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师生的情感协调

2018-01-02 19:56甘淑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师生情境目标

甘淑琴

摘 要: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现象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表现出来的。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统一、协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此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情感 教学

师生情感协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影响教学目标能否有效的实现。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协调呢?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师生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部分。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社会心理学把这种人际关系的情感活动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联合的情感,表现为人们互相接近或互相吸引的情感。其二是分离的情感,表现为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联合情感作铺垫,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又能促进人们彼此之间情感的进一步融洽、和谐。[1]

教师是学生情感的促进者,又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1.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许多情况下,师生是两代人,年龄上的差距客观上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某些代际差异。一般说来,年轻人(包括学生)富有冒险精神,对未来充满着幻想,情感变化快,易冲突。而成年人(包括教师)则较稳重,善于回忆过去赋予他们的经验、智慧和谋略,意志坚强,情感稳定,遇事冷静,师生双方都应采取宽容、理解、尊重的态度,以解除心理隔膜。尤其是教师,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受。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杰出代表罗杰斯指出:“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能得到的报偿不仅仅在象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好的喜爱。”这位以人际关系说为其理论核心的心理学家把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尊重、理解看作是建立和谐的、充满人情味的新型人际关系的三条基本途径。

2.相信、热爱学生。如果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那么相信、热爱学生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如果說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本手段。“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相信教师。热爱教师,向教师敞开心扉,各种教育才能生效。与此同时,教师的爱护能变成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代表苏联当代教育学理论改革方向的合作教育其宗旨也就在于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在课堂上的冷若冰霜的专制做法,要求建立民主、和谐、充满爱心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充分体现。因此,这种爱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决不能是任何意义上的偏爱,更不能是溺爱。

二、保持师生在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

协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协作。“协作的情况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相互合作的事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生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协调实质上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情感上的合作。这种情感上的合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间目标能否取得一致。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为师生间的情感协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兴奋不已,学生为教师教学上的硕果累累欢欣鼓舞。师生间的这种配合默契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统一目标基础之上的。它符合师生的共同意愿。

目标和动机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学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共同的向往和动机,从而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师生间能获得近乎约定俗成的需要满足的情感体验,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与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如下两点。1.目标要适度,即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学生能力达不到,降低了期望度;太低,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期望理论,目标对人的动机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的效价(即一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主观上判断自己能够达到的某种目标的可能性大小)的乘积。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可能性越高,那么被激发的动机越强烈,激励的水平也就越高;相反,如果人的期望值很低或目标价值很小,就会降低对人的激励。由此可见,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能力,以增强目标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保持目标的清晰度。也就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每门课、每一章,甚至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须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这样,教师目的明确,学生也心中有数,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

三、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

以创设情境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通感兴趣的问题。所谓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以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思维。在情境教学中,境是一种手段,情是结果。总之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在于以境激情、以境触情。因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情境教学的核心。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极参与者。情境教学远远不局限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它拓展教学的空间,延伸到师生的情感参与与激发。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情境中去,以自己的感情与情境融为一体。用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说,就是教师要“精力充沛地教学!”

参考文献

[1] 贺时魁.试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协调[J].教育学术月刊, 1992(2):1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情境目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