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018-01-07 11:04姚昱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

姚昱波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还原了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工艺传承的现实情况,对其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徽墨;传统制作技艺;调查和前景展望

人工制墨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工艺技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巨大,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徽墨的诞生和发展是最为灿烂的事件之一。作为我国人工制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门类,徽墨的制作技艺是我国人工制墨工藝的巅峰,奠定了唐以后人工制墨的基本框架,也代表了中国墨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迄今,虽然有一些徽墨的研究性成果问世,但关于工艺继承和发展的调查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力求还原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工艺传承的现实情况,对其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墨制作技艺的源流和发展

明代朱常淓著《述古书法纂》记载的西周宣王邢夷制墨,是迄今最早的人工制墨文献资料,出土的商周甲骨上遗存的黑墨和朱砂侧面印证了这一记述,所以中国人工制墨应始于3000年前。两汉的四百余年间,中国制墨技术处在不断摸索和逐步完善中,因书画艺术发展之需和使用者的缘故,新的制墨概念被不断引入,以珍贵药材入墨(麝香、珍珠等)和装饰艺术的使用(1974年宁夏固原出土的东汉松塔形墨应是使用了堆塑或刻划的技法)都在这一时期出现。也因这些技术的使用,汉墨成为了奢侈品和时尚品,只有文人、士大夫和官吏阶层才有能力制墨和用墨。因而一些今天认为是简陋和粗糙的墨品,和金、银、玉器等一同作为随葬之物,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状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转机,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缺乏强力和统一的中央政府,使得波斯、希腊和佛教等外来文明得以侵入,尤其是佛教文化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兴盛,抄经继而盛行,对墨的需求越来越大,制墨技艺从而突破了阶层壁垒,被民间匠户掌握并流传,这促进了制墨业的发展。制墨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变革因而发生:技法改革(三国韦诞“合墨法”)、论述出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第一次系统、详细记载诞墨的制作方法)和工具创新(墨模诞生)。尤其墨模的创立,使中国墨的形状从此变得规整、美观,具有了大小、方圆的规格之分,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唐代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印刷业和书画艺术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对墨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墨业逐渐扩展到安徽、河南、四川等适宜之地。尤其是安徽南部山区的歙徽之地,唐末避乱南迁的士族文人大量迁居于此,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制墨技艺,结合当地优异的自然资源,自此徽墨诞生。墨家迁歙徽最为著名的当为河北易水奚超一族。奚超和其子廷硅,以上上之品的黄山古松取烟,辅之优质的药材,并采用对胶之法,造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墨品,又因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并赐国姓李氏,故史称“李墨”。由于大量使用和挥霍,北宋宣和时期李墨已极为罕见,当时即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在李氏父子的引领和推动下,宣歙之地的制墨水平得以整体进步。《墨经》记载了著名制墨家张遇曾妙得李氏制墨之法,并以此传家,其子张谷、孙张处厚皆以制墨名世。其后,歙州又有耿仁、耿遂、耿文政等,宣州则有盛匡道、盛通等,皆受李氏墨法影响。廷珪之后,其弟廷宽,子承宴,承宴之子文用,文用之子惟庆、惟一、仲宜等,也都继承了家传而制墨,其中李惟庆更是担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墨务官。李氏一族所制之墨多以“新安香墨”“新安香剂”为铭,并题墨人款识,如“歙州李廷珪造”“歙州供进李承宴墨”和“歙州供进墨务官李惟庆墨”等。新安、歙州均为古徽州旧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辖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自此,徽墨之名渐次形成。由于李墨与徽墨有诸多渊源,李墨被认为是徽墨的不祧之祖,李超和李廷珪也被普遍认为是徽墨的缔造者。宋以降,徽墨逐渐从中国墨的体系中凸显出来,成为中国墨中最光耀的一个品类。

从1988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的“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铭松烟墨和“九华朱觐”铭油烟墨,以及江苏武进和苏州常山出土的南宋叶茂实墨来看,宋代徽州制墨呈现以下特点:桐油烟法已于松烟法并行;模制技术处于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进程,造型、纹饰仍显单调,以长、圆、梭等几何形制为主;制墨家题留名款已成例制,款识也由钤压渐变为模制。这些特点也从出土的元墨实物上得到侧面印证,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出土的元王道宾款“一捻金”墨和山西大同出土的元“中书省”墨,都表明虽然元墨存在器形、款识粗犷和纹饰单调的问题,但成墨墨面平整、墨边规范、字口清晰,说明自汉代以来使用的热剂钤压纹饰、款识的做法至少在宋元之交已改为模制;宽而规范的墨边说明墨模亦可能从宋初简单的上下合版式,发展为四版甚至多版式。宋末元初,墨模技术的改良对后世制墨起到了开创和启迪的作用。

