类: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机械类学生主要来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车辆工程等专业,机械类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学习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与工艺等相关内容。对于这类学生的实习,主要从机械原理出发,要广泛掌握机械结构、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等知识。通常机械类学生的实习不同于其他类学生,实习内容多,实习时间长,一般每个工种是3~4 d。对于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基本不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对于他们的实习主要是让他们了解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及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于近机类和非机类的实习时间和内容要有别于机械类,按照不同专业进行相应的时间安排。近机类一般安排单个工种实习时间不超过2 d,非机类一般安排单个工种实习时间不超过1 d。学生在完成各工种实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家对工程训练的兴趣。

3.3 分阶段教学

分阶段教学主要适用于机械类学生。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选修课,与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根据机械类学生的课程特点,把实习教学分为3个阶段:(1)了解认识实习,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2)动手能力培养实习,通过车工、铣工、刨工、钳工、铸造、焊接等实习内容,以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先进制造设备和电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等特种加工设备的演示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3)创新能力培养实习。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学生独立或者分组的形式,给学生设定范围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制定加工工艺和独立完成加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既包括网络教学环节,也包括传统实习教学环节,是一个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讲课能力和多媒体操作及网络运用能力,从而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梁宏.搭建实验实践一体化平台,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1-4.

[2]黄丽英.“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J].时代金融,2016(5):191-192.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d on “Internet+”

Liu Lijuan, Ma Xiaoxin, Liang Jianming, Kang Kai, Hu Yilo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Engineering train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advanced application talent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under the Internet age,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better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ernet+” edu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l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d on “Internet+”, so as to be able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

Internet +;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时代工程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161034。

刘丽娟(1982— ),女,河北张家口,实验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猜你喜欢
机械类互联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