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阿拉善漫记

2018-01-03 12:12叶晓燕
时代青年·视点 2017年9期
关键词:阿拉善贺兰山沙漠

叶晓燕,女,河南固始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固始县散文学会会长,固始散文年选主编。现供职于河南省固始县行政服务中心。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星星》《中国妇女报》《新民晚报》《河南日报》《时代青年》等多种报刊、选刊。2016年5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曾获得《中国妇女报》年度评卷一等奖,个人散文集《幸福遐思》获得2016年中华文学图书奖。

阿拉善位于祖国西部,民风粗犷剽悍,

蒙古族、汉族、回族居多,烤全羊,酥油茶是其主要饮食。

路途中,暑热得不顾一切的是我的疲惫。

结婚以后,很长时间里,就一直觊觎梦想到西部去寻根。

探究回族先民聚居地的历史文化。

回民大口吃牛羊肉,大碗喝酥油茶。性格暴烈,心地善良,粗犷豪放。

喜食清淡,害怕辛膻之气的我,对其饮食习惯一直心存芥蒂。

但是少数民族姑娘、小伙高鼻大眼,

五官线条凸出,高大挺拔俊朗,能歌善舞

又是我一直追随渴慕的。

前往阿拉善的路途中,我无数次地默颂著名抗战诗人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那么我要学舌一句,在和平年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如果我不去西部寻根,别人会指着我的脊梁说,

“看,这个背叛祖宗的回民媳妇!”

是的,作为回民媳妇我们不仅担负着繁衍少数民族子孙的重任,

同时担负着教化引导子孙后代不忘先民初心,向善、向美追寻先民的历史。理应到西部寻根。

去西部的念头,一直在我心里诗意栖居,盘桓流连。

也曾仰望过许多高天圣土,但都不如阿拉善在我心中圣洁、伟岸、辽阔。

其实,阿拉善在我心中树立的高大形象,源于一位名叫张继炼的文化使者来到中原,娓娓向我们描述了贺兰山脉阿拉善历史悠久文化。

内蒙古阿拉善位于祖国北疆沙漠腹地,境内有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布林三大沙漠。

在我国西北部,黄河以西,祈连山脉以北,有一块充满生机的广袤沃土,这就是内蒙古阿拉善盟。

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汉、回等15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苍远辽阔的阿拉善孕育了曼德拉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

雕刻在岩石上的古代先民的游牧生活,栩栩如生。

《居延汉简》记录了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

闻名遐迩的黑城遗址曾是汉、唐、西夏和元帝国的军事重镇。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唐代著名诗人和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都曾在这里留下优美篇章。

和硕特与土尔扈特两大蒙古部落在阿拉善的世代聚居形成独特的文化承传。

尤其是三百年前,土尔扈特部冲破沙俄的重重阻挡,历尽艰辛回归祖国更是写下了“东归英雄”不朽的史诗。

这是一块富饶广袤的土地。

这里有着令旅游探险家向往的巴丹吉林沙漠,耸立着比世界最高大的非洲撒哈拉大沙丘还高出70多米的沙山,堪称世界“沙丘之王”。

70多个如蓝宝石般的湖泊镶嵌在這块瑰丽的沙漠里。沙峰、湖泊、鸣沙与寺庙构成巴丹吉林丰富的旅游资源。

当你乘上沙漠之舟一骆驼在沙海中倘佯,还会领略到“大漠日出”、“沙海蜃楼”、“沙漠金字塔”等神奇瑰丽的沙漠景观。在胡杨掩映的额济纳绿洲深处,有著名的西夏古城黑城子,更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古老黑城的传说及其丰厚的历史遗存吸引了大批中外探险家,东风航天城以其神秘和壮美迎来一批又一批慕名来访者。

烟波浩淼的居延海、森林茂密雄伟险峻的贺兰山、喇嘛教圣地——广宗寺(南寺)、福音寺、延福寺等无不令人探古思幽,留连忘返。

随着贺兰山北寺森林旅游区,额济纳黑城探险等旅游项目的不断推出,阿拉善以其神奇的吸引力,迎接着新世纪的到来。

历史上“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贺兰山名源于匈奴族贺兰部在此住牧,阿拉善盟因贺兰山而得名。