明代尤其是嘉靖朝后,徽州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墨业的发展呈现全新格局,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一是具有了现代商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雏形,出现了雇佣工匠专事生产和销售的墨肆,商业经营理念也被广泛应用。如聘请名家名手绘稿、刻模,延请名士题铭、作赞,又如镌刻墨铭借以自颂,广发票、单用以揽客,编撰墨谱以求名世等。二是商业化促生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革新工具的需求,技术因而出现创造性变革。墨模技术在宋元的基础上飞跃发展,确立了四版(上、下边版和印、底版)、六版(上下、左右边版和印、底版)的形制,各版和外框的结合更为精密,纹饰、图案的琢制更为精致,象形或称为“异形”的立体把玩墨进而出现,款识题刻也从墨面移到墨边。在烟料来源上,桐油烟制墨已广泛使用,漆烟制墨业已出现。三是从业人员激增。据明代麻三衡《墨志》记载,宋时墨家有六十余人,明代仅安徽地区即有墨作一百二十余家,具体从业的人员无法考证,但行业规模从明沈德符《野获编》描述的“今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中可见端倪。四是形制上艺术化的发展趋势。明墨形制丰富多样,以圆形、类圆形和方形的大笏为多,圆形和类圆形占到半数以上,构思奇巧、制作精美的异形小墨也占一定比例,中规中矩的长方形规矩墨较少。缘由是使用者多为具有经济实力的社会上层,如文人士大夫、巨贾官宦等,制作成本和价格往往不为考虑。精品大笏往往可以经年使用,这对稳固销售群体有益,而小锭则用于文人把玩和相互间馈赠。且制作者如罗小华、程君房等人均为文人,了解士大夫群体的需求,故而徽墨艺术化趋势发展迅速。五是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研究更为广泛和全面。明代是墨文化研究的高峰时期,除了以沈继孙的《墨法集要》为代表的工艺技术类、以沈德符的《野获编》为代表的杂说类著作外,以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的图谱式著作也相继面世,极大地丰富了墨的造型艺术,也为后世了解明墨设计、制作情况提供了依据。

清代,特别是康、雍、乾三朝时,徽州制墨技术持续发展。清墨制作精巧、重装饰,色彩丰富并多变化,整体显得典雅华丽。造型上较明代略显呆板,以长方形和变形长方形为主,兼有管形、剑形、玉佩、镇尺、砚等式,纹饰、款识、装帧极为讲究,很多墨尤其是集锦墨,结合诗、书、画、印为一体,形成一幅精美的文人画作,极富观赏性。墨家们均好制作贡墨或御用墨以扩大美誉,乾隆《歙县志》就记载:“乾隆六年,内廷取墨工于歙县,歙合赵本,以绩溪人汪近圣应诏,上方给物料,令制造十匣歙墨,名益著。先是海内巨卿贡墨皆取自于曹素功,康熙五十四年,素功孙定远亦制贡曰太平清玩。盖亦自奏其技,非有常额。”这些制作者主要为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他们也被并称为“清墨四大名家”。四家之外,还有吴守默、程怡甫、胡子卿等人颇具盛名。这一时期,以詹氏、查氏为代表的婺源(今江西婺源)墨家也逐渐崭露头角,并以朴实无华、注重实用占据墨业一席之地。墨业在清后期,受外来廉价原料、商业资本和西方文化思想的打击,也同其他各业一样陷入困境,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建国后,徽州地区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恢复和振兴墨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 徽墨传统制作技艺及现状

徽墨制作个性化强,从原料、配方到辅材添加的各道程序,各墨家均有自身特色,没有确切、统一的标准,和历代墨谱记载也有所不同。但自古至今,制墨工序大致可分为备料、配料、和制、装帧四个重要步骤。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以及实地调查可知,现代各家制墨,在每个步骤的部分工序中,都采取了和古代不同的方法。以下分別从烟、胶和模具的制备,配料和制,以及成型装帧几个方面,讨论古今制作工艺的相同和差异。

