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帆”征程

2018-01-07 00:27邓敏
珠江水运 2017年23期
关键词:海事处顺德辖区

邓敏

顺德海事处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交通运输文化建设高峰会上获得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成为广东海事局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海事处。那么顺德海事文化有何影响与魄力?“顺帆”文化下一阶段如何谋篇布局,引领顺德海事发展?带着疑问,本刊记者走进了顺德海事处。

新荣誉

凭借“顺帆”文化影响,顺德海事处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这是既获评广东海事“十大文化品牌示范单位”“廉政文化示范点”又一殊誉。

海事文化来源于当地文化,又富有海事特色与基因,根植本土,也促成了它焕发出生命活力。

顺德地处珠三角西岸的中心位置,距离佛山、广州、中山、江门等城市中心都在50公里左右,又被西江和北江环抱其中,水路四通八达,是珠江三角洲的著名水乡。过去顺德农村人家基本是“出门登舟”,有着传统和丰富的水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敢为、善学、坚韧的精神,顺德人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其中水运业的“百舸争流”,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促進了产业的集聚,为区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海事部门紧紧依靠地方政府,通过主动介入、专业支持、积极作为,为促进当地水运业繁荣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主动为辖区水工建设提供海事专业服务,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港口规划建设,推动辖区港口整合,主动上门服务顺德新港工程等重大港口项目建设,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对海事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顺帆”文化孕育而生,是顺德海事处发展模式的缩影,已成为顺德海事人亲手缔造的精神家园。

“保安全、促发展”是“顺帆”文化基石。近年来船舶流量有增无减,每年航经辖区的船舶有20多万艘次,同时,随着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桥梁等水上设施也大量增加,水上安全管理面临着许多新要求、新挑战。

作为基层海事部门,顺德海事处立足职责定位,牢牢把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线,积极实践监管转型,不断创新智慧监管手段,现场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

推动智慧监管思路在顺德率先开花结果,地方政府投入一千多万元建成覆盖顺德辖区CCTV水上交通视频系统,纳入地方统一应急网络平台,编织出一道“看得见”的水上交通(应急)指挥网,为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用“6个电子”监管手段替代简单依靠人力的监管方式,依据顺德水道、容桂水道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加大远程执法力度,提高了监管效能和水平。

在辖区船舶流量和到港货物吞吐量稳步上升、船舶日趋大型化的背景下,顺德海事辖区的万船事故率呈连年下降趋势,连续多年保持辖区安全形势稳定,为地方水运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顺帆”文化的高度决定着顺德海事事业发展的高度。佛山海事局提出“建成全国内河海事智慧监管和服务示范区、建设创新型党建工作示范田、建设‘三化建设先行地”的目标定位,以“转型”为主线,实施“科技+管理”双轮驱动战略,全面提升海事管理和服务能力。

顺德海事处牢牢把握机会,始终坚持以“智慧转型”为引擎,全面推进“五精”海事处建设,打造了许多精湛的业务品牌。

新起点

获评“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可以说,“顺帆”文化达到一个新高度。站在新起点,顺德海事人坚定文化自信,重新审视“顺帆”独特魅力,再思考再谋划再行动,以期激发“顺帆”文化活力,引领顺德海事事业不断前行。

围绕“顺帆”文化,近期顺德海事处支部作了专题研讨。丁度华说,“顺帆”文化如何紧贴新时代需求做好谋划,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何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力量,引领海事事业发展?

顺德海事处支部专题研讨,找到相关答案:

“打造‘顺帆文化升级版,要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准确找到顺德海事目标定位。”

“打造‘顺帆文化升级版,要从佛山海事现代化内河强局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顺德海事先行先试作用。”

“打造‘顺帆文化升级版,要做好文化、党建、业务高度融合,统筹推进。”

“打造‘顺帆文化升级版,要精准找到顺德优势与短板,尤其是将短板化作顺德海事后发优势。”

“三保一维护”是海事职责,海事文化必需引领。维护好水上交通安全是海事人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必须以文化引领,持续聚焦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主业,推动海事监管服务升级,以实绩检验海事文化成效。

