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之中融深情

2018-01-08 09:34李娟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8年45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景物学会

李娟

【导语】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能够凸显人物个性、渲染现场气氛,为思想展现、情节发展提供帮助。

【指点迷津】

问:日常写作中,如何下笔才能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呢?

答:一、学会“摘”“附”“改”“造”

环境无论大小,都容载着数不尽的“景点”,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声一语等。但不可能每处都写,因此要学会“摘”,即从主题需要、描写目的出发,从中选择表现力最强的“点”加以详细描绘。

同一景物,不同心情的观察者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写作中,作者是“心随意转”的,根据“意”,即文中情感的需要,用恰当词句为景物“附情”,是环境描写的妙笔。

有时,真实的环境与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截然相反,我们就需要稍加“改”动。

也许文中需要的景物根本不存在,那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合情合理地把它“造”出来。

二、争取一绘多得

要想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文中情,感受文中意,必须将事情发生的自然或社会背景描绘出来,让其“见景生情”。背景即环境,根据文题所需,选“摘”最能渲染现场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情感、凸显人物个性、推动情节进展的景物加以描绘,从而深化文章主题。当然,这些作用不是一绘全得,而应根据情节需要,将不同环境融入不同情节之中,有所侧重地发挥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作用。

此外,还可以将时间、地点等作文主干要素,在环境描写的过程中“携带”而出。

三、了解绘法多样

与绘画相似,环境描写从技法上讲,可以粗笔勾勒,也可以精雕細刻;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虚实结合;可以正侧结合,还可以点面结合,方法多多,可单用一法,也可多法综合。

从描述角度上讲,可以第一人称写“有我之境”,也可以第三人称写“无我之境”。无论“有我”还是“无我”,都可通过视、听、味、嗅、触等感觉来体现,也可通过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述。

从语言运用上讲,可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发挥更大的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景物学会
学会分享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浅谈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学会分享
有效作文贵在积累
学会尊重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