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飞,由写实到写意

2018-01-05 12:00夯石
北广人物 2018年1期
关键词:濮阳贴近生活古装剧

夯石

郭京飞,由写实到写意

夯石

北京卫视周播剧场近期热播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由郭京飞扮演的受命天师濮阳缨因其灰色美瞳、阴柔声线、妩媚动作而一不小心成了“网红”。近日,濮阳缨的扮演者郭京飞接受北京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古装剧是不可能贴近生活的,我们老说追求贴近生活,其实我们追求的是落地的认识,一些不要那么程式化的认识”,他认为只有意蕴和形式感兼备,才能成功塑造濮阳缨这样“像中国文化一样写意”的角色。

郭京飞的这一观点似乎是“入戏太深”了。即便是塑造濮阳缨这样一个“机关算尽,恨海难填”的虚构反派形象,也不能说一点生活的依据都没有,更何况萧平章等充满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的正面形象了。至于说“古装剧是不可能贴近生活的”,笔者却以为正因为古装剧与现实生活有较大距离,才更应该“贴近生活”,才更应该从演员熟悉的生活土壤里撷取养分,以增强人物的合理性,从而使观众更易得到审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示。文艺创作中的“贴近生活”原则,并非简单的“程式化认识”,而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一种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的升华过程,离开内容的形式感,离开生活的艺术作品,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实,郭京飞的本意应该是讲在创作方法上,《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这种带有玄幻色彩的古装剧与现实题材剧相比,多强调意蕴和形式感会更加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能完美地诠释濮阳缨这个角色,小到呼吸频率,大到动作幅度,郭京飞都非常注意,绝不让自己有一点不干净的动作出现。他说,“我认为角色的意境最重要,拉拉衣角这些动作都会影响整个意蕴,连呼吸都要非常均匀,要表现出角色内在的力量”。

谈及被观众吐槽“辣眼睛”的造型问题时,郭京飞坦言恰恰是这个妆容让他能够自如地还原这个角色。的确,这种浮夸的妆容是不能贴近生活的,但也只有在这个特殊的人物“面具”下,他才能感到自己的表演“安全”、自如,能够完全放得开。这也“反向”论证了演员积累生活、提炼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经验“保底”,你的形式感是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

在话剧界,郭京飞早就包揽了“佐临话剧艺术奖”、“白玉兰戏剧艺术奖”、“话剧金狮奖”等重要奖项。因此可以说,郭京飞的表演功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在此基础上他是有条件也有能力由“写实”进入到“写意”层面的。比如此次出演濮阳缨,郭京飞就凭借其过硬的台词功底和精准的塑造力,不仅让角色大放异彩,也令观众过目不忘。他要求自己塑造濮阳缨要“像中国文化一样写意”,这确乎是一种讨巧的办法,在“写意”中追求立体和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在形式感中追求一种合乎人物性格的审美感乃至“审丑感”。郭京飞说,尽管濮阳缨这个人物已经扭曲到轻易就会被大家厌恶,但他仍不后悔接演这个角色:“除了濮阳缨,我还是想演濮阳缨。他的经历必然会导致他的多个侧面,他其实是个很立体的人。”塑造濮阳缨时,郭京飞会把细节抠到“变态般的极致”,比如洗手时的3种配方,14道工序;走路时呈现出“头可破血可流,发型千万不可动”的优雅姿态;甚至连展现一个鬼魅的眼神都要纠结N回……

初次戴美瞳演戏时,郭京飞常觉得眼前“模糊一片”,“因为我看不清楚对方以后,反倒是让我演戏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我从来没有塑造过这样的角色,这也用上了我多年在话剧舞台上以及拍摄影视剧累积下来的所有经验。”可见,由写实到写意,也是水到渠成、得来全不费工夫。

猜你喜欢
濮阳贴近生活古装剧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Costume dramas gain more popularity overseas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找找古装剧的“茬”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