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实现及应用指导

2018-01-07 11:04周珊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

周珊珊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需求的进一步满足,教育均等化需求(特别是贫困地区、残障人士的需求)被广泛关注。文章从博物馆教育活动现状出发,揭示出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政府主管部门、博物馆及博物馆相关机构在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方面的应行之策,为新时代博物馆最大限度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呈现出明显的投入不足、产出效能低下的特点,这一长期存在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时代主旋律。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大教育主体之一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好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将博物馆教育资源延伸到偏远乡村地区,让农村学生享有同等的博物馆教育资源,促进均等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博物馆职能及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

“博物館”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为供奉缪斯(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场所[1]。20世纪初,张謇以一己之力筹办了我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拉开了中国人开办现代博物馆的序幕。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事业体系。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再一次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至此,教育职能成为博物馆三大基本职能之首。

国家免费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大博物馆以创新教育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教育手段等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此产生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故宫跑”“文徵明的紫藤种子热销”“国家宝藏火爆荧屏”等博物馆元素现象的持续高热度关注,让博物馆这个多年以来扮演清冷、高傲形象的机构成为普通市民追捧的对象。博物馆社会教育在这样一股热潮中打开了局面,其经营理念也从传统的以“藏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但是,这与习近平主席要求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还相距甚远。博物馆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它不受年龄、性别、知识结构、健康状况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全体社会公民都有权利享受这种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就我国目前博物馆社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针对特定人群如农村偏远地区学生、残障人士等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还几乎停留在空白阶段,同样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主体的他们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

2 博物馆教育均等化实现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共享精神文明成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功能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实现更高程度要求——教育均等化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财政支持投入比例的不均衡

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以及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除遗址类、古建类博物馆外,全国宣传、文化、文物部门主管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数量从2008年的502家发展到2017年的4246家,占全国博物馆总量的87.1%。同时,中央财政的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也从2008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11年以后的每年30亿元,且一直停留在30亿元的规模[2]。由于我国财政体制原因,享受免费开放资金的博物馆仅限于宣传、文化、文物系统的国有博物馆,2011年自第三批享受国家免费开放资金博物馆公布,此后新增的博物馆均无法再享受国家免费开放资金。此举虽是从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角度考虑,但也极大地增加了2011年后新增博物馆的开放运行难度,他们要想在偏远农村孩子和残障人士中开展博物馆教育更是鞭长莫及。另一方面,免费开放资金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补助标准缺乏实践指导,高级别的大馆中央、省、市财政补助资金用不完,他们的社会教育活动往往立足于本馆,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无暇顾及偏远地区学生的博物馆教育。而服务于市、县区域的小馆有想法、有力量从事博物馆基层教育,希望博物馆能“走出去”,让更多的偏远乡村学生接触博物馆资源,却缺乏资金的支持难以实现。

2.2 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早在几年前,国外博物馆就提出了“博物馆文化平权”的概念,努力让不同群体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博物馆教育,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保障。我国博物馆文化平权教育尚未得以立法,而且在现有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下仍缺少对偏远乡村学生、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教育考核指标。以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例,其一级指标涉及经费保障与使用、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管理运行与安全保障、观众评价四个指标,针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考核指标中关于未成年人教育要求:一要有完善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计划并有效实施;二要建立完备的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三要结合教学需要,提供针对性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参与性、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四要未成年人观众不少于全部观众数的1/3。这几项具体考核指标中并未明确要针对偏远乡村学生和残障人士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因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团队忽略了对这一部分人群的教育。2017年末,根据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常驻人口数达到5亿76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残疾人口约8500万,从统计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人群数量之庞大,而他们中间鲜少有人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

2.3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缺陷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的实施,成为了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开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成为了差别化利益分配的标签,长期在这种体制模式下的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失衡。从政府层面来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一直沿袭着“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基本上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在面积广袤、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用于满足农村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则极度匮乏;从农民层面来看,由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经济环境之中,甚至还停留在解决温饱的基础问题之上,他们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博物馆层面来看,有条件的大馆基本上都在城市中心,他们远离乡村,远离农村学生,要把博物馆教育资源投入到乡村地区需要耗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而收效却难以在短期内显现。所以,农村学生的博物馆教育几乎成为一片空白之地。

