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万里 化雨润边疆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援疆工作纪实

2018-01-06 08:57张中强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哈密援疆测绘

◎ 本刊记者 张中强

长风破万里 化雨润边疆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援疆工作纪实

◎ 本刊记者 张中强

一条丝路牵两地,聚力发展情谊长。近年来,为促进哈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融入国家援疆战略,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援疆工作要求,以哈密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为导向,积极作为、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智援疆,在测绘援疆路上探索出独特的河南模式,演绎出感人的中原情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测绘援疆是一项长期工作。河南局大胆探索创新,使测绘援疆成为全行业的义务和责任,扩大了影响、增强了合力,弘扬了测绘精神,增进了民族团结,锻炼了队伍,也增强了党性。值得深入总结、完善和宣传。”

七月流火,八月烁金。

七八月的哈密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肆意炙烤着大地,热得让人窒息。然而在哈密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却活跃着一群不怕热的人。尽管,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裳,他们依然扛着沉重的仪器、迈着坚定的步伐,紧张而有序地奔波在天山脚下、戈壁滩上,丈天量地,无私而又专注地绘制着哈密的经纬蓝图。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让我们跟着记忆的脚步回溯他们在那里度过的日日夜夜。

积极行动:用心用情绘“蓝图”

2010年,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确定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战略,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行动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主动落实对口援疆战略义不容辞。为此全省的各个部门和行业迅速投入援疆工作,从各个方面支持对口援建地——哈密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学发展,测绘先行。通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援疆战略是援疆的基础性工作,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从对口援建地的实际需求出发,主动作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通过设备援助、技术支持、成果提供等手段,不断加大对哈密的支持力度,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国对口援疆会刚结束不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就主动与哈密市国土资源局对接,及时制定方案,积极筹措资金,紧急采购了一批价值20万元的绘图仪、制图软件等先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无偿捐赠给哈密,帮助其提升技术能力。同时,为保证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制定了针对仪器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并为其持续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为保证测绘援疆工作的持续性,2015年,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主动对接、积极协调,重点了解并掌握了“数字哈密”项目建设的任务目标、技术方案、经费落实、保障措施、影像资料、质检互认等方面的情况,将“数字哈密”项目纳入援疆计划,及时从省测绘工程院、省遥感测绘院抽调4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援疆测绘队开展援疆工作。经过近2个月的奋战,援疆队员圆满完成了哈密4个乡镇和1个重工业园区67平方公里的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

在圆满完成各项测绘援疆任务的同时,援疆队员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不怕累、敢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一致赞扬。

创新模式:众人划桨开“大船”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哈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河南的测绘援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2017年,根据哈密市国土资源局的实际需求,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紧急启动测绘援疆工作,及时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了此次援助工作的任务——哈密市伊吾县和巴里坤县“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该项目是2015年援助工程——“数字哈密”项目的继续,涉及“数字伊吾”和“数字巴里坤”数字化地形图测绘2个项目70平方公里。

时间紧,任务重,全面精准地掌握项目的详细情况刻不容缓。

5月7~12日,作为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定的技术牵头单位,省测绘工程院选派技术骨干奔赴一线,对项目涉及的区域进行了详细踏勘,系统地掌握了任务量、测区踏勘、资料收集、无人机及CORS的使用等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援什么?怎么援?如何创新援助模式?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高度重视测绘援疆工作,局长刘济宝多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就测绘援疆工作模式进行研究讨论,最终确立了“省局主导、协会牵头、宣传引领、企业参与”的测绘援疆新模式,即由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牵头,组织全省部分技术实力强、信用级别高的甲级、乙级测绘资质单位参与,通过凝聚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力量,共同开动测绘援疆这艘大船。

援疆模式确定以后,按照分工部署,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把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的精神传达给测绘单位和企业,并得到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和单位纷纷报名,自愿出资、出力、出设备,全力支持测绘援疆工作。经过仔细筛选,最终确定14家测绘单位具体参与援疆工作、9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测绘宣传中心河南工作站联合相关单位,根据援疆工作流程制定出详细的《河南省测绘援疆宣传方案》,明确了宣传口号、队旗、队徽和队服,对宣传时间、方式、内容、形式等做出安排,并邀请专家创作了测绘援疆歌曲——《我从中原来》。同时,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杂志特别开辟专栏,全程跟踪报道此次活动,从各个方面为援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省测绘工程院作为项目主导单位,根据实地踏勘情况,对项目的详细情况进行归集、总结,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要求、细化任务、统一规范,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 布设像控点

