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校服创新

2018-01-09 22:55邵诗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校服创新发展

邵诗茹

摘 要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校服代表着学校的风气、形象。针对中国校服创新这一问题,笔者进行具体的研究,对国内外校服发展以及中国校服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校服创新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校服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1校服发展的历史

1.1中国校服发展的历史

在中国学校学生统一着装,已有一定的历史。孔子授学,均要求学生青衣青帽;近代“五四运动”时学生们穿统一服装,留学生头,戴学生帽,意气风发,同仇敌怅,树立了百年不倒的“五四青年”学生形象。而中国早期的文人墨客则是通过裹头的头巾来表明身份。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掀起了创办近代学堂的浪潮,先后创建了军校、技校、医校等多种不同科目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校方发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1993年4月1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将校服概念真正带入校园。

1.2外国校服发展的历史

在英国,多年来学生们穿着宽松的,式样、规范都十分讲究的、种类多样的校服。如:“蓝制服”、伊顿服、传统制服、童子军服、军校学员服、伊顿领等。如今这些早已存在的学校大多数在很久以前就取消了穿蓝制服而改穿较为时尚的服装了,只是保留沿用了这个名字,但为了某些特殊场合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旧一直保留着“蓝制服”。

日本的校服早在1873年就已经出现,1886年教育部正式发出指令统一高中校服。日本的明治年代的校服以和服为基本式样,男生佩戴帽子。高中男生的军训服装参考了欧洲的军服,参加训练的男生穿着欧洲的海军式的制服。1910年深蓝色的西装深受高中男生的喜爱、与之同时的校服的色彩还采用了军队的战斗服装的色彩—卡其色。此时女生的服装仍以和服为主,在此基础上水手服的影响得到了扩大和蔓延,并进一步得到了女生的欢迎,校服逐渐改进。20世纪60年代女生校服以深色为主,领子采用水手领,下着裤子。70年代开始,女生校服强化了水手领,下着百褶裙。

2中国校服存在的问题

2.1款式单一,颜色单调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校服款式陈旧、面孔单一,不仅谈不上时尚化,甚至连合体都做不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国内的中小学生校服大都被设计成运动装。虽然运动装随意、灵活和自由,但是不分场合的千篇一律却带来了服装本身意义的模糊和功能的畸变。在很多学校,校服款式统一,未能体现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校服式样缺乏美感,学生穿上后常常是圆鼓鼓、松塌塌;校服款式少,一般只有夏冬两套或夏秋冬三套,一件运动装学生从早穿到晚,从冬穿到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校服的尺码只有特大、大、中、小四种,学生穿上常常不是衣短裤长,就是衣大裤紧;校服的色彩单调,大多是白、蓝、绿、红等颜色,不能满足学生对美的心理需求。

2.2质量不高,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校服属于制式职业装。目前,我国尚未制定职业装质量标准,因此校服的质量就很难保证。现在的中小学生校服大多采用涤纶面料,这种面料易起毛起球,易产生静电,手感差,透气性差,穿着效果极不理想。

许多校服加工企业,将校服看作低档的短期赢利产品,忽视校服的质量要求:面料生产采用传统工艺,不注意产品的安全性,生产中所用的有害物质难免有残留;特别是使用的非环保染料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染色牢度差引起的掉色、褪色等又加重了服装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迹缝处纸裂、服装标注的纤维含量与实际不符也是校服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另外服装制作工艺不精良,断线、开线、布面不平整、钉扣牢度不够等屡见不鲜。这样,中小学生校服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2.3价格偏高,颇有怨言

目前市场上中小学生校服的价格偏高。一套夏装要卖七八十元,一套冬装要卖一百多元,一个学生起码要买夏装、秋装和冬装各一套,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另外,在校服推销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回扣和红包问题,这也是导致校服价格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中国校服创新的原则

3.1审美性原则

校服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喜好以及社会的认可,这样才能保证校服受到学生的喜爱。校服的设计,通常要简洁、朴素,而且要青春时尚,当学生穿着时可以带来良好的身心感受,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另外,校服设计要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美感修养。

3.2实用性原则

除了美观性,校服的设计也要注重实用性,尤其是校服的面料應当以舒适、耐穿为主,因为学生的运动量较大,所以校服需要具有较强的磨损胜,耐磨、耐脏是校服实用性的基本要求。

3.3人性化原则

校服的设计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发育期成长快、运动量大等特点,替班校服都需要量身定做,并且在耐磨力和抗拉力方面需要强于普通服装,减少由于校服磨损为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和负担。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每个学期都会长高几厘米,所以校服的设计也需要加入一些可调节的元素,适应学生的身体生长。

4中外校服比较

4.1社会认知比较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校服可以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本国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校服的设计也受到了家长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在学生是否应该穿着校服的问题上存在较多争议,但是绝大部分的中小学仍然坚持校服制,而且也受到了学生父母的支持,大多数父母认为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可以避免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由于服装差异而产生贫富差别,避免对贫穷孩子自尊心的伤害。日本认为统一的校服着装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感。在中国,社会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校服制度也有较高的认同度,认为统一的着装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增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所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规字椒形成了一致的认同观占。endprint

