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及灾害调查方法分析

2018-01-02 10:31金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1期
关键词:措施

金辰

摘 要:在环境地质调查过程中,应该重视地质灾害问题,为更好地完成环境地质及灾害调查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有效工作实践,基于环境地质实际区域,制定更加科学的调查方法,以实现对于环境地质问题的有效预防。本文首先简明概述了环境地质调查内容,重点研究了具体调查方法,通过进一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调查;措施

引言

地质灾害会造成影响,其不仅危害人们生命安全,同时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为此,提高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水平是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重视的部分,如何实现环境地质及灾害调查效率,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化技术,同时也要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此才能保证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具体调查方法分析如下:

1环境地质调查概述

环境地质问题是指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地质作用以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的严重塌方、突水、瓦斯爆炸;土地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与河道、水库淤积;河、湖、海岸的严重冲刷、塌岸;海水入侵;旅游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的自然地质景观破坏等。

环境地质调查的任务及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查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应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环境地质问题影响程度及其危害的分区评价。

第三,研究并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以便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环境危害。

第四,由于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部署上要按“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调查工作重点。

2调查方法

2.1准备工作

开展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之前,需要充分搜集、研究调查区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与地质灾害相关的资料,如调查区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成果、历年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勘查资料、历年来地质灾害统计表等。

人员配备一般2-3人作为一个调查小组,携带的仪器设备包括:手持式GPS、测距仪、卷尺、罗盘,另外视调查需要可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卫星电话等。

野外手图一般采用1∶5万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详细调查或灾情严重区域采用1∶1万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作为野外工作手图。

2.2调查要求

2.2.1野外调查记录必须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还要用野外调查记录本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并附示意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影像资料(如拍照)等,地质灾害调查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

2.2.2危害或潜在危害属较大型及其以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进行详细调查;对于危害和威胁属一般级者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做控制性定点调查;对于地质灾害点已经过工程治理而不存在威胁源或旧房拆除不存在受威胁人群的地质灾害点可作删除登记。

2.2.3对属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论灾害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群体,都应一点一表,不允许在同一灾害体上定两个以上的观测点,也不允许将相邻两个灾害体合定一个观测点。同一地点存在几种地质灾害或其它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

3以综合物探法为例分析灾害调查策略

3.1地震横波反射勘探

横波适合于对近地表地质体及各种地质灾害的探测。因为横波具有频率低、速度低、波长短的特点,而且它能不受地层含水的影响,对地层的分辨率更高。横波反射勘探技术利用不同介质之间波阻抗的差异来探测地层内的异常地质体。对野外施工和资料处理上多使用多次覆盖的野外施工和多次叠加的资料处理。为了保证横波勘探的准确性,在进行横波反射勘探的时候,常伴随着横波回折波、折射波勘探工作,以获取表层横波的准确资料,保证其速度参数的可靠性,为反射资料的校正工作提供依据。

3.2地震映像技术

地震映像技术是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最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地震映像技术也被称作最佳偏移距技术。地震映像技术在地表千层地震勘探中表现出色,尤其适合浅海及江、河、湖等浅水域的水下浅层地震勘探。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施工简便,资料处理方法简单的特点是一种解决浅层地质问题的有效方法。地震映像技术的出现和地震映像仪的使用使得勘探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地震映像技术被称为最佳偏移距技术是因为其工作的关键在于对最佳偏移距的选取。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前通过反复试验确定直达波、折射波、声波、面波等规则干扰波出现的范围及有效反射波所处的位置,然后选取最佳偏移距,使有效反射波避开各种干扰因素,达到最佳接收效果。地震影像技术在陆地和水上作业略有不同,水上作业除了振源和接收器以外还需要一套定位系统。

3.3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是地面通过发射天线将高频电磁波(工作频率10 MHz~2 GHz)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送入地下,然后由经地层或被目的物反射后返回地面,由另一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电磁波强度与波形受到传播介质影响,将会随着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形态而变化。因此,通过对接收到的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对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和结构进行确定。

以山体滑坡的勘查工作为例,可以通过多种物探方法结合的方式,首先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GPR对该区域进行前期勘查,依据物探结果完成钻孔等工作,随后使用地质雷达完成检测。地质雷达通过获取真实、直观的地质雷达图像时,要选取适当测量参数,完成数据采集,使地下目标提或地层能在地质雷达图像上直观的、清晰的显示出来。

地质雷法分辨率高、速度快、无损作业的优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①断层、地裂缝、破碎带探测:②工程地质勘察(软土地基、基岩面、溶洞和空洞等);③地下管道、电缆及障碍物的探测:④高速公路质量检测等。

3.4高密度電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直流电法勘察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速度快,采集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完成二维或三维正、反演计算从而提高解译工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高密度电阻率法广泛应用与岩溶塌陷地质害勘查,是岩溶塌陷地质勘查首选的物探方法。

以岩溶塌陷地质勘查为例,首先需要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清隐伏岩溶发育带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构造特征;然后在多波地震映像、瞬态面波、地质雷达等方法辅助下,在公路、居民区、厂区查清隐伏土洞、地表塌陷松动带的范围,通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多种物探法为辅的方式,完成对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

结束语:

总之,对环境地质及灾害调查方法分析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调查方法,从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以为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助力,希望本文的进一步阐述,能够提升地质灾害的调查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晓锋,胡耀东.环境地质及灾害调查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08):107-108.

[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支撑计划取得重大进展[J].中国地质,2017,44(05):822.

[3]康维海.青海厅举办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培训班[J].青海国土经略,2017(02):56.

猜你喜欢
措施
猪腹泻病防控措施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