● 齐心协力

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站积极响应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号召,对参与企业的设备检验开“绿灯”,不仅免费为其检验校对仪器,而且随到随检,从而确保在仪器设备上不拖后腿。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5月27日上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毛忠民组织召开了援疆工作座谈会预备会,邀请多家测绘单位的技术骨干,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座谈,全面征集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会后,毛忠民积极向局党委汇报相关情况,得到了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了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刘济宝为组长,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领导任副组长,各参与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测绘援疆工作小组。

在此基础上,6月6日上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召开援疆工作座谈会,对项目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决定成立3个中队,分别由省遥感测绘院、省地图院、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其中,无人机航摄、像控测量及空三加密任务由河南省寰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实施。

按照工作安排,6月27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为即将启程的测绘援疆突击队员送行,一场中原测绘人无私援疆的大幕徐徐展开。

勇于传承:不忘初心铸“经纬”

“我从中原来,心中有大爱……”7月8日,伴随着激昂澎湃的队歌,测绘援疆突击队员在哈密顺利集结,并迅速开赴测区工作。51名热血男儿顶着酷暑、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把河南测绘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播撒在哈密的大地上。

党员就是旗帜。“时间紧、任务重,要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就必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援疆突击队党支部书记的马欣明是这样说,也是这样要求的。援疆突击队的先锋队刚到达巴里坤县,党支部就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并及时组织党支部下设的两个党小组的9名党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援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只要三个中队的每位党员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把责任和担当扛起来,突击队也将是一面代表中原测绘担当和奉献的大旗。”测绘援疆突击队队长、党员苏春耀说。

● 出征仪式

北京华星勘测技术公司测绘院的队员全部是党员,都是主动报名参加这次任务的。32岁的张大千在家人的支持下,干得不亦乐乎,因为他知道在祖国的边陲测绘,虽然很苦,但意义重大。程俊面对风速大、日照强、戈壁滩广的作业环境,提前购买了抗风、笨重的木质三脚架,并准备了两个2500毫升的“大肚子”水杯应对高温酷暑,做到了有备无患。工作中,程俊与马强,一个观测,一个跑棱镜,配合得很是默契,他们在工业园区的房角、电线杆、电缆桩等附近不停地放棱镜测点,不停地奔跑着。这组党员先锋岗的3名队员的身影成为戈壁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万里迢迢赴边疆,牢记使命谱新章。”援疆指挥部墙上悬挂的这一行鲜红的标语是从党旗上采撷下的一抹最亮丽的“红”,融入队员的心底和灵魂深处,成为测绘援疆工作最亮丽的底色。

三塘湖历险。三塘湖测区离镇区非常远,基本上都是戈壁滩,周围荒无人烟、风沙大、环境恶劣,后勤补给困难,是此次援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工作中,因路途颠簸,车陷戈壁滩、设备装备掉落、激光扫描器被砸坏等突发状况着实让人揪心。7月22日,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颠簸,队员们终于到达了测区,安装好仪器,吃点干粮,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了,可是扫描车在戈壁滩踉踉跄跄地行驶了不到500米,前后两个轮胎便同时被扎。由于距三塘湖镇130多公里,无法救援,队员们便换上备用胎,把另外一个损坏不严重的轮胎快速充满气,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充气,一连充了8次,历经劫难的队员才到达巴里坤大本营。像这样的境遇在三塘湖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26日,突击队租了一辆皮卡车,带了24瓶矿泉水,顺利挺进轻工业园区。任务分配之后,队员们每人带着3瓶水于8点半投入战斗。由于戈壁滩的天气超乎寻常的炎热,大家工作了3个小时后就都没水了。忍着饥渴、顶着烈日,累得头晕眼花、腿脚发软,在戈壁滩上疾驰了近8个小时,单人行程近20公里,终于在下午四点左右顺利完成了当天的工作。

