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管通径规的研制及应用

2018-01-02 10:31王燕飞李志磊周辉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1期

王燕飞 李志磊 周辉

摘 要: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起下管柱是最主要施工,所有工序必须经过起下管柱来完成。但是,如何保证下井管柱的合格是关键。油管通径规对于所下井管柱起到关键性作用,它的功能主要是检测油管内径通畅作用;为了更加确保下井管柱质量。本文研制出新型油管通径规,它的功能解决下井管柱的内径畅通、刮削管柱内壁污垢、保护油管小滑车的使用寿命。提高下井管柱的质量效率,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下井管柱;通径规;小滑车;刮削

1.引言

油田开采建设过程中,井下作业行业是油、气、水井完善的重要行业之一。如何完成好井下作业每一道工序,是修井作业的重中之重。井下作业施工中下井管柱的要求极其重要,如何掌握这一关键施工,必须有我们创新的工作团队来完成;好的一个项目的研发及使用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它的生存离不开安全的生产、质量的效益、创收的实效。针对前期所使用的油管通径规,在施工质量而言,只是起到管柱内通径畅通的目的,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为此,我们研制出新型油管通径规,解决上述没有完成的因素,应用效果良好。

2.新型油管通径规的研制

前期我们所述,油管通径规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起到管柱内壁畅通的目的;管柱在井内与井内液体产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反应使管柱内壁,产生锈蚀,附注于管柱内壁上;当将管柱起出后,赋予在管柱内壁上的锈蚀就会干枯,产生粉末状的微颗粒,这种颗粒不被清除,入井后就会沉积于管柱底部造成管柱堵塞。再者是液体中的碳酸钙及氢氧化镁产生的结垢物。井内浸泡在液体中的管柱,通过时间的延续会产生结垢物质,这些物质辅助在管柱内壁上,难以将其取下。通过井下作业中起下管柱时发生的磕碰,会使一部分杂质脱落,这些杂质脱落后沉积于管柱底部造成管柱堵塞。纯梁油田2016年下半年来,完成井口数480口左右其中,有近50口井;由于下井管柱原因,造成管柱内壁堵塞或是生产一段时间后不正常,甚至导致返工作业,浪费人力、物力,增加成本开支,实效方面大大降低。通过上述而论,我们团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来解决油管通径规确保管柱内壁清洁畅通的难题。为此我们研制了新型油管通径规,它的作用改善了管柱内壁污垢的刮削及清除,使管柱内壁畅通无阻,内壁光洁无杂物,提高了下井管柱质量无缺陷,提高工作效率。

3.新型通徑规的结构组成

3.1主要是有:Φ59×1200mm通径规本体前端加注Φ59×100mm缓冲接头,缓冲接头连接在缓冲杆前端,缓冲杆后端安装在通径规本体内,在缓冲杆与缓冲接头中间加注弹簧,缓冲接头后端加工一个Φ59×100mm刮削接头,将强磁铁安装在通径规本体内,连接成一件整体结构组成。

3.2当通径规进行通径过程中,由刮削接头将管柱内壁锈蚀物及其它杂质进行刮削,本体内磁铁将铁磁性锈蚀吸附,杂质随之刮削而掉落于管柱内壁以外,底部缓冲头接触小滑车时,弹簧作用缓冲了通径规与小滑车的冲撞力,避免油管小滑车的损坏。

4.新型通径规的现场应用

为了规范下井管柱的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下井管柱的质量无隐患问题,通过在现场进行试验,从技术含量上讲: 确保管柱内壁畅通无阻;刮削接头可将管柱内壁锈蚀及结垢物挂掉;磁铁作用将铁磁性锈蚀物吸附;防止通径规与小滑车冲撞造成损坏。

4.1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尺寸进行加工油管通径规,所加工尺寸符合标准使用要求,在正常管柱通径过程中,确保管柱内壁畅通无阻现象,达到下井管柱标准下井要求。

4.2新型通径规上的刮削接头,沿着管柱内壁下滑过程中,对管柱内壁进行充分的刮削作用,迫切使附注在管柱内壁锈蚀物及结晶杂质,使其刮削脱落,确保了管柱内壁清洁无杂质。

4.3通径规本体内附强性磁铁。由于,管柱通常采用钢制,内壁所受氧化后产生的铁锈蚀附注于内壁上,通过刮削接头将其刮下,通过强性磁铁将其吸附在通径规表面,通径规通过后即可将铁磁性杂质及锈蚀物清理干净,确保内壁清洁。

4.4通径规前端的缓冲接头,当油管通径规从管柱内壁快速下滑落入油管小滑车,产生碰撞时,通径规前端缓冲接头在缓冲杆弹簧的作用下,减缓了油管通径规下落所与油管小滑车产生的碰撞力,确保油管小滑车不被外力影响而损坏。

4.5截止在2017年1-5月份所施工在下井管柱的油、气、水井,通过利用新型油管通径规,很好的提高管柱下井质量要求,从而提高作业时效,减少因下井管柱造成不合格原因导致成本的开支。通过所下井管柱施工的论述,有效防范了前期油管通径规所未完成的施工质量要求;新型油管通径规改善了下井管柱最基本的施工标准要求,达到目前在“低油价、寒冬期”的经济效益。满足油田开发建设所需要求。

5.结论与认识

新型油管通径规经过应用,确保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下井管柱质量要求,下井管柱成功率高、适用范围广、而且杜绝了因管柱内壁不清洁,所造成的质量返工,缩短了作业占产时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得到了现场施工人员及专家好评,现已在纯梁油田推广使用,值得其它油田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集团公司井控培训教材编写组.《井下作业井控技术》[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万仁溥、罗英俊主编《采油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

[3]秦积舜.李爱芬主编《油层物理学》.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4]赵敏,徐同台《保护油层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岀版社1995

[5]孙平《石油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岀版社1997

[6]马建国《油气藏增产新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岀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