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党的女儿》让戏曲舞台整体出彩

2018-01-02 03:22龚晋文陈素萍
戏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交通员叛徒舞台

龚晋文 陈素萍

晋剧《党的女儿》让戏曲舞台整体出彩

龚晋文 陈素萍

龚晋文,男,山西职工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陈素萍,女,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七月骄阳似火,头一天的瓢泼大雨并没有挡住夏日的焦灼,雨过天晴,依然热浪腾腾。2016年7月1日晚上7时30分,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早已是座无虚席,期待多日的向党的95岁生日献礼的晋剧新创大戏《党的女儿》在此拉开了大幕。

音乐响起,舞台上几棵杉树高耸入云,藤条倒挂,打出的蓝色灯光,立即把观众带入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一队白匪军士兵,身着黄色制服,脚穿草鞋,绑着裤腿,端着步枪,羁押着被叛徒出卖的几名共产党员,随着枪声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呼喊,先烈们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剧中党的女儿梁玉梅由栗桂莲扮演,校长、叛徒钱家辉由王学东扮演,白匪军头领、大胡子探子由杨盛林扮演,我党交通员由杨志君扮演,两名女党员分别由陈红、张芙蓉扮演,校长夫人由张志英扮演,可谓个个出彩,他们在演出中做出了很大努力。

《党的女儿》讲述的故事,对老年观众并不陌生,当年拍成电影后,迅速风靡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如今当它变成晋剧的时候,再一次勾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观众也多次把掌声送给了为党的事业英勇牺牲的人们。

该剧由田少华作曲。全剧既遵循了传统音乐定制,又不失音乐创新,着重注意了每个演员的行腔特色,并灌入现代戏的音乐情致,在剧中多次对大段独唱、对唱、三重唱进行了人物情感抒发,有很强的现场听觉美感。晋剧唱腔“扑灯蛾”的唱法,也被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了梁玉梅与钱家辉的身上,一字一顿,一顿一字,声声紧逼,句句泣血,唱出了革命者与变节者的灵魂搏斗,展现了革命者生死无惧、变节者贪生怕死的强烈意境。

栗桂莲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尽管乃奔六之人,但对于扮演20多岁的梁玉梅,显然下了很多功夫,蹉步、跪步、圆场、小蹦子等程式性技巧是那么的到位和轻快,加上嗓音清亮,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王学东扮演的校长、叛徒钱家辉戏份很足,也最为出彩,或唱或做,使得整个表演一直处于故事情境之中,让观众看得十分热眼。王学东本工须生,但剧中角色却需有丑行的表现,经过他的艺术处理,二者相融的毫无痕迹。他的唱腔基本属中音区,但旋律很美,他的表情、妆容、身段,既有知识分子的风度,又有叛徒的神情,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志君扮演的交通员,以二花脸行当应工。一出场就展露了良好的功架,土灰色与古铜色土布上下衣装扮,腰间系着深蓝色布制腰带,内衬纯白色疙瘩扣对襟夹袄,头上箍着古铜色的土布宽边围巾,左耳侧自然落下来一截妆饰飘带,加之本人眼睛大而有神,看着富有生机、精神饱满。开始起唱时,音质之纯正,唱法之规矩,入板之干净,表现出了新一代青年演员特有的唱腔驾驭能力。不紧张,不慌乱,稳重而轻松自如的舞台人物形象,让现场观众回忆起《杜鹃山》中的农民自卫军支部委员李石坚。

该剧的队列编排与武打设计也让观众看得十分入眼。有时,队列尽管是呈现白匪军士兵这样的反面群体,但对围剿、追拿等场景的肢体表达却很有戏曲味道。武打场面精彩,音乐贴合紧密,交通员一个人要徒手对付十余个人的枪支攻击,械斗场景安排有序,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置景真实也是该剧的另一创作特点。对深山、树林、藤条、断崖、峭壁、内屋、长凳、桌椅、门帘和山神庙等场景的舞台置景,展示了山西省晋剧院较高的整体艺术表现能力。包括用电声模拟婴儿啼哭、雷鸣电闪等视听觉效果,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故事铺陈中,导演还几处采用了梦幻式表现手法,给舞台人物抒发情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最后一场表现交通员身陷敌阵,游击队员极有可能被敌人全歼,梁玉梅冒险挺身独闯山神庙的时候,一阵阵地揪紧观众的心,交通员寡不敌众倒下了,梁玉梅被敌人用铁链拷住了左手,但信号灯还在那里召唤着游击队员。梁玉梅用砍柴刀砍断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和信号灯点燃了山神庙……把该剧推向了高潮。

栗桂莲真不容易,如剧中盘旋藤条躲避敌人的场景,如情急之下从窗口一跃而出的场景,都表演的非常吃功。此外,杨盛林的洪钟大吕之声、陈红的行腔走韵、张芙蓉扮演女党员潜入钱家辉家里的故意娇嗲,还有张志英扮演校长夫人与“叛徒丈夫”的无情决裂、奥新平扮演的游击队员在梁玉梅与其梦会时的一板孙(昌)氏唱腔,都让人无限回味。王学东塑造的舞台形象永久地刻入到观众的记忆深处。杨志君已然是晋剧二花脸的新星,许多知名青年演员如乔俊芳、王晋军、宋文秋、徐发杰、韩英等都扮演了普通角色。晋剧新创剧目需要人人出彩、精诚合作,需要集体把控舞台、回归晋剧母体音乐的呼声,在这里得到了最好诠释。

这一晚,观众还高兴地看到了冀萍、马玉楼等老艺术家也坐在观众席内,时不时参与到观众送出的掌声之中。满头银发的冀萍老师,还在演员谢幕时,一边起身鼓掌,一边露出了鼓励的微笑,给观众画出了舞台下的另一道曼妙景色。她们的欣慰与鼓励,也是对晋剧《党的女儿》创排成功的一个肯定。

(责编:张 玥)

猜你喜欢
交通员叛徒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叛徒就在我们中间!
替演
叛徒
我的中共地下交通员经历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我的抗日交通员经历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