三塘湖“战役”,历时7天。7天里,队员们相互帮忙、齐心协力,战酷暑、斗饥饿,圆满完成了三塘湖测区的工作任务。

藏于内心的牵挂。二中队队长王喜来自河南省地图院,今年34岁,是一位业务能手。虽然母亲病重,妻子身怀六甲,都需要照顾,但在家人的支持下,王喜还是参加了此次援疆工作。在奔赴哈密的路上,王喜接到电话:母亲病危!身为队长的他,既牵挂母亲,又放不下工作,于是就边打电话安排救治母亲的事宜,边带领队员迅速赶赴测区。到达测区安置好队员后,王喜再次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当他紧急返回郑州赶到医院时,母亲却已无法说话,他只能和母亲泪眼相望。母亲去世后,父亲告诉王喜,就在他回来的那天下午,他的母亲一直望着窗外盼着儿子回来。听完父亲的话,王喜已是泪流满面。

●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左一)了解援疆情况

●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刘济宝(左二)听取队员介绍工作进度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王喜很快又返回了援疆一线。

在工作将要完成的时候,因为妻子早产,王喜又错过了孩子的出生。来时的离别,返回又遇新生,生死两端,尽管有很多不舍、牵挂,但王喜依然坚定完成了所有工作。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他把对远方妻儿的牵挂、把对母亲的思念、把对工作的无比挚爱珍藏在了心中。

发烫的仪器。二中队有13名队员,分别来自4家单位,主要任务是淖毛湖镇4.25平方公里和镇重工业园区24.3平方公里的测绘,最远的测点距驻地15公里。由于是戈壁滩区,气候干燥,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高的时候,50多度的热浪迎面扑来,炙烤着每一寸皮肤,让人发憷,尤其是铝合金三脚架被晒得发烫,一不小心碰到,手上就会烫起一串串水泡,疼痛难耐。

脚下的沙砾在太阳的照射下,也显得越发的顽皮,队员孙光文在测量的路上,突然感到脚下一空,抬起脚一看,鞋底竟然被高温的沙砾粘住而融化了,只剩下鞋帮子。

淖毛湖的风很大,有时候飞沙走砾,刮得天昏地暗,让人喘不过气来。面对恶劣的环境,队员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早起晚归,尽量避开正午时间。

三中队负责的伊吾县有一项水准测量任务,这条水准线一共45公里。四等水准是一步一步用脚量出来的,3个人一组,前后尺互相转换。水准测量看似简单,但对数据的要求很高,误差大的要重新测量,而且这个工作必须徒步进行,他们每天至少要走十几公里。

深夜的键盘声。队员们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时间赛跑,忙完白天的测量工作,他们还要完成内业的数据整理。于是一到晚上各个驻地的房间内便灯火通明,甄别、分析、研究、商讨,地貌地物、数字精度、转换参数,每一个最细小的数据存疑点都不能放过,每一个节点都要确保准确无误。时间在队员们敲击键盘的“啪啪”声中悄悄溜走。累了,稍微活动两下;困了,用凉水洗把脸提神……当时间来到零点,内业整理绘图工作输入了最后一组数据,绘图工作圆满完成。熄灭项目部的灯,带着一天的斑斑汗渍,队员们迅速进入了梦乡。

外业测绘的跋山涉水、酷暑炙烤,内业整理的精细严谨、严丝合缝,队员青春的激情在戈壁滩飞扬……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是援疆测绘突击队员用汗水镌刻的勋章,是他们勇于践行“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测绘精神的写照。

7月23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在哈密看望援疆干部期间,不仅对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及时行动、创新模式、主动担当、积极援疆的行动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且对测绘队员冒着炎热酷暑来支援哈密给予高度赞赏。

主动结亲:豫哈连心“一家亲”

“全市各个部门要全力支持并配合河南的援疆工作。”为了给河南的测绘援疆工作提供及时的后勤保障,哈密市副市长张红光对全市各个部门提出了严格要求。

“你们来帮我们测量,我们一定要为你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及时的后勤保障。我们要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做好测绘援疆工作嘛!”在与队员们聊天时,这是哈密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尼亚孜•艾买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尼亚孜•艾买提是测绘援疆工作哈密方面的负责人,在河南测绘援疆队员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队员们刚到达哈密,他通过协调相关部门为全体测绘援疆突击队员印制了边防作业证,出具了配合测绘援疆工作的公函。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驱车2000多公里,先后5次看望并慰问3个测区的突击队员,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以及新鲜的西瓜、哈密瓜等水果。他还积极为队员协调伙食问题,在伊吾县城测量的7位队员没有时间集中做饭,每人每天的伙食费高达50多元。听到这一消息后,尼亚孜•艾买提马上组织伊吾县国土资源局相关领导到县政府协调,使7位队员一天三餐都可以在政府食堂就餐。

