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的效果研究

2018-01-07 23:42张红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阳上亢甲磺酸次数

张红新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的效果研究

张红新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目的:探究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在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7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n=34)和观察组(n=36)。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治疗前后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和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少于对比组患者,其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短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眩晕的症状,减少其眩晕发作的次数。

平肝潜阳配方颗粒;甲磺酸倍他司汀;肝阳上亢;眩晕症

眩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眩晕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其颅内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导致其大脑皮质层的反应失真,继而使其出现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1]。中医很早就有关于眩晕症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中医将眩晕症分为以下几种证型:肾精亏虚型、痰浊上蒙型、肝阳上亢型、瘀血内阻型、气血亏虚型和风邪上扰型等。其中,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最为多见。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70例患者均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在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CT、MRI检查等得到确诊,均符合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的中医诊断标准[2](患者存在眩晕耳鸣、头痛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等症状,其舌红、苔黄、脉弦滑),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脑梗死、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因患贫血、颈椎病等所致眩晕的患者。将这7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n=34)和观察组(n=36)。在对比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9例;其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52.6±4.8)岁;其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7±0.4)年。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20例;其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4.7±4.6)岁;其病程为5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商品名称:敏始朗;生产企业: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30;规格:6 mg/片﹞的用法是:口服,6 mg/次,3次/d,于餐后服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用药量,连续用药2周。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用法同上。平肝潜阳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其药物组成为:川牛膝10 g、杜仲10 g、天麻12 g、煅龙骨30 g、钩藤10 g、石决明30 g、水牛角15 g、牡丹皮12 g、茯苓10 g。嘱患者每天服2次,每次服1包,用温水冲服,连续用药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与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明显改善、有所改善和无变化四个等级。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眩晕耳鸣、头痛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等)全部消失,且其病情在3个月内未复发,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治愈。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眩晕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眩晕发作的次数有所减少,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有所改善。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其眩晕发作的次数未减少,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明显改善例数+有所改善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及其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及每次眩晕持续时间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及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少于对比组患者,其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短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及每次眩晕持续时间的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及每次眩晕持续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每天发生眩晕的次数(次)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6) 14.6±3.5 4.7±1.8 7.1±1.8 2.6±1.3对比组(n=34) 14.3±3.2 6.4±2.5 7.3±1.6 4.1±1.5 t值 0.374 3.279 0.490 4.478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西医治疗眩晕症的常用药。该药能改善眩晕症患者颅内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缓解其眩晕症状的作用。但临床实践证实,在使用该药进行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因风、火、痰、虚导致精亏血少、清窍失养有关,其常见的诱因包括饮食内伤、七情内伤、过劳、体虚久病等[3]。眩晕症最早载于《皇帝内经》中,被称为“眩冒”。《素问》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认为,肝属风木,为风脏,主升主动,阳亢风动,风火上扰清窍,故出现眩晕耳鸣、头胀头痛之症[4-5]。故中医认为,应采用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原则对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所用的平肝潜阳配方颗粒中,天麻、钩藤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之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之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煅龙骨具有安神镇惊之功效,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6]。

综上所述,用平肝潜阳配方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眩晕的症状,减少其眩晕发作的次数。

[1] 王凤蕊,汤国娟,叶玲,等.陈华德教授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7):560-561,564.

[2] 陈分乔,成立,武依然,等.杨牧祥教授四草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10):1451-1453.

[3] 盛和静,潘才钰,王永盛,等.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6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51.

[4] 王琼,周冰.针刺风府、风池配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1例[J].吉林中医药,2013,33(1):89-90.

[5] 苗果芳,白乌仁托亚.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51-52.

[6] 杨小燕,孙立军.平肝潜阳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8):651.

R242

B

2095-7629-(2017)20-0190-02

张红新,女,1981年12月出生,吉林蛟河人,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脑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猜你喜欢
阳上亢甲磺酸次数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高血压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候分型中的研究价值
依据“次数”求概率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