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及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55例

2018-01-04 08:54汪洋范瑾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浊毒肾衰西药

汪洋 范瑾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17

肾衰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及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55例

汪洋 范瑾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17

糖尿病肾病 肾衰泄浊汤 脾肾两虚 浊毒壅滞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由于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西药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笔者对脾肾两虚、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采用江西中医药大学皮持衡教授的经验方肾衰泄浊汤结合西药治疗55例,收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8.64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9.78年;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7.51岁,病程2.5~16年,平均病程9.9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存在可比性(P>0.05)。

上述患者均排除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异常、配合性差等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根据患者情况予相应降血糖药物、调脂药物、降压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肾衰泄浊汤,方剂组成:生牡蛎、黄芪、六月雪、蒲公英、土茯苓各30g,巴戟天、大黄、白术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24h尿蛋白排出率降至正常或较前下降2/3以上;有效:症状好转,空腹血糖及24h尿蛋白排出率下降,但达不到显效标准者;无效:症状无改善,24h尿蛋白排出率不降或升高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1]。

3.2 结果:见表1。

4 体会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关格”“水肿”等范畴[2]。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本病由消渴病开始,逐渐发展到消瘅期的病变结果。其主要病机为“刚强者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特点是:耗气伤阴,禀赋亏损,气阴两虚,痰郁热瘀互相胶结于络脉,形成癥瘕,由癥瘕渐成难治的癥结的过程。由于治不得法,渐致肝、肾、脾、肺、心等脏器受损。临床上渐次出现尿浊、尿血、水肿、疲乏、头晕、腰酸、腿软、胸闷气短、腹胀、恶心、纳差等气血阴阳虚衰、浊毒内留等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因“久病入络”,肾为络脉聚集之所,糖尿病肾病实质上为糖尿病日久所致,中医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癥瘕。以肢体水肿表现为主,则认为是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浊毒潴留泛滥肌肤,遂发为水肿,辨证为脾肾两虚、浊毒壅滞。

因此笔者采用以泻浊解毒、补益脾肾为主的治法,肾衰泄浊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利尿退肿;大黄苦寒,入胃与大肠,可泻浊毒、破积滞、化瘀血、清湿热,使湿毒从肠胃出;配以蒲公英、六月雪和土茯苓清热解毒利尿,生牡蛎软坚除湿,使水湿湿毒下泄、瘀热自清、标证得解;巴戟天于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全方寒温并投,补泄兼施,下不伤正,补不滞邪,共奏泻浊解毒、补脾益肾之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158-215.

[2]黄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2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51.

2017-08-23

猜你喜欢
浊毒肾衰西药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饮水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ⅢA型前列腺炎浊毒内蕴证采用解毒通淋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