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专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的构想和实践

2018-01-01 15:13卢旭锦吴乐坚
关键词:机电类校企高职

卢旭锦, 吴乐坚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汕头 51507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纲领,就是要推动制造业做强做大,在先进制造领域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装备。机电类专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则需要培养出一批迎合社会需求、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并以培养机电类行业第一线所需各种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本办学导向。校企合作的培育模式,则能充分迎合市场需求,为实现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并遵循了校企共赢原则,该教育模式已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经之路,相应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合理构想与有效实践成为关注重点。

一、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机电类专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职业教育中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可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有所用,学有所需,带着目的来学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项合作活动”,本文所研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也属于广义的校企合作范畴。这里我们引用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合作教育的定义,即“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

(二)建立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意义

1.建立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可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对于学校来说,引进企业进校园,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当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老师,可弥补学校强理论弱技能缺陷,同时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场地,可让学生达到所学即所用,而非全部是验证性实验实训的目的。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既是当前的社会需求,又是其将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通过此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岗位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更好地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更新、优化自身产品的设计和创新等,另一方面则可通过提供大量实习岗位实现充分的人力资源储备,很好地避免了阶段性人才短缺问题。

2.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校企业合作平台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步入社会前储备足够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求职时为自己加分;此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使其在入职后可以迅速融入企业文化;再者,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对本行业的最新动态有个准确的掌握,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在逐渐提高自身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契合度的同时,提高就业对口率。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现状分析

当前,虽然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及员工能力提升的需求,但其目前仍旧处于初中级阶段,距离“共同建立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的高级阶段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这里对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层次难以深入

当前我国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发展具有局限性。首先是企业方面合作动力有限,企业寻求合作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考虑无利益收获的校企合作模式;其次是学校方面合作能力有限,各高职院校可提供条件有限,无法切实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大多留在书本上,很多策略无法被企业接受;再者,校企双方合作制度有限,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发展中优秀的实例没有被有效传承下来,更无从谈制度;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治存在单纯的模仿,管理僵化,过程教条,未与行业及自身实际相结合,偏离合作初衷。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尚不存在具有权威性的、准确的校企合作指导手册及合作标准,亦未有政府给予参与合作的企业奖励条款的文件出台,同时,也没有专门机构对校企合作过程进行协调、监督、考核与推行。另外教成职〔2016〕3号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出于对学生在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中人身安全和权益的保护,加重加大了校企双方的责任,校企双方大多因怕生麻烦、怕担责而搁置校企合作的事时有发生。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中常常会出现诸如合作项目得不到审批、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开展、合作科研方面流于形式丢失合作价值、合作后取得的物质奖励匮乏打击双方合作积极性的问题。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若想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必不可少,这应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高职机电类校企合平台合作质量难以保障

学校与社会企业分属不同社会领域,当前不存在相应的合作机制,学校教学要素与企业经营要素之间无法实现有机融合,校企合作目标及预期效果未实现最优化。当前校企深度合作欠缺,学生面对“学生—员工—社会人”的巨大角色转变,无所适从,且当前合作模式也偏向于简单的“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参观见习”等,各个学校的办学能力差异,也导致了校企合作质量的良莠不齐。

三、高职机电类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一)建立高职机电类校企合作平台的基本条件

首先,高职机电类专业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条件。我国当前共有高职院校一千多所,教师队伍巨大,且大多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次,各高职机电类专业具备充足的科研仪器设备。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机电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教学方针的确定,各高校均购入了大量的机电类专业实训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机电类专业实训需求,为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创造具有可行性的硬件条件。再次,我国高职机电类专业具备一定的科研经费及文献条件。目前各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均开始重视科研工作,给予大量经费支持,设置相应奖励机制,为机电类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保障。并且,各高职院校内均具备一定数量的机电类专业纸质图书储备及联网的电子图书,为校企技术合作平台中的科技研发提供便利。

(二)高职机电类校企合作平台的基本定位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应遵循吸取其它本、专科高校校企合作平台的优秀经验,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融合自身人力及资源优势,寻找可行性切入点,合理定位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最终形成校、企双方科研特色与强项。

机电类专业技术合作对象方面,可从学校日常教学中接触极为频繁、了解较为深入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切入口,寻找设备优化、改良、研发项目,增强学院竞争力及学生综合能力。机电类专业技术合作方向方面,则应将重点放在机电类专业小型项目研制以及协助机电类企业进行技术改良,加强与固有合作企业之间项目的合作与开发,通过横向项目的申请,获得一定的资助,并创造一定经济效益。机电类专业技术合作内容方面,应始终坚持,教学为源,科研为流的准则,通过切实开展合作项目,撰写相关论文,提高教师素质及教学信息的与时俱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基本方向

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出发点是校企共同的使命与追求,双赢才是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争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共同进步。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建设校企共赢机制,推进合作发展。要坚持寻求和维持校企双方利益需求的交集点;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学校和企业两手大力抓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利益分享机制,同时提高企业效益与学校资质建设;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让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项目技术资源全方位共享。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构建内部动力机制,激发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合作动力。要以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愿景为指引,充分调动校内各部门和全员的自觉性;要重构组织机构与职能,充分贯彻人人有责的思想,建立诸如“校企合作办”、“人才培养工作处”等专门的管理机构,充分做好学生培养服务工作;建立学生终生学习制度,建立继续教育系统,确保毕业学生知识持续性更新。

四、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有效实践对策分析

(一)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调控

国家目前要大力推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推动制造业技术的全面提升。因此,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只要政府加大管控力度,加大投入,便可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形成。所以,一方面,政府要进行统一规划,对经费、资源、信息、利益进行协调,立足维护双方利益,并对校企合作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责、权、利。

(二)加强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师资力量的培养

高职机电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我们一方面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中职业教师资质培养的运行机制,设立“双带头人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即一个专业应配备包括学院内部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在内的两名专业带头人。在职业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应保证该名教师同时具备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的储备和融合应用)、素质结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和能力结构(良好的教学能力、操作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秉承“专业紧跟产业发展,课程紧贴职业标准,技能对准岗位要求”的办学理念,加强机电类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企业之间建立专家互换机制,增加院校内有企业就职经历的教师比例。增强在校教师的入厂实践,只有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切实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方可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再者,可通过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扎实提高机电类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让企业参与到办学中,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比如,可尝试校企股份合作,让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之一,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可尝试“引企入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共用;可尝试校办产业模式,实现“校中企”模式,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产品的升级改造相结合。

(三)让机电类企业利用合作平台充分参与到育人全过程

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存在着双方只是签个协议,走走过场,教学任务还是由学校完成,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较低。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员工平时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根本派不出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学,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强,但讲课技巧和方法欠缺,因此怯于上讲堂。但是只有让企业主动参与到自身人力资源储备与培养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校企合作平台带给企业的益处所在。因此学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企业充分参与到教学中,这样,企业在加强与校方合作后,可加强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自身企业文化的渗透,加快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速度,减少人才流失。同时,企业可设立专门的奖学资金,对优秀学生干部、技能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提高企业社会地位和公共形象,同时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机电类校企高职
更正启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浅谈机电类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