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8-01-03 15:12赵雨寒王飞
求知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办学价值观核心

赵雨寒 王飞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全面,在制度设计、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文章将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

一、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

在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容易受到忽视,阻碍学生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是务实的,不讲空话套话,需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从而利用真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打破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的单一形式,让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师资队伍构成不合理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师资队伍方面通常由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共同组成。目前,在师资队伍构成方面存在不均等的问题,教师队伍中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在项目建设的初级阶段,外方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中方。同时,初期的办学氛围将会对项目的发展趋势起到决定性影响。外方教师在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与中方教师不同,大比例的外方教师将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中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有限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种现象将会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1]。

3.教学内容过于狭隘

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狭隘,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层面、开阔视野。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单纯停留在课堂以及教材当中,媒体新闻以及网络言论都可以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但是,大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网络中的新闻人物以及事件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因此不能引入教学当中。

二、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强课程体系的拓展和优化

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当中,加强课程体系的拓展和优化,从而使教学力度和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同时,应重视思想政治課程建设,避免出现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这样做将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强化教师培养和管理

教师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引导者,应积极强化教师培养和管理,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从而为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中外教师在行为举止以及价值观念方面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将“授道”和“育人”相结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相关调查研究中能够看出,外方教师能够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有61.5%的学生表示能够通过外方教师的言传身教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有28.4%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有所改变。

3.与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

高校应加强网络育人工作,对网络中的言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同时,积极采用与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与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目前,学校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2]。

综上所述,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将相互影响,但是应注意避免出现崇洋媚外等现象。同时,高校应通过加强课程体系的拓展和优化、强化教师培养和管理以及与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等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曹 安.中外合作办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5):26-28.

[2]王 琳,何 薇,郭晓君.从爱国和敬业入手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品牌(下半月刊),2015(2).

猜你喜欢
办学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