协调无人机航飞空域也是此次工作的难点。今年,国家民航局对无人机航飞提出了新的要求,协调无人机航摄手续相当繁琐,更何况是在新疆边境50公里处,安全也成为一道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测绘援疆工作,在行动启动之前,哈密市国土资源局未雨绸缪,由尼亚孜•艾买提提前就巴里坤县城、伊吾县城等区域的无人机航飞空域问题向哈密市政府、当地县政府及公安局等多个部门提交报告和申请,并就无人机航飞的空域问题同当地政府和建设兵团、边防部队等单位多次沟通。

“我们是一家人。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数字哈密’的建设,要感谢河南测绘人。”尼亚孜•艾买提一番话既是对河南测绘援疆工作的肯定,也是河南与哈密“结亲”连心的真诚见证。

为确保按时完成援疆工作,搞好民族团结,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还针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专门培训,刘济宝在出征仪式上也对队员提出要求:“你们在测区一定要尊重当地习俗,维护好民族关系,与当地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力投入到测绘援疆工作中,争取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队员们牢记嘱托,认真履行职责,在完成测绘任务的同时,很好地维护了民族团结,而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7月上旬,三中队队长曹莹带领队员们正在伊吾测区测量、打点、校正,他们的工作区域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枣林,氤氲在空气里的香甜沁人心脾。看着一个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有个维吾尔族大妈激动地端了一篮红彤彤的大枣过来,一定要让队员们品尝,队员们急忙掏出钱硬塞给她,她果断地拒绝,说了一句:“亚克西!河南人,亚克西!”这是老人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民族团结一家亲,河南人在哈密种下了奉献的种子,在哈密人民心中长成铭记感恩的大树。

8月初的一天正午,有个哈萨克族小伙,为忙碌的队员端来切开的哈密瓜,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请吃我自己种的哈密瓜!吃块瓜!你们河南人都是好人!帮助我们干了一箩筐的好事!”真诚的眼神和热情的手势都流露出心底的感谢,特意让远来的客人解解渴,都容不得队员们连番推辞。

因为援疆,河南与哈密结合得更为紧密,两个城市的友谊穿越2000多公里,犹如石榴子般紧紧地抱在一起,唱响了民族团结的主旋律。

成果丰硕:春风化雨润“边疆”

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队员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援疆的所有外业和内业工作,但是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他们的成果只有通过严格的质检才能移交给当地。

8月底,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的驻地,来了一群专门“挑刺”的人,他们带着突击队两个月的测绘成果,风尘仆仆地来到各个测区,实地查看并抽查每一个测量数据,用犀利的眼睛盘查着数据,认真核实着数据的准确度,虽然抽检的只是10%的作业量,可这每一个像控点和数据都需要监督人员。

经过几日的努力,援疆成果顺利通过了质监站的验收。9月2日下午,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站和测绘援疆突击队联席会议在突击队驻地召开。会议指出此次成果整体上达到了优秀。这是对全体援疆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七年来,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辛勤耕耘下,河南的测绘援疆成果取得喜人的成绩,为哈密市“数字(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基准和技术支撑。目前,这些成果已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无人机运抵测区

在系统建设方面,项目的成果整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需要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形成了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成了哈密市权威、通用、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天地图•哈密)、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和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等8个应用系统。

在成果应用方面,项目的数据成果广泛应用于基层维稳处突、撤地设市、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全域旅游、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等领域,部分成果已为哈密市政法委综治项目,哈密市土地整理项目,回城乡民俗特色旅游小镇建设项目,陶家宫镇、回城乡、花园乡绿洲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提供测绘保障服务,避免了政府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节约政府和企业相关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春风化雨,润物有声。测绘援疆以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时俱进、主动创新,始终坚持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持续援疆,为哈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谱写出波澜壮阔的诗篇。而在援疆过程中,河南测绘人表现出的不怕累、敢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犹如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在哈密大地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猜你喜欢
哈密援疆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援疆的夜晚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