下一步,顺德海事将坚持“三化”建设统领,弘扬“三种精神”,践行“六讲要求”,给能干事、干成事的海事人员提供锻炼成长平台,支持干部职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坚持深化内设机构改革,推动执法资源下沉,促使动静态执法高度融合,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

坚持“海事执法为人民”理念,以相对人和社会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守法经营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政务服务,促进航运市场有序发展。

海事文化、党建、业务等工作同心向力,形成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顺帆”文化将发挥最大限度作用,持续推动顺德海事事业科学发展。

新目标

文化兴,则海事兴。“顺帆”文化建设以来,充分展现了顺德海事处形象,汇聚了基层海事发展正能量,推动了基层海事事业科学发展。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要求期待新作为,顺德海事将继续先行先试,履职在前沿,让“顺帆”文化成为顺德海事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水路运输是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海事部门作为水运发展保障部门,在党的十九大“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下,作为海事全面履职前沿阵地,顺德海事处也要结合辖区实际,结合上级要求,找准顺德海事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

丁度华说,顺德海事处只有正确研判,精准定位,围绕“交通强国战略”“现代化内河强局”等新要求,先行先试,探索实践,才能奋力开创顺德海事发展新局面。

面对当前辖区存在的风险感知、智能预判和有效控制能力有待提升,风险源监管手段不足,综合治理的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顺德海事处将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全面掌握辖区风险要素,破解制约瓶颈,持续提升对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切实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风险感知,扩大辖区风险感知区域和途径,完善小型雷达、AIS、CCTV、VHF等设备设施布局,拓展辖区覆盖范围,对重要港口码头、桥区水域等实施多途径、全时段、全方位监控。

优化通航环境,充分发挥指挥分中心,优化指挥分中心日常监管流程,深度运行智慧远程监管,规范应急值班与险情处理,完善24小时“监管+应急”“双值守”机制,切实提升CCTV覆盖区域船舶动态管控能力。

破解监管瓶颈,加强顺德水道、容桂水道通航秩序整治工作,重点突出三白沙头、高黎砂场、三洪奇大桥等水域通航安全监管工作,加大集装箱、自卸砂船、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船舶等重点船舶现场监管力度,提升船舶管控能力,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丁度华说,顺德海事处将坚持立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出行和物畅其流的需求,在保障水路安全出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工作中发挥海事更大作用。

服务顺德北部片区战略实施,围绕潭洲水道生态景观廊道打造国际滨水活力带、创新产业带与国际社区,重塑岭南水乡风情,提供海事专业服务保障,助力顺德北部片区一体化战略实施。

服务重点涉水工程建设,发挥海事专业优势,为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佛山地铁3号线、广珠城轨交通接驳、海华大桥等大型涉水建设项目提供优质海事服务,持续助力顺德产业与南沙自贸区、深圳港等水路接驳。

服务顺德水运经济发展,优化海事监管流程,助力容奇港、北滘港、勒流港外贸货物水路快速便捷进出,为顺德新港发展江海联运和近洋运输提供海事专业服务保障。

长期以来,顺德海事处支部以“有效监管,服务顺德”为引领,坚持“一年一主题”,促使党建工作、业务工作高度融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地破解 “3+1”现场监管、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等难题,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推动顺德海事事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文化、党建、业务工作唯有同心向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更好地推动顺德海事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顺德海事处将继续践行“四联四结”工作法,通过“支部结对、阵地联建,党团结对、服务联做,党员结对、难题联攻,党群结对、业务联抓”“四联四结”工作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工作同频、服务同步、党群同心、责任同担”的党建工作格局。

坚持把“顺帆”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一线、放在基层,以“顺帆”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了解“顺帆”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文化成为顺德海事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蓝盾尖兵”青年突击队建设,引导在推动顺德新港建设投入使用、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指挥分中心升级改造等方面探索实践,让青年同志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充分挖掘青年骨干,培养业务能手。

精准聚焦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水上交通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不断推动安全监管工作在打基础、破难题、抓根本、管长远上取得实效,推动服务顺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

猜你喜欢
海事处顺德辖区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
如何上好会计岗位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