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茯砖茶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

2018-01-01 05:22孙志国定光平钟儒刚熊晚珍刘之杨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泾阳砖茶茶马

孙志国,定光平,钟儒刚,熊晚珍,刘之杨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 43710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重要国家战略。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年)》;2014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10年6月11日,农业部颁发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2013年1月14日,农业部、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农业知识产权具有创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功能。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能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农业创新,促进知识资源开发与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村扶贫,其中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等的保护与利用,能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和农业区域特色化(区域产业特色化、产品品质与产品文化特色化、区域品牌化、创意农业发展等)发展。

历史名茶泾阳茯茶是茶马古道上精品边销茶,为古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货物。边销茶(亦称边茶)[1-3],因是一种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特种茶而得名。边销茶多为紧压茶(茯砖、花砖、湘尖、花卷茶、青砖、米砖、黑砖、康砖、金尖、康尖等),少量散茶(安化黑毛茶、咸宁老青茶等),除以红茶散茶为原料的咸宁羊楼洞米砖[3]属紧压红茶和普洱茶的生茶属绿茶以外,其他边销茶均属黑茶类。

茶马古道源于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学界对茶马古道的定义尚未统一,其狭义定义局限于我国西南地区和藏茶以及马帮,只有基于边销茶(包括蒙茶、维茶、藏茶等)和茶马互市等,才有较科学的说法:茶马古道,源于边销茶与边疆马互市,以马帮、船帮、骆驼帮等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内地与边疆民族商贸通道以及国际商贸通道,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走廊。这样,茶马古道主要有4条:①湘鄂陕甘茶马古道;②湘鄂陕康藏茶马古道;③滇藏茶马古道;④鄂豫冀蒙茶马古道。其中,途经泾阳的湘鄂陕甘茶马古道,是与丝绸之路汇合的主道,并致使茶叶与丝绸、瓷器组成古丝绸之路上三大支柱出口产品。

精确识别泾阳茯茶的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以及文化遗产的优势,既是该边销茶产业发展与“中国茯茶之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又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茶马古道文化与边销茶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问题。

1 泾阳茯砖茶特点与历史概况以及产业近况

1.1泾阳茯砖茶特点泾阳茯砖茶以色泽褐黄、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汤清色红、品味醇厚、回甘绵滑的特点,以及消食减肥、健脾养胃的神奇功效,风靡四方,饮誉中外。

1.2泾阳茯砖茶历史概况陕西省泾阳县是茯砖茶的发源地。茯砖茶为砖块形的蒸压黑茶,最早是由湖南安化县生产的黑毛茶,用足踩踏成90 kg重的篾篓大包,运至陕西省泾阳县压制加工而成。近代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经过反复试验,于1951年在安化就地加工茯砖茶获得成功。

茯砖的压制方法分毛茶拼配筛制、汽蒸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和成品包装等作业。特制茯砖全部是用黑毛茶三级制成,普通茯砖以黑毛茶四级为主,少量为三级。从口味上,分为荷香茯砖、原味茯砖。

“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名茶”,历史名茶泾阳茯砖茶,属砖块形的蒸压黑茶类,是边销茶,始于汉,闻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民国时代,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泾阳茯砖茶明、清时期曾为“陕引”“甘引”的主要茶叶品种,曾沿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远销我国西部边疆以及俄国、中亚等地,被誉为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黑黄金、神秘之茶、生命之茶”。它的出现,使陕甘茶马古道与湖南安化、湖北咸宁茶马古道相衔接,演化为湘鄂陕甘茶马古道,并促进古丝绸之路的茶香。

1.3泾阳茯砖茶产业近况近年来,泾阳县委、县政府围绕“传承历史文化、复兴茯茶产业”的思路,坚持把茯砖茶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积极保护传承“泾阳茯砖茶”文化品牌,推动茯砖茶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泾阳茯砖茶产量突破2万t,产值达24亿元。泾阳县2015、2016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茯茶之源”与“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的称号,泾阳茯砖茶被国家农业部列入《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3年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泾阳茯砖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 泾阳茯砖茶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知识产权特指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4],包括地理标志[5-8]、农业生物遗传资源[9]与传统知识[10-11]、涉农商标[12-13]与专利以及植物新品种[14]等。

2.1地理标志目前,泾阳茯砖茶已获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泾阳县泾干镇、中张镇、三渠镇、永乐镇、桥底镇、云阳镇、崇文镇、王桥镇8个镇和安吴镇高村、甘泽堡村、姚家村、马甲村、西李庄村、东李庄村、中山村、茹家村、竹园张村、王家村、徐岩村11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只有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技术规范(DB61/T 920—2014)》,尚无国家标准。

2.2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目前有10多家泾阳茶叶企业在陕南建立了茶园基地,2016年就建有原料基地1 246 hm2。陕南种茶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茶叶遗传资源[15],其中优良的原产地品种有紫阳茶[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27号(GSCT27)”]、紫阳大叶泡(省级良种)、高坪茶(省级良种)等。

茯砖茶属外来微生物后发酵茶,泾阳人经过不断摸索,试制成“茯茶”这种独特的长花茶。“金花”现代学名为“冠突散囊菌”,为国家二级保护菌种,在后发酵过程中,“金花”微生物能形成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不但可形成红茶素类多酚,还可水解出更多的可食纤维、茶多糖和肽类物质。“金花”微生物群落是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

