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晋北踢鼓秧歌中匡胤送灯的编创技法

2018-01-02 09:51刘莎莎
戏剧之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刘莎莎

【摘 要】踢鼓秧歌是山西极具有代表的民间舞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价值,更有着被不断挖掘与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踢鼓秧歌中匡胤送灯为例,在分析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编创技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踢鼓秧歌;艺术特征;匡胤送灯;编创技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096-01

一、踢鼓秧歌的由来

踢鼓秧歌是流传于晋北以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舞蹈,此地山多险峻,桑干河及其支流绵延不断,河水不仅滋养了两岸的土地,同时也孕育了悠久的文化。历史上,这里是农耕文化向游牧文化的过渡带(游牧文化更加显著)。在两种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孕育了踢鼓秧歌这朵民间舞蹈的奇葩,其风格兼具游牧民族的豪放剽悍和汉族的细腻沉稳。踢鼓秧歌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和戏曲,其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气势。通常,踢鼓秧歌男演员被称为“鼓子”,动作多来源于武术;女演员被称为“拉花”,动作多来源于戏曲。踢鼓秧歌多借由戏剧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情感,其形式与内容较为默契。踢鼓秧歌表演时一般有大、小场子及过街场子等多种形式,是春节、元宵节期间当地人民祭祖、拜年和娱乐的主要活动之一。

二、踢鼓秧歌的艺术特征

踢鼓秧歌在较大程度上借鉴了武术动作套路和道具。例如,“鼓子”的動作吸收了长拳的元素,表现出灵活舒展、稳健刚劲的特点;此外还吸收了大洪拳的元素,表现出敏捷朴实、大方舒展的特点。同时,“拉花”又被称为“扇子花”,以舞扇花见长,动作灵巧、柔中带刚。此外,“落毛”的动作则吸收了雪花刀中的套路,动作稳健中不失狂放;同时他还借鉴猴拳的特点,动作幅度小、身架矮、出手快。尽管在表演中融入了其他元素,但踢鼓秧歌的共同特色还是粗犷、健美,其基本动律都离不开踢、抒、走、扭这四个字。如踢有騗、跺、弹、盖、踹;走有交叉十字步;扭有左右摆跨腰身软;拧有上拧下不拧、全身似绳拧。总之,踢鼓秧歌把武术的招式与舞蹈相结合,是力与美、刚与柔的结晶。

三、匡胤送灯的编创技法

舞蹈编创应以研究人的形体运动规律为基点,考虑舞蹈形体运动中的动感与视觉,对舞蹈的外部形态形象性资料与符号性资料进行分析,精确的再现某种舞蹈的艺术特征。下面笔者就以踢鼓秧歌中匡胤送灯为例,对其编创技法进行探讨。

(一)手法

扇子为护灯,手绢为灯;左手立掌,右手拿扇,以左手为中心点,可从四周随意的移动。左手到哪,右手随后跟到哪。例如左手立掌于胸前,右手夹扇手心朝上,扇尖朝外,从体侧由下到侧平举后,变换,手背超前,扇尖朝里,贴着身体移植与左手对齐后,左右轻轻地晃动两下,最后一次快速的围绕左手从下方向前,向上画立圆后,从前到上再移植右方,靠近左手处,静止不动,扇尖朝上,立掌。又如:左手立掌,手腕左右轻晃,右手左右轻晃与左手方向成相反的方向,游至胸前,左手旋转掌心朝里,右手随之护与灯后,立掌,掌心朝斜前,与左手掌心相对,形成护灯状。

(二)上身韵律

1.身体的移动可以是以髋部为折点,上身保持不动,前后左右的移动。如:髋部不动,双手向前推出,展胸,抬头,目视左手手绢的方向,身体向前倾。

2.可以是以腰为折点,向前后左右弯曲。如:以点,左腰为折手于胸前按掌,随着身体向右方弯腰,右手从胸前向下向上画弧线,于头顶斜上方。

3.可以是在以髋部为折点时,加停顿和连续的晃动。如:以髋部为折点,身体向后靠,下颚微含,双手护灯从胸前推至于头顶斜上方。

4.可以是在以腰为折点时,加提顿和连续的晃动;也可以是把以上几种方法混合起来运动。如:以髋部不动向右移动,双手从胸前推至左方,与身体成相反的方向,接着在这的基础上以腰部为折点,头带动上身向左侧弯曲,双手从左侧向上,向右,向下滑至右腰处。

5.以腰部为轴,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如:以腰为轴,身体随着手的顺时针转动,目视掌心,身体随之顺时针转动。

6.可以是左右侧旁腰。如:身体向左侧下右旁腰后双手顺着身体向上滑至头顶上方。

(三)呼吸的运用

1.均匀的呼吸。如:在向前行进中是均匀呼吸的,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呼吸都是均匀的。

2.连吸加长吸。如:连续快吸两口气,再在这个基础上长吸口气,直到不能再吸。

3.连呼加长呼。它和连吸加长吸是一样的道理,在连续快呼两口气,再在这个基础上长呼一口气,直到不能再呼的时候停止。

4.连吸带呼。这是连续吸上两或三口以上的气,平均的吸满气,再全部的呼出来。

5、连呼带吸。这是要求在吸满气后,连续呼上两或三口以上的气,平均地呼出体外,再全部地吸进气流。

(四)步伐

1.遇到障碍物时的步伐。抬高脚向前,跃过障碍物。

2.踩到石块时的步伐。左脚高右脚低,或右脚高左脚低的状态。

3.险些跌倒时的步伐。也就是说的秧歌里的闪身。

4.不小心跌倒时的步伐。在正常行走中,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跌倒时的体态。如双脚向右倒,臀部坐在地上或是在迈步的状态下滑倒,一腿是直的,一腿是弯的状态等。

踢鼓秧歌历史久远,表演特征深受当地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刚劲、粗犷、风趣等艺术风格。在当下这个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继续不断的研宄和探索踢鼓秧歌的表演特征及编创技法,让这一山西文化艺术的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