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宏观环境分析

2018-01-03 07:54彭世璞原帼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留学生新疆

彭世璞 ,原帼力

(新疆财经大学 国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宏观环境分析

彭世璞 ,原帼力

(新疆财经大学 国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在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进行宏观环境分析,查找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以及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将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系统分析,针对劣势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宏观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根据 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教育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和商业存在四种提供方式[1],其中境外消费是这四种提供方式之中最主要的方式[2]。境外消费是指一国或地区的消费者进入另一国或地区的学校﹑培训机构﹑科学研究机构或其它教育机构等来进行知识学习或攻读相关学位,即出国留学。发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不但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学费和培训费收入,留学生的生活消费﹑旅游收入等,而且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还带来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广告宣传﹑国际运输﹑房屋租赁﹑餐饮食品﹑留学中介等与留学教育服务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拉动就业[3]。同时还能促进出口国文化的传播,提升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迅速发展,2015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397 635人[4],创历史之最。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中亚的“前沿窗口”和“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在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对外尤其是对中亚市场出口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2013年,习主席在出访邻国时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新疆高校在吸引和扩大来疆留学生规模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同时新疆在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国际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查找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以及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以便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发挥其中的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和威胁。

1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优势分析

1)地缘邻近优势。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亚欧大陆上重要的通道枢纽。西﹑南﹑北三面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8国接壤[5],是我国邻国最多的地区。地理位置的邻近使新疆成为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学生留学首选的理想之地,因为路途较近,成本尤其是交通成本低廉,相比留学其他欧美国家,可以节省一笔不小开支,这对不太富裕又想送子女留学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巨大。此外,地理位置的邻近,可以使中亚国家留学生像本国学生一样节假日回家探亲,中亚很多学生是做跨国大巴车来往家校两地的,这有助于减少长期离乡离家的思念感,对中亚留学生来说吸引力巨大。

2)民族﹑语言和文化相近优势。

新疆地区与中亚国家频临且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相同的地理位置使得两者在气候条件方面接近,类似或一致的气候﹑生态环境再加上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多民族跨界而居,这使得新疆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等数个民族与中亚国家民族存在相近的血缘关系[5],民族构成见表1,可看出新疆地区各民族与中亚主体民族构成在较大比例上是相同的,因此宗教信仰,民俗民风﹑语言交流﹑艺术文化以及民族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相似,使得各民族间的认同感﹑通融性强。文化的相似性对中亚留学生来说容易找到归属感,有助于他们很快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对他们有较大吸引力。

3)留学成本低廉优势。

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教育生产要素在价格方面总体上相对较低。我国的教育出口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7],这是我国吸引外国学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新疆地区留学成本低廉,以本科大学生花费为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1997年修订版),自费来华留学生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学费14 000~26 000元/生学年,理科类专业比照文科类专业收费标准上浮10%~30%,艺术﹑医学﹑体育类专业比照文科类专业收费标准上浮50%~100%,如表2所示。生活费按每生年均1万元算,即使选择最昂贵的本科专业,每个学生总共一年的花费不会超过6.2万元。而英美高校学费最低收费专业年学费也高达7万元以上(如表3),医学﹑艺术﹑体育类专业则更高,留学费用至少是新疆的几倍以上。因此,在吸引中亚留学生方面,新疆高校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表2 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RMB)

4)新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相对优势。

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开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在中央﹑兄弟省市以及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疆高等教育取得较大发展。表现为:首先,普通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数量由2005 年的31所增长至2016年的46所,在校生由188 752人升至307 664 人,教师数由12 733人升至19 081人,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量由90.44人升至126.35人(见表4)。其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国家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等,新疆多所高校得到内地高校的全面对口支援。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资金和政策等的大力支持以及高校自身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计划推动了自身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截止到2014年,新疆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有10 281人,占比达53.88%。此外,教师队伍中还包含国家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顶级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学科和专业优势相对明显﹑对中亚国家相对知名的高校。

表3 世界主要留学国家留学学费统计表(RMB) 万

表4 2005—2014年新疆高校师生情况表 人

2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劣势分析

1)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的发展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二是社会捐助资金,三是事业收入。从实际投入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存在“三少”,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少,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 GDP 的比例在 2012 年刚刚达到 4%,相比于发达国家近 7%的平均水平而言,差距较大,再加上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少;二是社会捐助资金少,和发达国家相比新疆高校得到的社会捐资较少,以2013年为例,社会捐资投入为1 714万元,仅占新疆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0.22%;三是事业收入少,2013年事业收入仅占新疆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9.4%。“三少”的存在导致对来疆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不足,留学生奖学金覆盖相对狭窄;教育基础设施和内地高校相比相对较差;教师待遇低,流失严重等。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削弱了新疆高等院校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见表5。