2.3传统知识广义的传统知识[10-11]主要包含生物遗传资源、狭义的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传统知识、传统文化表达以及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将传统知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泾阳茯砖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属黑茶传统知识,也是黑茶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等。然而,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尚未被列入。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并开展了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工作。迄今有7个县(区)列入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区),21个县(区)列入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区)。泾阳在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金花”微生物群落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秦商(尤其是清末秦商女首富周莹)经茶之道等方面有丰富的传统知识资源,理应申报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

2.4商标权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其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泾阳县企业有700多件商标,其中涉及泾阳茯砖茶这种商品的有20多件,没有中国驰名商标。176种茶类(含代用茶)列入《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其中有泾阳茯砖茶和泾渭茯茶。

2.5专利权全国涉及茯砖茶或茯茶的国家专利453件,申请者在陕西的有62件。泾阳县拥有国家专利599件,其中涉及茯砖茶或茯茶的才7件。显然,泾阳县在泾阳茯砖茶方面所获的国家专利甚少。

2.6植物新品种权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是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2个部门来进行的,分别负责农业、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有2套系统,即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系统和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系统。自2008年茶组[CamelliaL. SectionThea(L.) Dyer]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七批)以来,我国已有148种茶组农业植物新品种受到了保护,其中陕西有3种,即平利县申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的“福音”和“秦珑”,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的“陕茶1号”。

3 泾阳茯砖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对策分析

3.1完善泾阳茯砖茶的地理标志保护收集与整理泾阳茯砖茶的人文因素(尤其是泾阳茯砖茶的传统制作技艺、茶马古道文化、古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与故事等)与自然因素(尤其是茶叶品种、黑毛茶品质、“金花”微生物群落、制茶环境条件等),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泾阳茯砖茶”,向农业部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泾阳茯砖茶”,加强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立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推行地理标志的专用标志合法使用,完善地理标志保护。

3.2保护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在陕南建立泾阳茯砖茶茶园基地,多关注陕南茶叶遗传资源保护,尤其是紫阳茶、紫阳大叶泡、高坪茶等优良的原产地品种;建立国家二级保护菌种“金花”微生物群落这种泾阳茯砖茶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从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3.3申报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收集与整理泾阳茯砖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及其发展历史,确定并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向文化部申报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将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黑茶制作技艺项目,传承发展传统知识与农业文化遗产。

3.4加强科技创新以及专利权与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加强科技创新,大力研制泾阳茯砖茶的新产品与中高端产品,开发相关的保健品和药品,培育茶叶新品种和“金花”新菌种,积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植物新品种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走乡村振兴战略的知识经济之路。

3.5打造具有特色的“泾阳茯砖茶”区域品牌形象将泾阳茯砖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扩展到咸阳市境内的其他县域,将咸阳茯茶、泾渭茯茶等品牌与泾阳茯砖茶整合,将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统一成“泾阳茯砖茶”,共同传承此品牌类文化遗产,组建咸阳市泾阳茯砖茶产业联盟,加强产品品质检测与标准化生产,形成同品同标同量的局面,大力宣传品牌,培育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以及茶文化遗产等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泾阳茯砖茶”区域品牌形象,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3.6联合申报黑茶制作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与整理泾阳茯砖茶相关的传统知识,加强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联合我国其他黑茶生产相关的企业与地区,申报黑茶制作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3.7创建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加强泾阳县泾阳茯砖茶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教育,提升全县泾阳茯砖茶传统知识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并以泾阳茯砖茶传统知识和“金花”这种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以及秦商经茶之道等,向国家知识产权申报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并力争创建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6]。

3.8联合创建“茶马古道”新的国家旅游线挖掘与整理泾阳茯砖茶与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加强对泾阳县茶马古道与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宣传,开展重温古丝绸之路茶香的活动,树立“中国茯茶之源”形象,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下泾阳茯砖茶相关的文化旅游与乡镇旅游,延伸边销茶产业,联合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份的边销茶原产地,共同创建“茶马古道”新的国家旅游线,并争取共同申报“茶马古道”世界线性文化遗产,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1] 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课题组.边销茶: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一期工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孙志国,定光平,何岳球,等.我国边销茶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湖南农业科学,2012(21):132-136.

[3] 孙志国,定光平,谢毅,等.羊楼洞砖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J].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474-1477.

[4] 宋敏.农业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2):150-155.

[6] 孙志国,刘成武,陈志,等.陕西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131-134,154.

[7] 成党伟.陕西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6):88-92.

[8] 孙志国,王树婷,黄莉敏,等.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2):143-147,152.

[9] 俞金香.三农议题中农业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农业遗传资源权的确立为核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0] 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 孙志国,殷瑰姣,戴光忠,等.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2):130-133,137.

[12] 隋月娟.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江苏商论,2005(5):66-68.

[13] 孙志国,熊晚珍,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的中国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商标双重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873-17875,17878.

[14] 孙炜琳.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5] 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6] 董峻,高敬,侯雪静,等.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六大新信号[EB/OL].(2017-12-29)[2017-12-30].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230/c64387-29737423.html.

猜你喜欢
泾阳砖茶茶马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陕西泾阳:深山里办起扶贫车间
陕西泾阳:产业发展 点燃致富希望
泾阳社树姚家体现的陕商社会价值
茶马古道
骑行“茶马古道”
泾阳茯砖茶
茶马古道
砖茶型氟铝联合应用对大鼠牙齿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