①制取烟料:人工制墨用烟分松烟和油烟两大体系。现代松烟的制备方法基本承袭了宋代晁说之《墨经》所载的“卧式窑”法。窑的形制、烟料搜集和等级划分也基本相似,由专事此业的私营业主在福建、江西山区择址制取。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取色泽肥腻、性质沉重的古松烧烟,甚至只有“大概松根生茯苓穿山石而出者,透脂松,岁所得不过二三株”的古松才能被评为上上之材。现代由于保护政策,只能取十余年或枯死松树为材,所制之烟已大不如前。现代油烟制备法则基本承袭传统,原料主要采用桐油,浸油、灯草和中药材添加也和明人沈继孙《墨法集要》中的记载类似。因油烟制备原理并不复杂,对场地、原料要求也较低,故而多数墨厂都备有独立点烟房(在封闭无尘环境中点燃灯盏,覆盖瓷碗以取烟),按需制备。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屯溪胡开文墨厂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培坤先生的主持下联合高校,于2003年开发了机械化点烟设备,以输油(桐油)管替代灯盏、以液化气取代灯草、以滚筒替代烟碗、以刮刀取代烟刷,通过桐油的雾化燃烧实现了稳定、长期和高效的油烟制取。据省级非遗传人陈国盛厂长介绍,现代机械点烟效率比传统点烟提高近三倍,且质量稳定,这对于徽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②墨胶制备:主要采用动物胶,也采用植物胶、合成胶,但较为少见。现代研究表明,墨胶主要成分是炭、氮、氧、钙等元素,类似现代明胶。历代文献资料对墨胶的优劣也有分析。《考工记》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饵,犀胶黄,莫先于鹿胶。”用胶的目的是为了使烟料凝聚成型,便于使用和保存,胶的质量对成墨品质极为关键。《墨经》就认为:“凡墨,胶为大。有上等煤而胶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胶法,虽次煤能成善墨。”古代制墨尤重胶法,这是墨家不传之秘。现代墨厂由于需求量大,多采用成品骨胶或广胶制墨。骨胶、广胶的制法相似,均为去脂肪层、去毛、洗净后,在大锅中用文火煎熬所得。不同的是骨胶以动物骨骼为料,杂质较多,多用于普通市肆墨制作;广胶又称“黄明胶”“皮胶”,是以动物(主要是牛)皮为原料,多用于高档墨品的制作。也有墨庄(如绩溪又玄斋墨庄石海明)在制作定制墨时,自行熬制皮胶或者鹿角胶,制法类似《墨法集要》中所记载,但产量不大,仅供自用。

③备药:传统制墨添加的中药类辅材品类繁多,大致可以分成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记述了北魏书画家韦诞以真(珍)珠、麝香等中药材合烟制墨的过程。后代墨家不断改良,添加药材的种类、数量渐繁。目的则亦如明代沈继孙所说的,不外乎增光、助色、取香、引湿,意在经久,使其胶质粘性不减,使墨色不退、墨质坚硬。添加药材主要在溶(熬)胶、搜(拌)烟和杵捶三道工序中,目的各有侧重。例如,溶(熬)胶时加入熊胆、猪胆、麝香等可防虫、防腐和助香,加入苏木、秦皮等有助于胶溶解和提高墨色,加入藤黄、生漆等可增强粘度;在搜(拌)烟时加入紫草、苏木、金箔等可改善色泽;在杵捶时加入蔷薇露、麝香、片脑凝香,加入金箔助色,加入冰片增香防虫。不同药材的添加和药量的控制,是古墨质量好坏和是否利于长久保存的重要因素,药法亦是墨家之秘。《墨谱》下卷和《内务府墨作则例》的记载就说明,药材的使用种类、份量,不同墨家也会有所不同。现代制墨沿用历代文献记载的用药方法,但由于现代中药材多为人工养殖,药效、成分甚至外形都与野生药材相去甚远,所以同样的药量未必能达到原有效能,如加大药量则可能削弱墨、胶占比,起到反作用。因而还是要通过制墨者的不断实践、摸索,实现现代条件下的合理配比,确保墨质提高。

④制模:制作墨模,墨模也称“墨范”,是墨锭成型模具,材质一般为石楠木,也有棠梨木、石榴木,明代有以铜制范的记载,但未见实物。自宋元开始墨模形制基本确立,多由外框、上下顶版、左右边版、底版和手版构成(异形墨模稍有不同)。墨模制作尤重图案和文字,这是徽墨呈现造型、艺术的关键,古代多由墨家自行设计,延请书画大家绘制墨稿,交由刻工或者自行雕琢而成,现今也大多如此。但存在图案摹古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尤其文字刻制呈现出呆板、程序之痕,墨模制作人才也极为缺乏,全行业从业人员不过数十人,具备独立布稿和二次创作者更是寥寥数人,亟待加大重视和进一步培养。

