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协同效应分析

2018-01-05 00:08
职教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学设施教学科研协同效应

陈现军、周长春在《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8期中撰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相关概念,探究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的协同效应。

作者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针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及本质充实相应的精神、增加相应的新设施、创立相应的新事业,是对高职院校内部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些核心要素和工作环节进行积极有效地改革、完善和提高,以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协同效应则指内涵建设因子被组织或被调配时,其产生的作用(人才培养效果)大于单独或者部分内涵建设因子一起共同作用时产生的作用总和。作者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中选取了8个重点因素进行研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制度建设、教学设施、教育科研与人才培养。

作者从东、中、西部各随机抽取了4所高职院校(共12所)进行调研,运用SPSS19.0统计工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的协同效应。结果发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基地建设、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都与内涵建设相关,但基地建设、教学设施与其相关性较小,教学科研与其相关性较大。同时,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在性质上具有协同关系,但在数量上、质量上没有实际的协同关系,在逻辑上协同效应低;师资队伍与教育科研在性质上协同效应低。此外,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内涵建设的重心已经向国际化开放辦学、深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转移;而西部地区的内涵建设还需围绕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等问题而展开;中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则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同时进行。

基于实证分析,作者提出: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创新;2.高职教育是高等的素质教育和高等的技术教育;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多元的理论基础;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存在应然协同和实然失调;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之间具有相关性,正相关与负相关并存;6.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子协同效应差,办学效益低。

猜你喜欢
教学设施教学科研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蓝黄两区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实现
小学开展“特色阳光体育”的途径
怎样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