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就有人类存在。

旧、新石器过渡的代表一细石器文化的赋存和发现,进一步证明古居延地区是东、西石器文化的连接点。

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在贺兰山、曼德拉山、龙首山等处镌刻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成为研究古代游牧民族早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草原丝绸北道”。之后,居延地区先后为吐蕃、回鹘、契丹所部占据。

历史上,在大漠南北、长城内外中原王朝和北方草原之间的征战中,

在中原汉族人民和北方羌族、月氏、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经贸交流和彼此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纵贯东西、进入西域,

横跨大漠、沟通中亚的草原“丝绸北道”,黑城即为这条十字交通线的枢纽。

无数动人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去解读。

贺兰山腹地腾格里沙漠经过千年风化潮解盛产斑斓奇石,似草原明珠葳蕤璀璨生光,勾起了我的神往,

渴望自己变作一块阿拉善的红玛瑙石,红色代表荣光、烈焰、热血任由人们想象,深深地埋在沙漠中。

多年以后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挖掘、探测、找寻留下一个回汉民族团结传说的佳话。

这次有位作家把一部手机丢在腾格里沙漠里,后又苦苦寻觅。

其实,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就让手机静静地躺在腾格里沙漠深处,聆听祖国心脏跳动的脉搏,奏响时代强音,插上音乐的翅膀,演奏出一曲曲时代进步的乐章。

另一位作家的一只鞋子遗留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中。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鞋子,在我们当地方言中,读作:孩子。

沙漠地广人稀,人迹罕至,

希望这只鞋子无数年后发酵、酝酿、幻化出一群群回汉民族结合的孩子,在沙漠上跃马扬鞭,纵横驰骋,为保护腾格里沙漠原生态无公害做贡献。

感谢张继炼老师饱含对家乡故土的挚爱深情,促成我们这次寻根文化之旅。

期翼借十余省作家手中生花妙笔,写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多彩华章。

歌颂阿拉善葳蕤璀璨的历史文化,以文化促经济拉动阿拉善的发展。

仓央嘉措修行的南寺,依然巍峨,让我们想起,不为来世,只为触摸你的指尖的瑰丽诗行。

来到阿拉善,才知道什么叫天蓝悠悠。触摸到白云的心情,越旷远越豁达,自然的事物才越有力度。

沙漠孕育了宝藏,蒙古族、回族好客的热情张力,一直在我心里久久回响。

阿拉善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歌舞是阿拉善的特色。马背上民族一直不缺少歌舞。

蒙古马头琴的婉转悠扬饕餮我心。少数民族姑娘们,载歌载舞阿娜多姿,曼妙身材,令人惊羡……

烤全羊上来了,厨师如庖丁解牛,一招一式,技法娴熟,霍霍有声,哗然桀桀。

看着大家大快朵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酣畅淋漓。令不吃羊肉的我惊奇惊羡。

阿拉善夏季气候温和,没有南方酷暑暴烈,宜人宜居。树木花草青葱茂盛。

綠,是阿拉善的皮色。那满眼碧绿的贺兰山是连接阿拉善的脊梁。

巨大的沙漠如一块黄金饼,悬挂眼前,美得炫目、焕彩

震撼世界。

每年汽车拉力赛都在这里举行。

沙漠袒露一览无余的气魄——那才是最摄人心魄的野性美!

一层层裸露自己,一截截铺排自己。

沙漠绿洲雨帘水声四溅,哗哗作响。

但愿时间静默,让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在阿拉善,我渴望成为一粒微尘,或一块石头。瞬间淹没整个山川的是我绿化了的心情。

沙漠盛产珠宝。阿拉善的石头城一串串斑斓彩石手串、项链、把手令来宾动容,大家慷慨解囊,脖子上手腕上层层叠叠,商户赚了个盆满钵满,微笑握别中送我们前行。

夏季雨,潜入荷塘,潜入的绿海。

走失的是曾经的迷茫,走不失的是我的魂魄

在阿拉善的贺兰山上无论怎么看,那株株挺拔的松树就是你心中的经幡!

热情吞没阿拉善,绊住游子脚步。

沙漠的绿衍生再延伸。路铺进每一个人心中。

任意行走,行走是快乐坦荡的,坦荡才是阿拉善最本真的面目。

高峰滑翔,沙漠踏浪。

冲浪的越野车随心所欲驰骋,令我们发出一声声地尖叫,

巅峰时刻相信每一个来阿拉善的人,都会留下惊心动魄的感受。

大漠边关,长河落日

把阿拉善打造成内蒙最美的边塞风景。

芨芨草,一株株,因湿润而生长而茂密。

满目葱绿、潺潺溪流,

甚或几声不知名字的小鸟叫声,都是前行的路标。

不需要返回原地,哪里都是心揣绿洲的目的地。

该松散时彻底地松散,该隆起时让人仰望,该低洼时便矮下去,该凝固时硬于顽石!

