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人“荒腔走板”调侃时政

2018-01-04 06:54孙秀萍卢戈
环球时报 2018-01-04
关键词:综艺艺人安倍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卢戈

“如果和中国因尖阁诸岛(钓鱼岛)打起来,日本只要举白旗就可以了。”近日在一档日本综艺节目上,笑星村本大辅(上左)口出此言,令不少中国观众感到十分惊讶。然而在日本,除了一些媒体对他发表少量评论外,这样“爆炸性”的发言却未影响普通观众。日本观众对政治的漠不关心,让正经政论节目几乎活不下去,“政治讽刺”也只成为综艺艺人搞笑的噱头。

搞笑是日本综艺宗旨

“政治综艺化”在世界不少地区都有所体现,日本几乎是将其发挥至极致。在日本人心目中,在电视上搞笑似乎比政治更加重要。近几年来,日本最受欢迎的7家民间电视台,都以搞笑节目为主打,智力竞赛等知识性节目中也要融入搞笑元素;甚至在一些新闻性质节目中,也要让笑星主持,如日本人气导演及搞笑艺人北野武主持的政论节目“北野武频道”。只要在日本打开电视机,想找个搞笑节目并不难。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政治话题,也基本是为艺人“抖包袱”准备的“噱头”。如二人组合“爆笑问题”2007年在电视上出演的系列剧《假如我是首相》,曾对各种时政问题进行讽刺。“爆笑问题”成员太田光2015年在TBS电视节目上,就冲绳美军基地问题直接批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混蛋傻瓜”,其搭档田中裕二则想办法“找补”,两人一唱一和营造出如相声一般的轻松气氛。

“政治话题太无聊”

不过,即便是在搞笑节目中,日本艺人也很少涉及政治,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观众认为这种话题“太无聊”。名为“THENEWSPAPER”(上右)的政治题材笑星组合在日本曾昙花一现,该组合以时事话题为主,曾模仿安倍获取“笑”果,但并未有长久的表演机会。

去年12月17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了《漫才(日本相声)》节目,近日说出“白旗言论”的村本大辅当时别出心裁地演了一段政治讽刺节目,就日本核电站政策、美军基地等问题通过搞笑的方式,批评安倍政权的对美政策,讽刺日本政府为驻日美军提供的整编预算是“体贴预算”,并称“在体贴美国之前请先体贴一下冲绳”。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认为村本的表演“笑不出来”“不应该在漫才中加入政治”。日本“@niftyNEWS”网站评论称,该艺人始终都在说政治话题,实在令人感到“无趣”。只有少数专家给予该节目称赞。

日本政客偶尔会出现在综艺节目中,但通常是以幽默轻松对话活跃现场气氛。曾风靡一时的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在任期间,几乎没在搞笑节目中出现;因挪用公款丑闻下台后,他却走上综艺节目,靠披露私生活获得收视率,近乎自虐地“自曝”,让他比在任期间发表各种政治观点时更受欢迎。

总体来说,多数日本艺人即便进行政治讽刺也相当温和,很多时候都是在“旁敲侧击”,尽管不走寻常路的“正经讽刺”会引来一些叫好声,但不少人并不愿意去“踩雷”,认为这样“风险太大”,要是观众不爱看还可能丢掉电视台提供的艺人席位。日本著名搞笑艺人松本人志曾声称“有了新闻主播,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这些艺人做时事评论”。

政论节目也变综艺

在日本的大型电视台如NHK和朝日电视台,政治类节目还是以“公开报道+严肃评论”为模式,邀请政治家出席评论,气氛严肃。而更多民营电视台的新闻为贴近大众,通常先以轻松直观的方式介绍新闻背景,然后让出席节目的综艺艺人们发表“天马行空”的评论,“搞笑”和“跑题”都让这些政论节目变得“不太正经”。

和欧美“艺人影响政治”的氛围不同,日本电视人主张“不带感情的中立”,也不认为说出政治讽刺话语的艺人就是“站队”。有日本媒体专家指出,日本精英阶层更倾向于“严肃的新闻观”,因持有“自主判断力”而骄傲,看不起具有市井色彩的“政治综艺化”;普通民众虽然对政治圈的神秘之处有猎奇心理,但涉及严肃政治话题时,则普遍缺乏热情。因此,“政治讽刺”在日本各个阶层的观众都可以说是不讨好。不少电视台除新闻外,平时尽量不碰政治话题,只有在政权行为引发舆论重大争议时(如安倍强推新安保法)才会顺势放出一些评论声音。▲

猜你喜欢
综艺艺人安倍
朝三暮四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猴子杀鸡
安倍 避谈“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