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素质

2018-01-07 04:24赵之永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学科

赵之永

新课改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等。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的有效结合,是改革、发展教学方式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素质教育的效率。

一、素质的基本内涵

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形成的稳定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包含身体机能、文化水平、道德品质等。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以地理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的特性和素质教育的重点

如何将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是高中地理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具体分析如下。

1.地理学科的特性。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理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地质面貌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特性使得地理学科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信息技术的特性。

信息技术数据量大、复杂,并通过云计算形成知识的整合。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和高中地理学科的结合,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地理教学的持续发展。

3.高中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点。

依据上述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学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思考能力等。人类活动和地理面貌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大数据的复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数据分析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依据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从地理基础知识、数据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社会两大属性,因此地理学科也包含人文、历史等多种学科素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仅依靠地理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地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只有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地理素养。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素质的策略

1.通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地理教师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将地理各部分知识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地理知识,并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为地理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并调动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2.構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新模式。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创设一个真实的地理环境,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利用大数据技术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以依靠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轻松地营造地理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当代的地理新技术、新发明,如GPS、GIS等,还能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此外,教师应当积极构建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新模式,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科素养后,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讲述,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超学科”来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