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

2018-01-05 22:38胡巾煌黄亚妮
职教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中国

胡巾煌+黄亚妮

摘 要:全球化的要求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外在要求,使得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历史使命。但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需要首先解除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自主办学的文化土壤及制度缺乏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拥有办学自主权要求难以对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局面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授+师傅”的“双师”治校局面难以对接,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伪创新”价值追求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难以对接等,并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尽快完成好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原因

作者简介:胡巾煌(1988-),女,湖北黄陂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与媒体文化、广播电视编导;黄亚妮(1964-),女,陕西泾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1-0011-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义务教育办成世界一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2009年,上海參加了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学术评估项目测试(PISA),结果排名全球第一,引起了很多国家震惊。2012年第二次测试结果出来,上海又是第一名。这个测试是国际组织派人到上海来做的,而且测试对象是随机抽样,包括最差的学生,是一个最全面的测试。测试的标准是公开的。这说明,中国义务教育的质量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只要在硬件设施上都达到先进,在地区、城乡之间做到平衡,那就是世界一流的义务教育,即使是在现在最贫穷落后的地区,只要中央下决心调动全国的力量,也不难使每一所小学、中学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但要说办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前还是中国梦的一部分[1]。现在要办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也还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看到,一方面,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超乎寻常;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不高,能够影响世界和人类的重大科研成果乏善可陈。我们更看到,今天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像当初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那样,取得为国家建设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公认度;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是被中国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教育选择。

但是,毕竟中国的义务教育堪称是世界一流的义务教育了。最起码等于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是世界一流的生源了。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已经堪称世界一流。“深圳完全有实力建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2],就如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童山东认为的那样,中国现在也确实有实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说:“谁都知道中国的烹调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一流的学校来规范培养烹调人才。再比如,时装设计和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工艺性要求都是很强的,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建设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打出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品牌。”[3]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的具体原因

具体来讲,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呢?

(一)这是全球化的要求

根据自然法则,人类生活的一体化不可避免。目前世界各个领域的全球化正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热火朝天地发生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全球化也是必然。所以,建设中国情怀的、世界眼光的、具有全球化时代特征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因为守望还是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很清楚了。当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时,教育目标、理念也必然随之发生突破,也就需要创新变革。虽然这些创新变革会引起社会质疑或抵制,而新的、尤其是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也需要经过反复论争与不断妥协调整,才会被职业技术教育界乃至全中国社会、全世界逐渐认可接受。对于中国来说,毋容置疑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和借鉴西方是必要的。西方的职业技术教育先于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达起来,并具有显著成效,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代替自己真正的创新。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历史使命。

(二)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建设也已经多年,现在是时候进入到完成好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这个梦的阶段了。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4],现在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好的时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克难攻坚阶段了。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在要求

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期,中国已经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发展好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是世界公认。而且,目前中国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又已经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它要求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及时地、迅速地适应这个发展和建设高度的高要求,在不断为中国其他各种建设提供好必须的高级技术应用建设人才的同时,也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区域提供大量的、适合的、高标准的各种各样的、各个行业的国际化建设技术应用人才。这就必须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品牌,以使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地、大面积地走出国门,在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的全球化潮流中站立前沿高头,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外在要求。

三、如何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

我们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在还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还有待去实现,这是因为这里存在着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就要首先解除这个困惑。endprint

(一)解除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

1.什么是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我们知道,西方中世纪大学滋生和确立了大学独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如果说,世界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就是大学独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话,那么,本文作者认为,相应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标准也就不外乎大致是:职业技术学校拥有办学自立权、“双师”治校和学术技能创新自由。那么,这些标准在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现实中的状况如何呢?

2.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分析。一般来说,现代大学制度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或者高等教育体制方面,主要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二是微观方面或者说大学自身层面,主要涉及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其核心是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中国近现代大学自诞生起就承担着富民强国、振兴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缺乏西方大学那种延续了数百年的“大学自治”、“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加上几千年来形成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文化和管理体制“惯性”,大学长期置于政府的直接管控之下,甚至演变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延伸机构,大学没有自主权可言[5]。

