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视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

2018-01-02 09:51张晓芳
戏剧之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

张晓芳

【摘 要】英语习语作为英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和掌握英语习语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从本源、艺术性、文化对比等角度探究有效的英语习语教学方法,以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国际视野;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英语习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15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贸易活动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得以广泛开展,艺术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掌握英语习语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英语文化内涵及中英文化差异,而且可以帮助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准确运用英语,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因此,英语习语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英语习语的概念与特点

(一)英语习语的概念界定。英语习语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它的形成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历史沉淀等诸多因素有关。英语习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胡文仲把习语的范围界定得较为宽泛,认为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固定形式。[1] 狭义上,习语是指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并不相同,是一种约定俗成、习惯通用的特殊语言。

(二)英语习语的特点。英语习语最常见特点可归纳为:语义的完整性即习语涵义从整体把握,而不是各个单词意思的简单相加;结构的固定性即习语结构通常都是固定形式,各词不可随意改变顺序或或替换,否则将失去原有意义。另语言的形象性即用词简练形象,用来比喻事物或说明事理,常能引起丰富的联想;音韵的和谐性即习语声音的和谐,易懂易记、顺口入耳、生动有力。[2]

二、当前英语习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习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由于艺术院校英语一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语言应用及语言交际。习语在大学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中涉及较少,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却频繁出现,学生失误连连。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虽然英语教学在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但尚未彻底摆脱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惯性,英语习语在考试中鲜有涉及,因此习语成为英语教学自动忽略的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习语能力,造成他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常常因不懂或误解而造成尴尬和困扰。

(二)英语习语背景知识了解与讲解不足,误用习语。在英美人日常生活的口语交流、电视电影对白和歌曲歌词等视听媒体中,以及报刊杂志、广告宣传、各类信函等文字媒介中,英语习语广泛存在,这即增加了文化韵味又表现了智慧幽默。然而英语习语在英语教育中只是以零散形式出现,无深入文化背景介绍,无专门学习要求;英语教师本身对英语习语了解不足,无法充分对习语进行充分讲解,这形成了一个教学怪圈,英语教师对习语了解不多,学生也无法充分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习语。与之相反,英语中大部分习语是隐喻习语,其实际意义与字面意义相差千里,只理解习语的字面意义并不知其真实含义而引起语言失误;在跨文化交流中,直接对貌似相识的习语套用到本族语的某个习语上,结果导致语用失误。艺术院校英语教师不但要教英语习语,更要介绍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英语习语的理解。

由此可见,由于整个英语教育系统从上至下缺乏对英语习语重要性的充分评估,对习语及其文化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从而导致教学上的忽视和跨文化交际行为上的偏差,使习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致命弱点。

三、英语习语教学策略探究

(一)追根溯源,充分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与文化紧密依存,他深深扎根于本国文化中。通过这些习语的学习和起源追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而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回顾,又会促进和加深我们对英语习语的理解。[3] 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语,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有的习语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地理特征,西方人的语言中不乏有许多关于海洋、海水的习语。如a sea of faces(人山人海)、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多次受到外族武力入侵和文化传播,使大量外来语融入到英语语言中,如appeal to Caesar(比喻诉诸最高权力机关)、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西方国家几百年来,基督教成为其主要的宗教信仰,圣经是他们必读之书,因而大量的习语来自圣经,如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英语习语输送了大量血液,如 a pound of 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事情)出自《威利斯商人》;He is my Romeo/she is my Juliet(他/她是我的恋人)出自《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英语教学中探究文字背后的故事,结合多种教学媒体,展示和告知学生习语所特有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充分认识语言与文化的交融。

(二)抓住英语习语的艺术性,感受英语之美。将习语教学置于美学视域下,尝试将过去英语学习强调枯燥的语言句式讲解与记忆转变为语言美的享受,不断挖掘语言美育的功能,给学习者以美的享受。英语习语具有结构美的特点,仔细观察大量英语习语,发现有些习语结构或成对或对称,给人以均衡美的享受,如Rain and shine(不论晴雨)、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想)。此外英语习语还有音韵美的特点,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运用多种韵律手段,其一就是押韵,利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使语言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美感,如Chop and change(头韵,表变化无常)、toil and moil(尾韵,表辛苦工作)、Haste makes waste(尾韵,表欲速则不达)。英语习语教学中,以美动人,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文字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习语教学的效果。

(三)英漢习语文化对比,架构跨文化交际的桥梁。英汉习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来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极少数习语在文化特征以及内涵上完全一致,大多数习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文化涵义有着明显差异,与汉语习语只是部分对应,甚至完全不同。共性使文化间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个性则形成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也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4] 通过文化对比,跨越障碍,达到良好的交流。在西方文化中,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而狗的文化内涵多为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时)。在中国文化中,狗的文化内涵却不尽相同,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多为贬义。共性为两种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宽广的舞台,不同文化之间会在不断撞击中相互影响、渗透,因此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目的语文化,形成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以良好的母语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平等交流为宗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双赢的目的。

四、结语

习语作为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最能代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艺术院校英语习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熟悉习语,引导学生探究习语来源,把握英语语言本质,掌握习语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与修辞手法,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准确运用英语表述。要求学生既要认真系统地学习英语习语本身,又要真正重视对目的语和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促进艺术文化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90-92.

[3]李晨光.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谈中学英语习语教学必要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6):53-57.

[4]王占九.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中习语的理解和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12):183-186.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内涵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