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戏》到《济南的冬天》

2018-01-08 22:10刘芳玲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戏写作课文

刘芳玲

摘 要:通过从《社戏》到《济南的冬天》的具体分析,深入阐述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之源的途径,旨在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

素养。

关键词:课文;写作;灵感之源;语文学科素养

在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文学习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老师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之源呢?

一、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写作积累素材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便需要指导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引用经典的词、句和表达手法,才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其中,语文课文是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通常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掌握的知识点记忆得非常深刻,所以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中对提升写作水平具有较强的作用。因此,为了让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之源,便需要让学生学会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其中,学生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可着重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习课文内容字词句的应用。通常情况下,课文是学生掌握字词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字词内容的积累,丰富自身的写作语言。例如,课文《社戏》是鲁迅的一篇佳作。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让学生了解“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不满三十家”,都是“种田”“打鱼”的,“只有一个杂货店”等词语表述平桥村的位置的方法,以及叙事类文章有详有略。因此,如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应用这些技巧,便能够增加文章的新颖度。又如,《济南的冬天》中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的远山→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如果学生能够积累这些优美的词语,并将其引用于之后的写作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是积累课文中的故事、事例等素材。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众多奇闻轶事、历史故事、生活实例等,这些可以成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良好素材。例如,学习《社戏》中关于“看社戏”“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等故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进行适当拓展,合理利用这些故事,让其成为写作的灵感之源。

三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随之了解一些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相关身世,并让其成为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材。例如,《社戏》的鲁迅,《济南的冬天》的老舍先生,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而他们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因此,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可以适当地进行引用,让其为写作内容增光添彩。

二、利用课文内容创造语言运用的环境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便需要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因此,为了让语文课文成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源泉,老师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有效结合课文的内容创设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强化训练。其中,可通过下列几种途径展开训练:

一是在课文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整理优秀的字词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同时,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记忆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和俗语谚语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中关于济南冬天的描写语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学生理解掌握了这几句话后,老师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景物描写。

二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扩写或者缩写,逐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中关于“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句子之后,老师可让学生进行缩写提炼,或者进行扩写,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诗中的风光。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语言材料,也是为学生写作示范的重要案例。因此,在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认识课文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强化学生写作训练,以便让课文成为学生的写作灵感之源。

参考文献:

[1]李敬花.从《桃花源记》到《沁园春·雪》: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之源[J].考试周刊,2014(93):43.

[2]陆丽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7):43-44.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戏写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