2)学科建设优势不明显。

新疆高等院校知名度低,学科优势不明显,缺乏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专业设置不合理且缺乏特色。首先,新疆高校重文科专业轻理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普遍不强,来疆留学生绝大部分是从事文科类专业的学习,从新疆高校留学生数量分布就可看出,来疆留学生集中度较高的是师范类高校,这导致理工科类学生大多流向欧美;其次,缺少国际性课程的设置,学科及课程设置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教材和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课程国际化的需要,且俄语双语教师比较少,对留学生授课语言以汉语为主,双语教学较少,这降低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再次,没有立足于充分发挥自身在传统领域里的优势,扬长避短,创设一批有特色﹑有水平﹑有竞争力的学科品牌,学科缺少亮点,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弱,而且高校所受课程与社会需要一致性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这都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增长。

表5 2005—2014年新疆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 元

3)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留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政府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内地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在来疆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方面是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勤工俭学﹑奖励资助和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不完善。勤工俭学方面,高校主动提供给留学生勤工俭学的岗位较少,留学生在岗位竞争方面不具优势,留学生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与本国学生差距较大,不受兼职企业的欢迎。奖励资助方面,来疆留学生奖学金名额相对较少﹑覆盖面狭窄﹑金额低﹑种类少。医疗保险方面,仅有对政府奖学金的学生有免费的医疗保险,自费生只能自费购买。这导致来疆留学生经济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在学业考核制度﹑招生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不完善。学业考核制度,学期末留学生往往和国内生采取一致的考试内容,考试不分层次,考试通关率较低,时间占用较多,限制了留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学习。招生制度方面,招收留学生资格高校相对较少,很多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不具有招生资格,这限制了来疆留学生规模。管理制度方面,专门的留学生管理人员不足,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不适应现在的需要。新疆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发展。

4)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新疆位于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条件相对恶劣,教师待遇相对低,导致高校优秀师资流失严重,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是数量不足,尽管近年来高校教师数量不断增长,由2005 年的12 733人增长为2013年的18 327人,但相比学生数量增幅其增长相对较慢,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由2005年的14.82人变为2013年的15.19人。二是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以2013年为例,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为9 065 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有5 88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95%;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 59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64%[10]。

5)新疆高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对外宣传的不足使外国学生对新疆社会发展﹑生活方式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了解较少,从而在选择留学时很难将新疆地区及高校作为首选。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文化特色的宣传不够[11]。二是对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高校的宣传不够。新疆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在对外宣传上相对被动,过多寄希望于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拉动,缺乏主动走出去的精神。在宣传手段上,手段相对陈旧单一﹑不灵活,往往局限于发宣传册﹑报纸刊登等方式,信息化程度低,宣传的有效化程度不高。虽然少数高校建立了对外招生网站,但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发布不完善,缺少留言问答板块﹑咨询窗口等问题,实际效果不理想。另外,缺乏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宣传效果较好的优秀宣传队伍也是新疆高等教育缺乏有效宣传的重要原因。因此,新疆在构建完善有效的对外宣传网络体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学历和学位国际认可度低。

来疆留学生之所以以非学历生为主,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度低。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与我国签署学历和学位互认协议,我国的学历和学位得不到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截止到目前,已经与我国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与文凭的双边协议的国家共有30个(见表6),占世界国家数不足1/5。中亚五国中只有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签订了相互承认学位﹑ 学历和文凭的双边协议。另一方面是新疆自身原因,由于新疆属于国内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仍然相对较低,世界知名度不高,这更降低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新疆高校学历和学位国际认可度。导致来疆留学毕业生在本国和其他国家就业难度相对较大,这无疑减弱了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表6 与中国签定国家间相互承认学位、 学历和文凭双边协议清单的国家

3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机遇分析

1)新疆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

2013年,习主席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规划将其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发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是助力新疆促进新疆核心区建设和实现“五通”的重大途径,一方面境外消费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推动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发展毕竟推动新疆服务贸易的增长,有助于实现贸易畅通;另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是新疆和留学生输出国两地人民进行沟通的途径,增加彼此彼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实现两地人民友好交往,从而有助于实现民心相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个国家战略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国家对新疆”核心区“位置的定位,必将推动自治区政府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重新审视,新疆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方面未来必将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面临着巨大机遇。

2)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中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对经济进行刺激,经济呈现稳步快速增长趋势(见表7)。中亚五国GDP增长率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2015年以来经济发展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俄罗斯经济衰退等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中亚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后劲足﹑动力强劲,不影响经济发展长远大势,中亚五国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另外,中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比如哈萨克斯坦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随着这一系列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中亚国家经济必将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人民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必将不断提高,这为来疆留学提供了金钱物质基础。