3 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均等化的措施

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是大势所趋,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亦是大势所趋,要想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的均等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博物馆及博物馆相关机构携手合作,打破壁垒,重拳出击。

3.1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

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话题。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贫乏,公平共享社会成果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资源和社会总财富的急剧增长,共享社会成果,特别是共享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了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仍然没有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口管理制度,二元制的结构在国家财政分配上呈现出极度的不均衡,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毋庸置疑,十多份中央一号文件指向“三农”,公共资源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与城市比较而言,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仍然十分不够。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要改变城市和农村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呈现出的发展不均衡现状,唯有以不公平的财政投入政策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现实差距,实现文化服务上的相对均衡。具体说来,应该一要逐步取消“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户籍标签,形成自由流动的大户籍管理制度;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三要加强文化普及教育,让农村群众形成更高程度的精神文化需求。

3.2 完善目標职能,建立精准长效的博物馆绩效考核机制

每年的辞旧迎新之际,博物馆和其他机关单位一样忙于应对绩效考核,但是这种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的绩效考核考察的是本单位年初制定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的目标设定人和工作执行人都是博物馆,故此种考核方式不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同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至此,我国博物馆行业最具权威的两套考核体系《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因运而生并一直延续至今。但是,这两套体系均为静态考核体系,并且存在着关注“量”的积累,忽视“质”的提升等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重投入轻产出特点。为了改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状态,必须建立起精准长效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实行动态式管理将考核的主要标准指向观众的学习体验质量和观众对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活动的现实需求和可参与性。“以观众为先”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重中之重[3],将偏远乡村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博物馆教育纳入考核指标,是对公众强调文化普惠性和共享性这一核心要义的践行。具体说来,可以将一定周期内服务偏远地区、弱势群体观众人数占总参观人数比重,针对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次数,服务偏远乡村观众资金投入占总观众服务资金投入比重,以博物馆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基层观众距离等,作为具体考核指标纳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3.3 拓宽合作渠道,以“互联网+”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普及化

“互联网+”的时代已然到来,博物馆身处互联网时代中,其运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也势必要跟上互联网的思维。2017年夏天,教育机构Ahaschool推出了一款名为“十万青少年漫游世界十大博物馆”的网络直播课程,一时间引得22万个家庭购买观看。该课程以青少年的视角介绍博物馆,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实现了让受地域、时间限制不能走进博物馆参观的观众能受到博物馆资源的教育。《纽约时报》评论称:这个直播创新,对中国教育变革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工作者一直尝试解决补偿农村教育不足问题,博物馆配套机构用他们的大胆创新做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探索。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再发展,能够让博物馆这张国家“金色名片”服务更广泛的群众。在《“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指导下,甘肃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文物报社等众多文博单位和社会力量利用各自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承担起了普及博物馆教育资源的重任,实现了博物馆教育资源向偏远乡村地区、弱势群体的延伸。而作为地市一级的博物馆也应在互联网领域实现应有的价值。以湘潭市博物馆为例,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2018年湘潭市博物馆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十万青少年漫游全国十大博物馆》教学视频,并在湘潭在线手机App上投放,教学视频可供青少年学生免费观看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湘潭市博物馆还组织专门的宣教队伍带着iPad等设备走进乡村,给偏远乡村学生送上了博物馆文化课。

4 结语

本文从解决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均等化问题出发,提出了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均等配置、建立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具体绩效考核指标、拓宽合作渠道利用“互联网+”等解决措施,对博物馆在新时代下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博物馆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凝结之地,让文物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中活起来,实现均等共享的博物馆社会教育资源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甲欣.浅谈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公共教育[J].大众文艺,2015(11).

[2]段勇.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喜与忧[J].博物院,2017(1).

[3]郑奕.建立以观众为先的博物馆绩效评估体系[N].光明日报,2016-8-26.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
博物馆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