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保险业风险底线:启示和趋势

2018-01-04 18:00赵宇龙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偿付能力保险行业

赵宇龙

保监会将从资产端、负债端、资本端、资产负债端等四方面着手,补齐监管短板,更好地防控保险行业风险。

今年以来,保监会以三个“坚定不移”为抓手严控风险,一是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二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保险工作的领导,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保险监管队伍;三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金融保险业的要求,全面重塑保险监管,坚持“保险业姓保,监管姓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保监会连续发布了“1+4”系列文件,作为强化监管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1+4”文件从强监管、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和服务实体经济等五个方面着手,坚决守住保险业风险底线。

年底回望,这些监管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未来,保监会还要进一步突出偿付能力监管在风险防控中的核心和龙头作用,将从资产端、负债端、资本端、资产负债端多维度同时发力,更好地防控保险市场风险,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成绩与压力

今年4月份以来,保险业在强化监管,守住风险底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去年,整个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指标呈下滑趋势。今年以来,在强监管的大背景下,保监会积极引导行业回归本源,行业167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基本稳定,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稳中向好。行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指标基本稳定,没有出现不可控风险。保监会强化“保险业姓保”,引导行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保险行业正处于回归保障本源的转型期。

从代表行业主流的几大主要保险公司的情况看,行业6家主要寿险公司和5家主要财险公司,通过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今年以来,偿付能力逐渐企稳回升。这表明保险行业的主流是好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

同时,二季度以来,保监会着力矫正监管方向、强化金融监管、治理市场乱象,资本市场对此给予了强烈的正面反应。A股、H股的保险股指数从4月中旬以来表现强劲,一路走高,到目前为止,保险股收益是大盘收益的2.2倍。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在风险防控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资本市场对保险业的工作和前景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但我们深知,保险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行业仍面临着“三期叠加”的风险和挑战。

第一,攻坚期。对几家问题公司的风险处置进入攻坚阶段。今年以来,几家问题保险公司的风险逐渐暴露。保监会正在国务院的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对这几家问题公司的风险进行严密盯防和监管干预。虽然目前这些公司的风险仍然处于可控状态,但是下一步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有效处理,任由其集聚放大,一旦集中爆发,就会对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少数几家问题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投入了不少监管资源。

第二,释放期。行業和市场多年来积累的多层次矛盾和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在市场良好的时候,很多问题看不到,在市场进行转换尤其在强化监管去杠杆的情况下,有些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第三,阵痛期。目前保险行业正处于回归保障本源的转型期。在回归的过程中,老的理财型产品不卖或者少卖了,新的长期保障型产品还没有形成市场和规模,流动性管理会有压力;而且如何管理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利率风险,对于保险机构尤其是广大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挑战很大。资产负债的匹配问题、流动性管理问题,都会有阵痛。

五点启示

今年以来,保险业之所以能够守住风险底线,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我们总结,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五个必须”。这五点也是我们这半年多来强监管工作得到的深刻启示。

第一,防控风险必须坚持始终看齐的政治方向。跟谁看齐,就是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看齐,保持高度一致,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防控风险必须坚持回归本源的发展定力。这种定力就是保险业始终要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第三,防控风险必须坚持做精专业的行业定位。对保险行业来说,做精专业就是要更多地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找准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坚持长期稳健的资产管理功能,切实把专业做精、做深、做透。防止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第四,防控风险必须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定位。过去,保监会在监管工作上存在着定位不清甚至定位偏离的情况。现在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监管部门应该更多地关注防范风险,而不是更多地考虑行业发展,要有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定位。

第五,防控风险必须依靠持续改进的监管规则和久久为功的执行机制。

完善四方面监管规则

明年保监会将继续坚持强监管的工作方针。要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在风险防控中的核心和龙头作用,补齐短板,深入地推进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

偿二代二期工程是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启动,目前建设方案已经对外公布了,包括三大任务和26项具体任务,将从四个维度着手,完善监管规则,补齐制度短板,包括:资产端、负债端、资本端和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

第一,针对资产端,对资产的监管将全面引入和实施穿透性监管。目前,偿付能力监管只是对于两类资产进行了穿透性监管,下一步穿透性监管原则将成为资产监管的一个普遍原则。

此外,偿二代二期工程将增加对资产集中度风险的资本要求。偿二代在资本要求中没有考虑集中度风险,因为过去我们在资金运用监管规则中有详细具体的资产比例监管,但随着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去的小类资产比例监管逐渐转变为大类资产比例监管,前端放开后,资产集中度风险的问题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了。偿付能力监管要“管住后端”,就有必要把资产的集中度风险纳入资本监管里面去,抑制过度投资和激进投资行为。

再者,二期工程将在资本要求中引入调控特征因子,鼓励和引导保险资金更多的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投向政策鼓励的项目和地区的资金,在监管资本的要求上下浮给予优惠,反之给予上浮,提供资金成本。

第二,针对负债端,偿二代二期工程同样将在资本要求中引入调控性特征因子,鼓励保险产品回归风险保障的本源。引导保险公司通过科技保险、产业帮扶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再保险、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巨灾保险、责任保险、小额保险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比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等。

第三,针对资本端,二期工程将对合格资本的定义做出修订,遏制过去出现过的虚增资本问题。目前,保监会对合格资本的定义是照搬国际上的定义,但是最近两年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示,这个作为国际惯例的合格资本的定义,并不能有效解决中国保险行业的公司治理引发的种种问题,需要根据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对中国保险市场管用有效的资本定义。此外,二期工程对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本的概念将采取更加严格的定义,要从核心资本中剔除具有不确定特征的有效业务未来利润,以及不可持续的那部分投资收益,从而进一步提升监管指标的稳健度。

第四,针对资产负债端,保监会要求机构强化资本負债管理,改进利率风险资本要求的规则和模型,提升行业资产负债匹配的意识和能力。一个金融机构、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要对利率、汇率、收益率这三率进行管理,很有挑战性。尤其是保险公司做的是长期业务,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处于不确定的变动状态中,其利率风险的管理或者说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在所有金融机构中最复杂、最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保险监管规则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所以我国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某一种做法,比如所谓的市场一致性估值规则。有的东西,不适合中国,拿过来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偿付能力保险行业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二季度险企综合偿付能力扫描:逾六成环比下降三家险企不达标
浅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资产负债表实务分析
“营改增”对于我国保险行业产生的影响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
从村镇银行资产负债情况看我国小微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