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8-01-05 00:44王德高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控制点测绘实训

王德高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与研究

王德高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中出现认知不足、不同专业内容相同化、积极性不够、实训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及评价体系单一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教学内容、准备与实施、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保证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满足工程单位对测量员的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实训;项目驱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0.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及建筑工程技术3个专业开设的的实践基础课,该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实践环节组织与实施不当、教学方法的常规化及评价模式难以操作性等问题,本文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改革的主要方面

1.1 实训教学内容

测量实训的目的是应用,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的注重课程内容开设的针对性。我院教师与建筑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岗位需求,参照工程测量职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测量实训内容,改革课程体系[1]。结合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及建筑工程技术3个专业对工程测量的不同要求,本文作出了差别设置。

1.2 教学准备与组织实施

1.2.1 实验室建设

工程测量实验室购置了多台全站仪、高精度电子水准仪与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GPS、高精度双频测深仪及南方CASS绘图软件等。同时,工程测量实训室进行开放管理,学生预约可凭学生证自由借用,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学生也能够更大限度的熟悉测量仪器并掌握其使用。

1.2.2 实训基地的建设

我院在校内湖中建立了水下测量实训基地,在校园周围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工程测量综合实训课时安排见表1。

表1 不同专业测量综合实训课时安排表

1.2.3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拥有良好师德的情况下,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2]。近年来,我院测绘教师参加了省内水下地形测绘培训、GPS数据处理培训等;同时利用暑假时间,响应省双师队伍建设号召,积极投身企业中去,增加实践经历。

1.2.4 实训组织与实施

(1)地形图测绘实训。

①教师讲述实训内容与要求,各组到各自测区布设控制点。

②导线测量:测量实训按小组进行,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导线任务。

③水准测量: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水准任务。

④地形图测量与绘制:每小组配备1台全站仪、1个架腿、1根棱镜杆、1个棱镜、1台笔记本电脑及安装绘图软件。

学生将采集的地形特征数据下载到电脑导入到绘图软件中,不仅减轻了实训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技术含量,有利于调动实训的兴趣和积极性[2]。

(2)放样实训。

①教师讲述实训内容与要求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份设计图纸。

②要求学生按照图纸上的数据,采用全站仪(或GPS)放样2-3个平面位置,采用水准仪,放样2个高程数据。

(3)水下地形测绘实训。

①学生按照要求的比例尺和设计的航线,在校内水下地形测绘实训基地上,完成1个来回的水下测绘。

②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软件绘制简单的等深线图。

1. 3项目驱动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的方法[3],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出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操作完成具体项目,便于将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学习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又要能够反应实际的工程应用。同时,实训项目的分解也十分重要,分项目既要与理论知识相对应,又要符合实际的工程工艺流程。以1:500地形图测绘实训为例,将整个实训项目分解为控制点布设、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碎部数据采集与地形图绘制3个分项目。

课上,引入具体案例导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性。如某校新校区的建设,首先需要找设计公司进行校园整体设计,而设计的基础就是地形图,调动学生兴趣。然后讲述地形图测绘的过程,对项目进行分解,得出各分项目。

1.3.1 控制点布设

控制点位置选择十分重要,点位既要保证稳定性,还要保证相邻点间通视,同时要求所布点位用途的最大化。具体任务:

①各组了解测区情况,以组为单位讨论点位布设方法。②各组汇报选点方法,规避不合理选择。

1.3.2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为小区域平面控制常用方法,能够控制碎步数据采集的精度。具体任务:

①利用全站仪完成二级导线数据的测量与记录。②根据已有的两个控制点坐标或一个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采用全站仪观测得出的各水平角与水平距离,处理得出所有布设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值。

1.3.3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的常用方法。具体任务:

①利用水准仪采用双面尺法完成四等水准数据的测量与记录工作。②根据已有控制点高程H,以及水准仪观测得出的控制点间的高差值,计算布设位置控制点的高程值Hi。

1.3.4碎部数据采集与地形图绘制

测区碎部数据是地形图绘制的重要特征点,其位置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地形图的正确性。具体任务:

①采用全站仪,利用已有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值,掌握测量未知点坐标的方法。②用数据通讯线将全站仪采集到的碎部数据传输到电脑上。③掌握数据导入绘图软件的方法。④掌握地形图草图的绘制及南方CASS绘图软件的应用。⑤1:500地形图绘制。

1. 4实训拓展与提高

1.4.1 参与工程测量生产项目

在实训同时,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工程测量项目,如学校的公路放样、土方开挖的测量与计算;参加教师横向课题,如参与建筑物沉降监测、建筑物放样等;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到工程单位实习。

1.4.2 参加测量竞赛[4]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组织院测量竞赛,遴选优秀学生参加安徽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测量技能竞赛。

1. 5实训课程考核与评价

1.5.1 多元化、动态化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动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最终的考核结果能够客观、真实、全面反应学生职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具体考核如下:

(1)实训交叉环节现场考核学生的仪器操作,根据学生测量数据所用的时间、方法以及数据精度即时评定成绩。

(2)根据各小组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及汇报情况评定小组成绩。

(3)根据个人在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及个人成果质量评定个人成绩。

(4)针对实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实际问题或建筑工程实际,设计相应的理论试卷进行书面考核。

(5)个人实训成绩由个人仪器操作、小组汇报成绩、个人实训表现及书面考查4个方面组成。

各项考核项所占比重见表2。

表2 实训成绩考核评价表

1.5.2 考证评价

针对部分建筑、测量等企业要求持证上岗,我院实行“双证书”制度[5],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职业技能组织、鉴定、考核。学生参加工程测量中级工技能鉴定,取得工程测量中级工证书。

2 .改革创新与成效

2.1 实训教学内容创新与成效

根据岗位需求,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照工程测量职业技术标准,开发测量实训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测量综合实训内容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改变了之前不同环节的断层现象,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贴近实际工程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较高。

2.2 实训教学准备、组织创新与成效

开放的实训室制度,在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同时,也使得学生更熟练的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测量中级工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生易掌握整个测量过程,部分测量专业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后,测量生产时间明显缩短;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在增加实践经历的同时,教师所讲知识更加生动且与实际不脱节,授课更加自信。

2.3 实训教学方法创新与成效

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操作完成具体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学习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学生更加积极参加到教师的横向项目中去,且校内和校外组织的测量竞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与教师进行问题讨论时,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6]。另一方面,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设计、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完成具体的工程测量项目,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测量实训课程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明显改善。

2.4 实训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创新与成效

教学实践证明,多元化、动态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准确的反应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利于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同时,通过考核获取测量中级工证书也为学生就业增加了筹码。

[1]李仲.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8,(5):39-42.

[2]李佩英.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9-22.

[3]李利,陈刚,田雪莲.项目驱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68-171.

[4]吴长清,张胜利,王丽.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5,21:188.

[5]程效军,刘春,童小华,楼立志.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时间环节的组织与实施[J].地矿测绘,2014,30(2):45-47.

[6]谢明华,刘辉,王新辉等.地方性应用型本科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99-100.

G642.0

A

2095-7327(2017)-12-0065-02

2012年度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为2012zy100。

王德高(1985—),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教学与教育创新。

猜你喜欢
控制点测绘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