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网对橘园黑点病阻滞效果的研究

2018-01-07 18:03吴群陈峰陈健民
浙江柑橘 2017年4期
关键词:代森蜜柑橘园

吴群 陈峰 陈健民

(浙江省衢州市经济特产站 衢州 324000)

防风网对橘园黑点病阻滞效果的研究

吴群 陈峰 陈健民

(浙江省衢州市经济特产站 衢州 324000)

衢州是有名的柑橘之乡,有1400多年悠久历史。衢州市柑橘栽培品种以衢州椪柑居多,常山胡柚、温州蜜柑次之,其他优质杂柑类也开始陆续发展[1]。2013年获批“衢州椪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近几年,随着种植传统柑橘品种效益逐年下降,造成较大面积橘园失管,再加上灾害天气的不确定性,树势逐年衰弱,橘园病害不断加重,特别是黑点病,影响柑橘外观,进而对柑橘销售和出口造成不小损失。

柑橘黑点病又称柑橘砂皮病,由子囊菌亚门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Fawcett)Wolf,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itriFawcett)]感染所引起,对柑橘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很大[2]。通常在谢花后至果实整个膨大期均可发病。据田间调查,病原在侵染幼果后,有一定的潜伏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状呈现。本病发生为害程度与树势强弱、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适宜温度(15~25℃)和湿润条件下,最有利于病菌的活动,一般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病害集中在5~9月发生,高峰期是6月中旬~7月中旬,夏季发病的枯枝会成为9月份再次侵染的感染源。通常药剂防治是以坐果后每隔20d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防治效果较好,代森锰锌中添加0.25%~0.50%矿物油(绿颖)能有效地提高其防效。在浙江黄岩、衢州的温州蜜柑和江西南丰的南丰蜜橘上常规年份至少需要防治4~5次,即落花2/3时(5月上/中旬)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20d一次,共喷4~5次,其中以5月底至7上旬期间(此时果实膨大最快,雨水最多)喷药最为重要[3]。但喷药次数过于频繁容易发生果实药剂残留较高的问题,对出口有一定影响。通过橘园建立防风网对黑点病菌的传播有较好的阻滞效果,降低了黑点病的为害,也减少了橘园打药次数,进而降低果面药剂残留。

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材料

1.1.1 试验地点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东山边村浙江良种果树繁育示范园,橘园管理模式基本一致。其中四周防风网的椪柑园面积2754 m2,网面415m2;无防风网椪柑面积836m2。四周防风网温州蜜柑园面积3080m2,网面491m2;无防风网温州蜜柑面积1140m2。

1.1.2 试验材料

椪柑(暂命名汪村1号)、温州蜜柑(宫川)。

1.2 仪器设备

防风网(材料:HDPE聚乙烯,规格:蓝色单层网,宽幅:2.5m,孔径:1mm);无线风速测定仪(采用无线窄带技术,将多点风速实时传送到控制器上显示并保存)。

2 实验方法

2.1 风速测定

2.1.1 测定时间和采样点设置。2015年11月28日10:12~13:13,时间间隔为1 min,获取采样点约182个。

无线风速测定仪具体放置。A:风速仪设置于防风网内10m处所测得数值;B:风速仪设置于防风网外10m处所测得数值;C:风速仪设置于防风网外5m处所测得数值;D:风速仪设置于防风网内5m处所测得数值。

2.1.2 采样时间段内风速实时测定图提取与分析

将编号为A、B、C、D四个无线风速测定仪按要求至于防风网内外,并记录3个小时的风速情况,获得实时测定图和简要分析。

2.1.3 采样时间段内的瞬时风速值提取与风数值总和的获取。

将A、B、C、D在采样时间段内各自所得数值中获取瞬时风速极值和风速值相加求和。

2.2 防风网内外柑橘果实黑点病调查统计

2.2.1 病害调查分级标准。

在统计橘园黑点病病害果实分级标准[4]如下:

0级:无病;1级:病斑细小,斑点不易辨析,对果实商品性影响不大,病斑范围占整个果实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易辨析,已经影响果实的商品性,范围占整个果实面积的5%~10%;5级:病斑范围占整个果实面积的11%~25%,斑点较大,已明显影响果实商品性;7级:病斑范围占整个果实面积的26%~50%,斑点大,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9级:病斑范围占整个果实面积的50%以上,斑点大且明显,果实商品性完全下降。2.2.2 调查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