⑤配料和制: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和辅料进行搅拌、杵捣后,和制成胚。现代墨厂的配料流程基本依照文献记载,按筛滤(去除杂质)、和料(据配方按比例和步骤,将烟、胶和中药材进行搅拌)、杵捣(将各种主、辅料充分融合)三步制成墨胚。不同的是,传统配料均采用手工,现代则以机械替代。据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成林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歙县胡开文墨厂制作普通墨品采用的是机械配料,在制作高档或者定制墨品时,部分(如杵捣)采用人工。古代制墨有“轻胶万杵”的重要经验,现代模拟实验也证明,通过万次以上捶打胶(牛皮胶)才能呈纤维状分散在墨体中,使烟颗粒均匀填充在牛皮胶的交联网络骨架内,并随着捶打次数的增加使墨的吸湿情况有所缓解。所以搅拌、杵捣是制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采用机械化替代是否会影响成墨品质,有待进一步论证。

⑥成型装帧:包括烘蒸(将墨胚加热蒸软)、捶打(进一步融合并加入部分辅材)、擀丸(手工搓揉)、称剂(称出适宜墨剂以便入模)、入(压)模(墨剂装入墨模并压制定型)、出模修整、晾晒(荫干墨锭)、打磨(进一步修整并磨光)和最后的填金施彩。目前,这是制墨工序中唯一几乎采用全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的流程,仅在压模定型中以螺旋压模机代替了压床。这一流程对墨工技艺要求极高,捶打时对墨剂融合的感知,搓揉时的手法,出(入)模的把握,以及修整装帧时的技法,都需要经年的培养。正是由于对这些关键技艺的掌握,如方于鲁、汪近圣、胡开文等由工入家的行业巨擘不断涌现,共同推动徽墨制作技艺进步。

3 前景展望

在徽墨的故乡黄山市,多年来各级政府始终重视徽墨技艺的保护、利用和发展。1997年,成立徽墨、歙砚集团;2004年,歙县荣获“中国徽墨之都”称号;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别是2008年黄山市启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后,徽墨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徽墨和其他徽州文房四宝一同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市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范畴,并编制了《徽墨、歙砚行业发展规划》。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截止至2018年初,黄山市有徽墨生产企业和手工作坊25家,拥有传统知识产权专利产品18项,年产徽墨328吨,产值8516万元,居全国制墨业之冠。其中屯溪胡开文墨厂自2001年改制以来,坚持工艺科技创新、材质科技创新和产品科技创新,获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自1981年以来已连续36年获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一大批新产品在国家、省和行业展评中获奖,创新研发的徽墨幻彩法描金技艺,突破了传统徽墨制作以金银色为主色调的描金工艺技法;设计、制作的高级书画大漆烟集锦墨,荣获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金奖、被授予“国之宝”——中国十大名墨;该厂通过对传统墨汁的升级换代,打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墨锭年生产规模25吨,墨汁15吨,年生产销售额达600万元以上。歙县老胡开文墨业公司拥有“中华老字号”注册商标,年产徽墨145吨,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150万元。歙县徽韵工艺品厂年产徽墨58吨,产值1100万元;歙县聚墨堂墨业公司年产徽墨60吨,产值1200万元。全市现有徽墨制作从业人员600余人,有徽墨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6人、市级31人,徽墨省级传习基地3处、市级传習基地3处。

在同属古徽州的安徽省绩溪县,以胡(开文)氏“新六房”、胡学文、石爱文等民国徽墨业为传承,发展出胡开文墨业公司、上庄老胡开文墨厂、良才墨业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制墨企业和手工作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墨模雕刻工艺在绩溪获得了很好的传承,对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上海徽歙曹素功墨厂是唯一一所保留徽墨业老字号的外省企业,是中国制墨业的元老店肆,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在继承曹素功墨业和胡开文广户氏墨业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很好地结合了海派艺术的装饰技法,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世纪初,由于信息化、数字化冲击,墨业发展面临一定的难题,甚至有学者提出传统墨业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谬论。但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近邻日本,以古梅园为代表的墨业,在保护、弘扬传统制墨技艺的同时,产业化也稳步发展,以墨汁为原料的软性笔和便携式四宝盒的开发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高端定制还是普及推广,是徽墨业诞生以来就面临的课题。明代徽墨是精品化、艺术化、文人化的典范,清晚期和民国徽墨业,尤其是胡开文墨业,开辟了市肆为主、精品为辅的实用道路。在现代社会下,则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调发展高端墨和普及型市肆墨,走出一条产业化和精品化相结合的新路。同时形制、图案、纹饰、款识的设计也要具有时代特点和精神,并学习借鉴国内外和相近行业的技艺、理念,推动徽墨业和徽墨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非遗技艺。这为徽墨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继承、发展和更好利用徽墨传统制作技艺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和氛围。徽州墨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徽墨制作技艺的变革和创新,从桐油烟的创立到墨模技术的完善,从墨品设计的飞跃再到墨式装帧的突破,徽墨制作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绝不墨守成规。正是这一次次变革和创新,徽墨制作技术才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灵动的门类,并借此屹立在中国和世界工艺美术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