表7 2010—2015年中亚五国GDP增长率%

3)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深度拓展。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与中亚国家接壤或毗邻,是古丝绸之路的上重要枢纽,历史上就是中国与中亚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亚国家与中国内地的咽喉之地,新疆在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中不仅要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还肩负着搭建中国内地身份与中亚国家桥梁的作用,战略位置与作用极为重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新疆作为核心区和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必将更加紧密,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必将更上一个台阶。两地经贸合作的深化拓展,必将需要大量国际性贸易等各方面人才,新疆可发挥自身高等教育优势和在吸引中亚留学生的地缘﹑文化等优势,来促进自身对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出口。

4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挑战分析

1)发达国家与国内名校的生源竞争。

高校知名度是留学生流向的晴雨表,留学生流向与高校地位高低成正比关系,知名高校更容易吸引到留学生生源。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新疆无一所世界知名高校,从中国范围内来看,国内知名高校都集中在内地,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发布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14],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仅新疆大学一所入围前100强且位列第98名,新疆无一所“985”高校,仅有的两所“211”高校新疆大学和石河大学在排名中也是垫底的。因此,从高校知名度来看生源竞争新疆高校处于极端劣势,见表8。

表8 新疆部分高校在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的排名

2)影响留学生活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目前新疆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是影响地区稳定的不完全因素仍然存在。第一,民族较多﹑宗教信仰问题相对复杂是影响新疆一些地区相对不稳定的内部原因。新疆有汉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47个民族成分,其中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另外新疆是多宗教地区,有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15],有宗教场所多达20 000余所。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由于党和政府一贯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新疆社会大局一直是稳定的,各民族也团结友好相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甚至有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盗用宗教名义破坏社会稳定。第二,一些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分化”阴谋,妄图将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破坏我国统一稳定大局,这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外部原因。国外一些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稳定和发展,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将新疆作为实施这些阴谋阴谋的突破口,大肆实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等渗透,妄图颠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他们和新疆境内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境内分裂势力进行经济支持,鼓吹﹑煽动极个别不法分子实施破坏活动,甚至对一些单纯的群众进行思想洗脑活动,这对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第三,新疆经济发展速度与东部省份相比相对缓慢,与他们的差距较大,这也是影响新疆一些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包括自身自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局限,与东部省份尤其是沿海省份相比,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呈现扩大趋势。新疆与东部省份的差距不仅表现在GDP上,还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受教育程度﹑购物便利度﹑科学技术水平等各种方面。目前,新疆贫困地区众多,人们生活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相对低下。容易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不平衡,诱发一些民族矛盾,也容易成为反华势力挑拨我民族关系的口实,这威胁着新疆的安全和稳定。由于以上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中亚国家学生在选择来疆留学时心中有所忌惮,这成为阻碍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障碍。

3)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主要是中亚国家,中亚国家经济虽然近年来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其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亚国家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和重点方向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资源禀赋差异和易受其它影响因素是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中亚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较大,但分布不均衡,这使得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潜力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类国家依靠能源发展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资源依懒性,在国际能源价格较高时获利较丰,在国际能源价格较低时获利较小,此外能源开发与出口也受对外开放程度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有些国家缺少强大的能源资源禀赋的支撑,能源外部依赖性很强,农业﹑矿业和贸易领域对其意义重大,这种国家政策变化对自身经济发展走向起决定作用,经济发展方向的不稳定有可能更加明显。第三,中亚国家面临主要问题和挑战存在差异。塔吉克斯坦面临债务较重﹑资源相对匮乏﹑经济独立性差﹑经济总量小的问题;哈萨克斯坦没有摆脱对能源行业的高度依赖,面临经济结构合理化和开放性带来的挑战等问题[16]。而土库曼斯坦面临经济开放程度不高,经济活力不足,诸多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或禁止进入,这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不足。

中亚国家出口市场的不稳定,必定影响国内人民收入的水平,制约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因此对留学支持等金钱等物质减少,学生的留学意愿减低,这制约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增长。

5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对策建议

1)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政府主管部门就要开拓渠道,多方筹措资金,除加大中央拨款以外,各级地方政府也应拨出专款设立支持留学专项资金,同时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参照借鉴世界留学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通过给予积极捐款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名誉表彰奖励﹑适度税收减免等措施,来推动和鼓励他们对高校建设的支持。具体投入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扩大留学生奖学金覆盖面;二是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三是提高教师薪资水平。

2)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专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强理工科专业的设置,改变过于轻理重文的局面;另一方面与国际接轨,设置国际化专业﹑课程;另外,发挥传统优势学科,在一些优势学科领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建立起特色专业。新疆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中医﹑武术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打造成名牌专业和名牌课程,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并设立重点﹑特色学科专项资金,对它们进行大力扶持,形成气候,从而以特色和品牌吸引国外留学生。