4.2款式比较

中国青少年学生的校服,通常是以运动装为主,而且款式较为单一,多年来都未曾有较大的改变,也因此而使得很多学生对校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排斥感,他们认为校服的款式过于老套和传统,不能适应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观。

日本在学生校服设计的方面参考了西方的职业装标准,加以融合的线条设计,符合学生清纯可爱的特点,而且按照不同的季节明确划分,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英国的学生校服设计将不同阶段的学生区别开来,如小学生基本是统一的T恤衫,而中学阶段则将校服分为男女不同款式,男生以西装、西裤、领带为主,女生则以西服、裙装为主,一般至少配备长袖和短袖两种应对季节的变化。在校服的采购方面可以由学校他统一采购,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到相应的商店或者专柜选购。另外,对于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会安排免费发放统一的校服,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

4.3面料比较

面料选择也是影响学生校服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校服颜色单调、面料以棉和化纤为主,有些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使用一些劣质、有害的面料,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日韩、英美等国家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服的面料选择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都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因素。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校服几乎每天都要穿着,如果校服面料不透气、不吸汗,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青少年学生都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校服面料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4搭配比较

整体搭配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搭配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学生校服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学生校服的整体搭配既要注重其本身的协调性,又要考虑到校服的文化性,以适应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服的整体搭配,包括款式、颜色以及其他配饰的搭配,除了体现服装的整体性,还要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如日本的中学生校服设计中融入了一种丝带元素,女生可以将以往的格子领带变成丝带,体现女孩的青春活力,又不失校服的适当格调。

中国的校服整体上以运动装为主,除了个别学校以外,大部分尚未完全考虑到校服整体的风格搭配。总之,需要逐渐将整体搭配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校服设计中,使校服变得更加时尚和美观。

5中国校服创新的方向

5.1款式创新

中小学生体型变化较快,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因此中小学生校服的款式设计应具备一定的运动机能性、可调节性和组合性。在进行款式设计时,结构的设计应以不妨碍人体的基本运动为原则,做到尺寸安全、结构安全;应选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力争在“大一统”的服装形象中追求个性!}Is在局部造型设计中如口袋、袖口、领型和分割线等处可借鉴体闲元素;男生服装的设计应能体现阳刚之气和青春活力,女生服装的设计应力求文雅秀美,使服装的风格与款式和谐统一。

5.2色彩选择创新

校服是学生在校园这一特定场合集体穿着的服装,通常应采用朴素沉着的色调。校服的上下装可采用相同的色彩,局部配以鲜艳的色彩加以点缀;整套服装的色彩应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之具有庄重、严肃、明快之感,能充分体现现代校园文化的气氛;整体服装色调应柔和不宜强烈,以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分散注意力;小学生的服装色彩应欢快、鲜艳,中学生校服的色彩可稍庄重些,但绝不可脱离学生气。

春季校服宜采用较明朗的色彩,如白色、天蓝色、草绿色、粉红色等;夏季校服应以浅色为主,白色是首选色,能给人以清爽洁净的感觉;秋冬季校服应以深色为主,蓝色可与白色结合,黑色可与白色相间,红色可与白色搭配,使校服的色彩呈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校服色彩的选择应征求学生的意见,不能一味地追求流行趋势。

5.3重视面料选择

面料不仅可以诊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与造型的表现效果。中小学生校服面料的选择原则首先是安全卫生,面料不仅要具有吸湿散热性、防霉防菌性,还要质轻、结实、耐洗、不褪色、缩水性小、免烫。特别是主料应选用耐洗、耐磨、抗皱、防缩、防静电的天然或混纺面料。其次是物理机械特性好,面料要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同时还要易保养、易洗涤。再次是美观大方,面料要能体现学生谦逊、温和、平稳的个性。正装校服可选用毛混纺面料,这种面料外观平整光洁、柔滑挺括、丰满而有弹性;体闲风格的校服最好采用棉加莱卡的面料,它具有天然纤维的特性和必要的回弹性,吸湿透气保温性良好,不易变形,穿着舒适,运动自如;运动装可采用改良后的化学纤维面料或混纺面料,例如,涤棉混纺面料光泽明亮,手感滑爽,外观细腻且质地轻薄,易洗快干。总之,校服面料的选用要体现安全、实用的主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5.4确保质量和价格

中小学生校服是比较特殊的商品,因此,国家应在构建统一规范的校服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实行批量验货制度,企业生产的校服在进入流通渠道前,必须进行验收申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学校;实行校服抽查制度,发现不合格的校服要进行追缴。校服的定价必须经物价部门批准。生产校服的企业可以推出不同款式、不同面料、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校服供学校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群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贾如丽,张盼盼.淺谈南京市中学生校服的创新设计[J].大众文艺,2015(08):141+20.

[2] 王书琴.学生校服设计的研究—青少年年龄段[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服创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校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