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的空管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2018-01-02 10:31胡观凯辛超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1期

胡观凯 辛超

摘 要:航班延误问题已成为航空界的公共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航班延误主要分析了空管的原因,并针对其中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空域资源的合理使用、机场之间的协同运行两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航班延误;空中管制;协同运行;空域资源

随着日益加速的生活节奏,要求着人民从工作到出行都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飞机作为最快的交通工具,在大时代下越来越深入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用金钱卖时间,用昂贵的运输费来换取时间,抢占商机,提高效率。飞机航行给我们快捷方便的出行时间同时,也伴随着些许的失望。航班延误便成为最常见的矛盾之一。

1航班延误现状

民航方面:对于航班出现延误。解释往往只有四个字,列举如下:天气原因、航空管制、机械故障、飞机调配、简单精炼,其实是很难很复杂的情况,旅客上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对延误情况也不确定,民航方面长期以来也认为没必要解释,或者认为即使说了旅客也可能不明白等原因,延误的服务做得简单生硬,缺乏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旅客方面:对于绝大多数旅客来说,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图的是安全、快捷和舒适。但是碰上航班延误,这种愿望无疑会大打折扣,甚至让人感到沮丧和愤怒,此时的延误信息在无从得知或者时间一推再推,不清楚延误要到什么时候,旅客们当然无法接受,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或语言。

媒体方面:但凡航班延误发生时,总是旅客向媒体介绍情况;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就添油加醋炮制一篇耸动的新闻,与媒体的沟通上,航空公司做得很不细致。即使有负责人的媒体采访到民航相关单位,很不幸的是负责与媒体、公众沟通的人一般是一些负责管理的非专业人士,回答与沟通含含糊糊的过于简单,不足以让公众全面、准确的了解实际情况。反而越描越黑。这样不利于旅客正面的了解事实真相,没办法令其冷静与清醒地通过合法渠道进行沟通,一时冲动绝对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法。

2航班延误空管原因

导致航班延误的原因很多,包括天气原因、空中管制原因、机场保障原因、飞机故障原因、航空公司原因和旅客原因,以下对空管原因进行剖析。

空中交通管制,指的是空中交通管制员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对每架飞机从起飞到着陆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指挥和调配。空管系统为每架飞机构建了一个无缝隙的安全保护网,从起飞机场到空中航路,再到目的地机场,飞机就是在管制员一次次交接“护送”中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就如同接力赛跑,接力棒在运动员手中一级级地被传递下去,直到终点。

由此可见,我们所乘坐的飞机并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是必须在限定的空域内飞行。同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要接受地面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指挥安排,遇到航路拥堵时,就需要进行流量控制。

2.2.1流量控制

飞机在天上飞行与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样,要按照一定的航路飞行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彼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高度差或水平距离差,即垂直间隔和水平间隔,才能防止飞机之间过于接近甚至相撞。而这些垂直间隔和水平间隔都有着具体的数值规定,并且要依赖管制员的指挥才能得以保证。

2.2.2空军活动

这种情况涉及国防机密,往往来得突然,管制,相关民航的飞行都要受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等待,没有理由,没有预计时间,一切都是最高机密。例如厦门,這种情况造成的航班延误占比例还不小,尤其在东南沿海军演、海峡两岸关系紧张时,遇到较多。一般而言,空军活动会选在天气良好的白天进行,飞往港澳台地区的航班、飞往广州、深圳等区域均受影响,严重时,这些方向来的航班也将受影响,或就近备降,或返航。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3、4小时,一解除空域又大量塞机,继续出现延误,管制一次,可以打乱当天几乎相关机场所有的航班运行,令民航无所适从。

3对策探究

在空域资源方面,实行雷达管制、研究并推行缩小垂直间隔(RVSM),以改善空域使用,提高空域利用率,减小地面延误。

在多个机场的终端区,采用“多机场终端区航班进离场协同运行决策”的方法,其中机场的所有到达航班都要从终端区周围的各个航路进入到同一个多机场终端区内,然后通过航班的分流,到达各自的目的机场着陆,在这个狭小的空域内,通过协同运行决策可以保证所有航班安全运行,还能让所有航班能够高效准确有序的进行着陆。

在机场建设与利用方面,除了新、改、扩建机场外,还大力开展A-SMGCS、机场协同决策等机场场面运行技术的研究及相应的推广应用。

4小结

本文主要针对航班延误的空管原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针对其中可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减少航班延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念清. 中国航班延误的现状、原因及治理途径[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26(6).

[2]叶博嘉, 胡明华, 田勇. 基于航班时刻优化的多机场地面等待问题[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3).

[3]张俊丽,航班延误的服务补救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2013.

作者简介:

姓名(胡观凯)姓别男-出生年(1988.11.25)籍贯到市(四川省德阳市)民族(汉)职称(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空中交通流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