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的论的旅游公示语英译策略探析
——以河南王屋山景区为例

2018-01-01 04:14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国游客英译公共服务

范 鑫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留下了数不清的遗迹遗址,这些文明古迹成就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上,中国排名第15位,其中文化资源第1位,自然景观第5位,中国已是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1]。这种形势下,我们就需要做好旅游外宣工作,让外国游客在游览我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了解中国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的文化,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发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愚公以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闻名于世,愚公移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哲学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走进济源王屋山。对景区的汉英公示语进行搜集整理发现,现有的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制约济源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愚公移山精神的对外传播。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就王屋山景区的旅游公示语提出一些英译策略,以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公示语的基本信息和文化意义。

一、目的论对旅游公示语英译的指导

目的论是以功能为导向、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与其他传统翻译理论相比更适合旅游公示语翻译。陈刚教授对旅游翻译作了以下定义: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2]。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翻译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并由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所决定。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3]。

旅游公示语的翻译目的是为了让外国游客能够看懂公示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翻译文本的语言应该准确、客观、易于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理解和接受,确保外国游客能够顺利获得与中国游客尽可能相同的信息指令[4]。

二、王屋山景区公示语英译策略分析

(一)采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

2017年6月20日,国家标准委、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发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系列国家标准是关于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交通、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商业金融共13个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原则、方法和要求,为各领域常用的3500余条公共服务信息提供了规范译文。该标准已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3部分:旅游)》[5]提供了普通景区中常用的公示语英译,只需按照标准执行就行。下面以指令指示性信息英文规范译写为例:

请等车船等停稳后再下:Please Do Not Get Off Until the Ride Comes to a Complete Stop

请爱护古树:Please Show Respect for the Heritage Tree

请爱护景区设施:Please Show Respect for Public Facilities

请扶稳坐好:Please Be Seated

请沿此路上山:This Way Up the Hill

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Keep Your Valuables with You

原路返回:Return by the Way you Came或Re turned the Same Way You Came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3部分:旅游)》还充分注重细节,对英文公示语书写的语法和格式进行了规定。可数名词在指示处所的标志里一般用复数形式,如:学生票购票窗口Student Tickets;泛指整个游览设施的名称不用复数,如:缆车Cable Car。

(二)类比法

虽然《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3部分:旅游)》已经为旅游公示语提供了不少规范译文,但依然不能囊括所有需要用到的旅游公示语,这时就需要借鉴英语国家景区公示语进行英译。景区中,一部分汉语公示语与英语公示语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对汉语公示语进行英译的时候,若与现有的英语公示语有着相同的语境和功能表述,译者只需要将其与现存的英语公示语进行类比,寻求含义及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公示语,将其借用过来即可。“在实际操作中,应首先考虑具有同样功能的英语标示语在汉语中是否有对应的说法,如果有对应的说法,应该采取一对一的英汉对译。”[6]汉语旅游公示语英译的补充策略为进行汉英类比,借用英语中现成的旅游公示语表达即可[4]。

(三)增译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河南济源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了便于外国游客对公示语原文的理解,翻译时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中华文明有许多典籍、典故,如果不做相应的解释,一般情况下,外国游客是无法理解的。例如景区内对愚公移山故事的描述,其现有汉语公示语及其英译如下:

愚公移山故事

这里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见《列子·汤问》),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它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哲学思想,是艰苦创业勤劳品质的象征,是生生不息、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六百多年,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王屋山也因此闻名于世。愚公移山精神在王屋山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包括泰渠、引沁济漭渠,特别是小浪底水利工程震惊世界。

The Spirit of Yu Gong Moving the Mountains

Here is the hometown of Yugong.The fable“Fa ther Fool moves mountains”,about the twin Moun tains Taihang and Wangwu(see lie’s asking)was com pos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It is a symbol of diligence and a portrayal of long suffering.The fable has been heard over the 2600 years in China,and it gives our nations a great spirit food.Spurred by the spirit of the old man,they have created numerous wonders subsequently.Among are the Qin Trench built in the Qin Dynasty,the canal using water from Ji to Mang.Xiaolangdi Grand Dam built which has amazed the world.

《愚公移山》故事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家喻户晓。《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古代神话,在此可以增译的形式简单描述故事梗概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列子·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天地至理,万物奥妙,以飨博物君子。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冗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为代代相传的至尊之宝。很多外国友人并不了解《列子·汤问》是什么,因此译文中可以增添一些阐释性语句,不仅便于外国游客理解和接受,还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建议翻译时采取增译法,补充说明愚公精神对中国的巨大影响,让国外友人对中国的大好河山有更深的了解。

(四)异化

异化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旅游文本的时候需要关注源语表达方式、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保留源语主要的语用功能、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特色,对于文化输出与传播有很大效用[7]。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文化厚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色彩,可以给受众以“异域”风格之享受。

如景区中“古轵陉”的介绍,其现有汉语公示语及其英译如下:

文化背景——古轵陉是中国古代的交通要道

古轵陉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诞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古轵陉曾经是从古都长安到古都洛阳在黄河北岸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从太行山西部通往太行山东部的华北平原,主要有八条通道,成为“太行八陉”,王屋山盆地是太行八陉的第一陉,称“古轵陉”。

Cultural Background—Ancient Passages Being Vi tal Traffic Lines

Ancient passages i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why the fable of"Yugong Moving mountains"exists.An cient passages used to be important military and traffic lines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the ancient capital Chang'an to Luoyang.In ancient China,there was mainly eight passages to travel from west to Ea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Which were called,"the eight passages of Taihang".Wangwu Basin was the first passages among the eight,hence the name"Ancient Pas sage".

太行八陉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轵关陉是太行八陉的第一陉。它们是五千年文化沉淀留下来的、中国独有的名称,应该用音译来表达此文化,因为不同文化一定会有差异,而使得人们了解这种不同文化的最好的方式是保留此种差异,传播不同的文化[8],同时因为语言有些晦涩难懂,还应在后作出解释说明。这样做既保留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尊重汉语的身份地位,又切合旅游翻译的目的,使外国友人能够了解、喜爱中国文化,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结束语

旅游公示语的作用是引起游客注意,给予游客某种引导与警示,或是传达与景点相关的语言文化信息,最终达到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提升景区形象,帮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身心愉悦地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目的。因此,在对景区汉语公示语进行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了解翻译目的,考虑到跨文化因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针对王屋山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现状,笔者建议选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中提供的翻译示例,采取类比法、增译法或异化翻译策略,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景区公示语的翻译。

[1]佚名.世界经济论坛: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升至全球第15位[J].投资北京,2017(5):9.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9.

[3]范畅.目的论视角下的操作型文本翻译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0+222.

[4]罗瑞.基于功能翻译论的旅游公示语英译策略探析:以河南淮阳太昊陵景区为例[J].海外英语,2016(19):122-123.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3部分:旅游:GB/T30240.3-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6]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0.

[7]李颖,赵祥云.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103-106.

[8]彭萍.实用旅游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21.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英译公共服务
摘要英译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
越南书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