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花开

2018-01-09 19:40石芷玮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迟暮大器晚成社交圈

石芷玮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菊花是二十四节气中开得最晚的花,却可入诗入茶,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可见花开不必趁早。托尔斯泰可谓成名甚早,身为皇亲国戚,二十余岁便创作了《童年》等多部小說;又因身份尊贵,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军官,称得上是文武兼备,风流倜傥,在上流社交圈里早就有着响当当的名声。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不到30岁时辞去军职,正式步入文坛,不久就创作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性的巨作。史诗的哲理思索、历史小说的还原叙事、编年史的严谨客观,在这部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的作品中融合无痕。可以说,托尔斯泰在三十多岁就步入了伟大作家甚至是名垂青史的文学巨匠的行列。

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成名甚早,故追捧者无数,使他逐渐沉湎于贵族的社交圈中难以自拔。在这期间,他甚至与青年时期的偶像——屠格涅夫决裂长达17年之久。

可见,过早成名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许多人耐得住失败时的寂寞,却受不了成功后的荣誉和诱惑。若是这样终其一生,托翁最多也就是一名显赫一时的作家,在创作上恐怕亦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托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悬崖勒马,自觉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深入思考和剖析社会问题。但这依然耗费了他很长的时间——先是几十年的奢靡生活,让他经历了“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接着又是近20年的精神危机和探索。他接触各个阶层,游历多个国家,最终完成了思想的蜕变,写出了《忏悔录》等思想深邃的名篇。

看托翁晚年的作品,如《复活》,内容没有《战争与和平》丰富繁杂,却在两个人一件事中尽显当时的社会弊病,思想独到而深刻。特别是结尾时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人格“复活”,完全是托氏博爱胸怀的写照。故我认为,《复活》可以看成是托翁的精神自传。托翁甚至骂自己早年的杰作《战争与和平》为“老爷式”的游戏,里面的贵族宗法式情调令其读之作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其实很多文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早年文采风流,名闻于世,但在经历困顿之后,文辞渐趋于质朴,思想感情却跃然纸上,是真正的传世佳作。如朱自清,大家多熟悉他的《荷塘月色》《绿》等散文的辞藻之丰,却鲜有人去研读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晚期佳作。从这里我们似乎也嗅出了一个问题:托翁、朱自清等人之所以早期闻名,固然因为文采卓然,但其实更是托了思想肤浅的福,因为思想深刻的作品很多读者都怕读,因为这会让很多人落入面对自己认识和理解上的缺陷的恐惧之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不必艳羡那些早熟的花朵,真正的伟大必须经历风雨的洗礼和时间的积淀。

(编辑:彭宇)

评点:王淦生

文章借托尔斯泰的例子,揭示了文学界、思想界的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大器晚成。因为凡成大器者,历经了文化的积淀、观念的形成和思想成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常常不是单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就能决定的,还要看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历练。托尔斯泰的蜕变等事实都说明了这一道理。迟暮花开,一样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迟暮大器晚成社交圈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河柳
大器晚成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李军英
大器晚成
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