而从人的需求和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人在发展中面对两种对自己都有一定價值的东西时,就要进行比较,做出一定选择。假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化都是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都与人们的发展需求有关,那么,实质上“中西古今”中的选择和矛盾就成为了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正如义务教育中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一方面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一方面又觉得素质教育行不通;一方面在支持高考、觉得高考公平,一方面又在弹劾高考残酷。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也存在同样的奇怪现象而让人困惑。具体来讲,这种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技术学校自主办学的文化土壤及制度缺乏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拥有办学自主权要求难以对接。曾几何时,中国大学被官本位封建文化影响至深,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的管理制度让大学依附政府,大学办学自主权虽有法可依,却无实施办法和细则,无法落实到位,政府对学校行政权力缺乏监督,社会评判人员价值偏好行政权力[6]。学校里充斥着用人不公、正气不张等等恶习,选拔学校中层干部出于个人爱憎、私利居多而非公心,并且很多时候以行政权力碾压和代替学术权力,教师不能安于教书育人,却攀附学校干部成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然远离学校,教师学生钻营各种“成功”捷径,“情商”增长远远大于“智商”需要和动手能力成长需要。好在国家反腐倡廉的政治智慧及时下达。但这种封建文化影响的惯性还在流毒。而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职业技术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使职业技术学校真正地成为教师和师傅传教授业的场所,为中国培养出各行各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二是职业技术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局面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授+师傅”的“双师”治校局面难以对接。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教授治校”已广为人知。有的甚至形成了一个教授就决定一个专业是否存在于一个学校的局面。不但一个专业的学术内容、体系和制度等由这个教授负责决定,甚至这个专业用那些副教授、讲师和助手等以及给这些人多少薪金和假期福利等,也是由这个教授说了算数。而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也如中国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一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报告中的论述具有代表性,即“重视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强调大学办学自主与社会职责的相辅相成,追求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和谐,鼓励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但是,也许因为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一般普通高等教育,它与工商业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存在着诸多利益的相关者。在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之下,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夹杂着复杂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利益考量。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本身就与权力高度关联,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化为以问责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和反映不同利益团体位置关系的权力机制。当然,政府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主要掌控者,会依照质量保障的方式和结果来分配相对紧缺的财政资源;而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在竞争经费和资源的过程中获胜,都会以让渡部分权利的方式向政府妥协,从而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目标,失去学校自主自治的权力,使其归化为行政权力,使得学术权力置于行政权力控制之下的同时,造成了学校学术职业内部的分化。这样,职业技术学校内的学术场域某种程度上日益成为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竞技场。这也是今天,当政府适度下放职业技术学校管理权,当职业技术学校的职称评审权被下放到学校后,教师们反倒担心职称评审将更加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说明了,以往职业技术学校里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巨大影响还继续存在着。但是,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双师”治校。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中国职业技术学校里能真正尊重起“双师”类教师,切实地把“双师”类教师放在学术权力和学校行政权力的第一位,什么时候才能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三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伪创新”价值追求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难以对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30多年来,经历了很多人很多切实的努力奋战,也经历了一些运动折腾,示范性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已经建设了不少。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要成为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走出中国,首先就要真起来,告别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伪创新”与“真折腾”,真正做到育人为本、以人为本,进行循序渐进的、扎扎实实的小改革和微创新,借鉴世界的、中国的好做法进行试验求证和推广,给学生有用的技能和教育,不妄言职业技术教育创新,不为新颖而新颖刺激,不以创新的名义去“绑架”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给学生积极的、适合的、真优质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就像中国的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非遗,选取特定材料,用特有工艺进行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通俗点讲,我们认为,什么时候,一所大学的职工家属都要求走后门,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这所大学里去读书,什么时候这所大学就真的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了。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通俗点讲,我们认为,什么时候中国国人不再坚持让孩子一定要去报考普通同中、普通高校而不读职业技术学校,而是积极敦促引导孩子去报考职业技术学校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了。endprint

(二)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需要注意的几点

要完成好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首先要解除好以上的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同时也要着重注意好以下几点:

1.把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的世界眼光和中国视角。中国是一个辽阔多样的大国,认识和理解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中国国情中把握影响其发展变迁的核心要素和发展影响力量,把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的世界眼光和中国视角,在放开下放职业技术学校管理权的基础上加强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引导,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考准考实,科学简便管用,使中国比较优势内生增进。

2.要理顺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达到高水平,这个体系包括顺畅的体制机制、优质的办学体系和“充满魅力”的办学效果。但辦学体制方面,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由教育部门主导,虽然这些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也一再地强调校企合作,甚至也学习德国经验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立法,要求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但很大程度上来说,企业并没有真正融入职业技术教育,而只是参与了一些表面的合作。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移植到中国有些水土不服。因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想的方式是政府主办、行业联办、企业有效参与的架构。为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我们要突破体制障碍,大力支持有实力的行业协会或大企业自己创办高职,让中职、高职、大学本科三个学历层次很好地衔接,形成职业技术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链条,做到“学历文凭和技能积累等值”,形成统一的资历架构,让职业技术教育学士、硕士、博士和甚至博士后走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通过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大力表彰能力突出的技能人才等方式,让全社会意识到技能人才也可以是“大师”。

3.职业技术学校里要有自由、包容的空气。只有自由、包容的空气在学校里弥漫,思想才会活跃放飞,创新才有环境;只有自由、包容的空气在学校里弥漫,才会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而出现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涌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真正创新和进步,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世界品牌的创立。

4.要培养和拥有一流教授和“双师”去研究和实践一流的真问题。这就要首先下大力气培养和拥有一流的教授和“双师”,不为眼前利益、谨慎权衡选定真问题,再能够不受干扰地专注于选定的真问题研究,不做“伪创新”,刨根究底地不轻易相信已有的结论而“小题大作”。这样长此以往,一流的职业技术院校和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才会在中国真正出现。

5.充沛的资金保障。从在全球范围受关注度和公信力都首屈一指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公布的2018年THE世界大学排名资料表格中,我们看到,除了教学、科研、引用、国际视野等外,大学收入在国际大学排行评分指标中是重要一项指标。当然,这个除了政府的投资保障外,学校赚取科研经费也是一大途径。中国一直是重视教育发展的,再苦都不能苦教育,即使在抗战非常困难时期也都没有让教育经费紧张到绝对不能维持,也才出现了西南联大的世界教育奇迹。相信今天处于建设高潮中的中国更加不会苦了教育,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经费能够达到国际大学排行评分指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葛剑雄.中国的境遇问题?境遇的中国问题?[J].光明日报,2014-1-6.

[2]文卓,笑言.深圳有实力建世界一流职业教育[N].深圳特区报,2015-12-9.

[3]毛立军.徐匡迪:职业教育也应建世界一流的学校[EB/OL].http://edu.qq.com/a/20100914/000198.htm.

[4]杨金土.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职业教育30年回眸[EB/OL].http://leaming.sohu.com/20081104/n2604358991.shtml.

[5]张应强,蒋华林.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J].教育研究,2013(11).

[6]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责任编辑 韩云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