阿拉善证明了生命的坚韧和伟岸。

赤脚,陷进,后退,流动,

愈难行愈兴奋,干干净净的兴奋。

兴奋得一塌糊涂,美了醉了的饕餮盛宴……

十一

沙漠把自己定格在贺兰山的深处,青葱、沙地是你伸开的双臂。

结善缘,结天缘的作家们。去时老天开眼,下了一场淅沥小雨,

大家在雨水奇缺,夏季高温炙热的腾格里沙漠,度过了温馨从容的一个上午。

沙漠如软黄金溢出迷人的传说,滋养着阿拉善行走的力度。

一位旷达豪放诗人索性以滚躺方式轻吻沙漠。

一位来自延安的农民诗人大姐用她炽热的激情,吟唱出冲破千年的篱笆,撕破禁锢在头上的铁网。

唱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信天游。

带来延安的红色种子撒在腾格里沙漠生根、开花、结果。

美女作家环肥燕瘦,迤逦婉约,环佩叮当,踢踢踏踏。

来自江南水乡的旗袍温婉倾述着吴侬软语,

暧昧着北方破洞牛仔裤的旷达豪迈。

大家以各种方式亲吻着沙漠,俊男靓女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陪你一去草原》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响起,

因为今生有缘

陪你一起看草原

看那白云飘过

看那蓝蓝的天

让爱永留心间。

有人恣意地跳起了粗犷的蒙古舞,

裙袂飞扬,眼波流转,

蓝色的哈达,银铃般笑声

快乐的歌舞,香醇的美酒

让我不饮也醉,不知今夕何夕?

今夜无眠,

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

腼腆、拘谨习惯默默观看的我

始终未敢登台一展歌喉

长久坐在台下观望、凝视,

漫生出许多遐思

想起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

古老诗篇……

十二

一群不知名的水鸟叽叽喳喳来到水面,

嬉水,欢唱。

一同把蓝天吞咽。

那阵深入比河水还低矮的草丛荡漾,

一同荡漾游客的心情。

幸福于河水的高远。

一对兄弟姐妹般联袂出现的树木,

船一般泊定水边,

似乎争执乘风破浪的过往,各不相让。

一双恩爱的树木,根根缠绕,

一个侧身,一个佯倒,手已伸了过来,

原来,阿拉善少数民族一直不缺少爱情!

爱情的滋养繁衍沙漠的生气才经久不衰。

此刻,一名青春女孩身裹浅色曳地长裙,

来到沙漠前,回眸凝视,在认真地记着什么……

十三

与阿拉善厮守的是那座北寺。

依然历历在目。遗址的恒久与神秘!

古迹遗址顷刻洗净我浮躁的灵魂。

不由自主我想回溯历史,

想看看骁勇善战的成吉思汗、

忽必烈统治的阿拉善的究竟是什么模样,

去触摸她前世今生曾经的靓丽繁华!

天还湛蓝,云仍洁白,只是故事的结局都一一沉入水由……

阿拉善因河水而青葱;

大山,因翠绿而焕彩。

所有隆起的都是阿拉善的骨骼!

阿拉善是蒙古族、回族等衍生的妩媚女子,

迤逦走来,环佩叮当。

围住沙漠绕三匝,歌声越唱越高亢。

路标,祭祀,送行,出征,都凝聚成一座座蒙古包,

一幅幅史页在民族团结进步的血液沸腾,

呐喊声、刀剑声、马蹄声,此起彼伏!

中原文化黄河华夏文明,繁衍的一个汉族女子

已与阿拉善融于一体。

我清晰我背靠阿拉善,因为我心景仰!

马嘶奔腾,得得潇潇,

民族团结万岁,万古流芳。

猜你喜欢
阿拉善贺兰山沙漠
贺兰山岩画:刻在石头上的远古呼唤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灵魂只能独行之六
走进沙漠
阿拉善的西夏建筑遗址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群(狭义)的形成时代
徘徊(选自音乐剧《阿拉善传奇》)
贺兰山岩画中原始体育活动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