3)完善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勤工俭学﹑奖励资助和医疗保险制度。勤工俭学方面,政府﹑高校和企业设立针对留学生的勤工俭学,放宽限制。奖励资助方面,政府和高校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增加留学生奖学金种类,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增加奖学金金额,对来疆留学相对的贫困生专门登记造册,设立来疆留学相对贫困生助学金。医疗保险制度,联合相关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医疗保险种类,增加政府参保经费的投入,缩小自费留学生出资比例。另一方面,完善留学生学业考核制度﹑招生制度和管理制度。学业考核制度方面,针对留学生建立专门的期中期末考试题库,针对不同掌握水平,分层次﹑分门别类的对他们进行考核,创新考核培养模式。招生制度方面,放宽留学生入学条件,扩大招收留学生资格高校。管理制度方面,针对实际需要,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增设专门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并定期对他们加强培训。

4)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首先,要重视优秀师资的培养,完善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通过设立优秀教师科研基金,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引进和培育能站在学科前沿的﹑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学术带头人,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和职称评审体系,建立国际国内知名高校交流专项基金,送优秀教师去国外和国内著名大学去学习交流等举措培养和选拔高校优秀资。其次,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生活学习条件,招聘兼职教授﹑接受访问学者等,设立海外人才智力引进专项经费,实施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人才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等评定方面给予照顾等等。最后建立和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改革高校住房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实行岗位津贴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标准,实行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改革用人制度。

5)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在宣传内容上,一方面注重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宣传,对新疆区域文化特色的宣传,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宣传,增强外国人民尤其是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对新疆区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和欣赏,以及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了解,这样可以拉近两地人民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从而为开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宣传,对新疆教育特色的宣传,让外国学生充分认识新疆高校的发展情况,了解新疆教育特色。在宣传手段上,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注重发挥诸如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可以借鉴中俄文化年和中法文化年的经验,以沟通﹑融合为原则,通过旅游﹑会展﹑文化节和文化产品贸易的方式向其他国家宣传中国(新疆)文化;通过组织新疆走出国门,到国外举办国际教育展的方式扩大高校的影响与知名度;高等院校建立专门的咨询部门,对外国学生宣传留学信息。此外,建立起有效完善的对外宣传网络体系还必须加强对外宣传队伍建设,整合高校资源,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高﹑沟通能力强﹑宣传效果好的高素质对外宣传队伍。

6)扩大教育服务合作,建立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制度。学位互认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签署学历互认协议,代表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认可,可以有效的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便于国外教育机构及劳动力市场招收或雇佣在华学习的学生,才能有效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加快境外学历互认进程,不仅能够解决来华留学的学历衔接问题,而且能够使得在中国毕业的留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保障。

7)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首先,建立内引外联的机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等机遇,全面加强与内地对口支援高校的联系,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教学方法﹑优秀师资等。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联系,积极引进优秀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资源﹑教育制度﹑培养模式等。其次,在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符合来疆留学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再次,构建一套科学﹑完善﹑高效运转的教学奖惩机制,不仅要将优秀教师留在疆内,更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1] 原帼力.面向中亚国家发展新疆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0(6):84-87.

[2] 司钰.中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1-2.

[3] 张国军.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8-23.

[4]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5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M].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5.

[5] 彭世璞,原帼力.“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16(3):14-19.

[6] 冯凯.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6-17.

[7] 陶叶萍.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出口现状和市场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3):80-83.

[8] 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 [EB/OL].(2016)[2017-04.25].http://liuxue.xdf.cn/ .

[9]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5.

[10] 申建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27-29.

[11] 徐淑萍.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EB/OL].(2005--2014)[2017-04-27].http://www.moe.gov.cn/s78/A20/gjs_left/moe_857/index.html.

[13]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EB/OL].(2010—2015)[2017-04-27].https://data.worldbank.org/ .

[14] 新浪教育.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详细榜单 [DB/OL].(2015-01-12)[2017-05-01]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1-12/1140454044.shtml.

[15] 郭泰山.当今新疆宗教现状及发展趋势评析[J].实事求是,2014(1):70-74.

[16] 李宁.近年来哈萨克斯坦非能源产业发展现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1(4):12-21.

Macro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Xinjiang's Higher Education Consumption Abroa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ENG Shipu,YUAN Guol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Xinjiang 830012,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ro environment of Xinjiang's higher education consumption abroad,find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Xinjiang,and then puts all these factors together for a systematic analysis,and finally provides certain countermeasures for a better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overseas consumption;export;macro environment

G649(245)

A

1672-6138(2017)04-0031-09

10.3969/j.issn.1672-6138.2017.04.008

2017-09-04

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UFE2016K05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50114C02) 。

彭世璞(1988—),男,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曹娜]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留学生新疆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