分别在橘园防风网内、外随机选定4棵结果树调查,每棵树分别统计3级及以上病害黑点病果实的数量(个)和果实总数(个),并计算病果率(%)=调查样本病果数/调查样本总果数×100。调查数据用SAS软件处理,并用LSD法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橘园不同位置风速测定图和风速记录值分析

3.1.1 橘园不同位置实时风速测定结果。

据测定防风网外10m处风速波动幅度很大,最大风速可达15m/s;防风网外5m处风速波动幅度减弱,风速已减小到最大2.2m/s;防风网内5m处风速波动幅度较网外明显减弱,风速值已减小到2m/s以下;防风网内10m处风速波动幅度较网外明显减弱,但最大风速值也可达到1.9m/s;

3.1.2 风速记录值分析。将A、B、C、D四个采样点在采样时间段内各自所得数值相加求和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看出∑B>∑C>∑A>∑D,即网外10米处风速值总和>网外5米处风速值总和>网内10米处风速值总和>网内5米处风速值总和。防风网能有效降低橘园网外的风速。

3.2 防风网内、外柑橘果实黑点病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防风网内、外两种柑橘果实黑点病调查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防风网内调查的4株橘树中,椪柑、温州蜜柑的黑点病果实分别少于防风网外椪柑、温州蜜柑的黑点病果实,网内柑橘病果率也低于网外的柑橘病果率。总体防风网内病果总数也少于防风网外病果总数,相应的黑点病病果率也低于网外的。

表1 橘园防风网不同采样点的瞬时风速极值与风速值总和

表2 防风网内、外柑橘果实黑点病调查

总体来看,温州蜜柑的黑点病病果数、病果率高于椪柑。初步推断,在同等条件下,温州蜜柑更易感染黑点病。

3.2.2 防风网内、外柑橘果实黑点病病果率比较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防风网内温州蜜柑黑点病果率极显著(P<0.01)低于防风网外温州蜜柑果实黑点病病果率。防风网内椪柑黑点病病果率则显著(P<0.05)低于防风网外椪柑黑点病病果率。

表3 防风网内、外柑橘果实黑点病病果率对比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衢州椪柑作为大宗出口农产品,在出口上有着严格的检疫要求。柑橘黑点病对椪柑的果面有较大影响,虽然通过坐果后每隔20d使用代森锰锌中添加0.25%~0.50%矿物油(绿颖)能有效地提高其防效,但喷药次数过多,会造成药剂残留较高。2014年5月14日,美国环保署发布对代森锰锌、代森锰等残留限量要求,其中柑橘(tangerine)限量要求修订为10×10-6。因此,对柑橘果实杀菌剂残留限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在橘园四周建立防风网,能有效降低瞬时风速和全天风速。而柑橘黑点病的传播一般是借助风、雨等。在橘园外部建立防风网,通过降低、减缓风速能有效阻滞黑点病病原菌的传播,进而减少杀菌剂的喷药次数,降低了柑橘果实表面的杀菌剂残留。本实验的研究为借助风雨传播的柑橘真菌病害物理防治提出新的途径。

[1]刘春荣,范叶和,陈健民等,衢州椪柑的区域品牌战略.中国果业信息,2013,30(01):7~10

[2]李建国,黄振东,蒲占湑等,代森锰锌防治柑橘黑点病试验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2(11):1549~550.

[3]姜丽英,徐法三,黄振东等,柑橘黑点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4):647~653.

[4]李梦媛,李红叶,严翔等.不同药剂组合对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效果[J].现代园艺,2016(23):20~21

10.13906/j.cnki.zjgj.1009-0584.2017.04.592

2017-08-25

“浙江省农业(果品)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6C02052-1)资助”

猜你喜欢
代森蜜柑橘园
蜜柑皮和蜜柑果肉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理化和功能性质
湖北:宜昌200 万吨温州蜜柑开始上市
几种优良杀菌剂对苹果主要叶部病害的防效
日本:紫外线机用于防止蜜柑腐烂
怒江:峡谷深处的“智慧橘园”
氟唑·苯醚等 8种药剂防治柑橘疮痂病试验
柑橘产业工人
代森锰锌替代产品的研究
代森锰锌:杀菌剂市场“常青树”
丰收的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