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8-01-09 09:58王同岁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丙硫菌唑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王同岁

摘 要:通过在怀远县开展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成分用量157~202.5g/hm2处理剂量下,用药2次,对赤霉病的防效达80.41%~90.52%,明显高于对照药剂80%多菌灵 WP 1200g/hm2处理的防效。且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兼治作用,使小麦生长后期秸秆清秀,熟相好,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硫菌唑;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82-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均有发生,特别以穗期发病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且近年来发生区域和严重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丙硫菌唑是国内农药企业新近开发的一种新的用于预防小麦赤霉病的药剂,为探索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效果,笔者于2017年4—5月进行了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旨在明确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田间最佳使用剂量。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和作物品种 试验对象:小麦赤霉病。供试小麦品种:烟农19。

1.2 环境条件 试验地安排在安徽怀远县龙亢镇新街村一农户小麦田进行,前茬为水稻,耕作方式为麦稻轮作。土壤为水稻土,pH值6.7,有机质含量为1.2%。于11月20日整地播种,基施45%复合肥(N:15%;P2O5:15%;K2O:15%)450kg/hm2、尿素300kg/hm2,中后期没有追肥。小麦采用机械带状撒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450kg/hm2,栽培和管理水平与当地均匀一致。

2 试验设计

2.1 药剂 试验药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2.2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2.3 施药 小区面积:50m2,重复次数:4次。采用华辉H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用药量按实际每小区喷施面积折算,配药采取2次稀释法,喷药液量为450kg/hm2。共进行2次用药。第1次用药在小麦扬花初期,即4月27日;第2次在5月2日。试验期间于4月29日用吡蚜酮防治1次小麦蚜虫,未进行其他病虫害防治。

3 调查计算方法

3.1 气象条件 第1次施药时间为2017年4月27日下午,晴,东南风4~5级,气温10.5~22.8℃;第2次用药时间为5月2日下午,多云,东南风5级,气温16.5~21.7℃。从第1次用药到5月26日(调查结束),期间共发生7次降水过程,共降水76.4mm。试验期间总体降水偏少,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5~1℃。

3.2 调查方法 施药后在赤霉病症状稳定后的5月26日调查,共调查1次。每小区有代表性地5点取样,每个点调查0.25m2的铁圈内的赤霉病病穗,计算病穗率、病指和防效:

病穗分级

0级:全穗无病;

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

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

5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

7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

3.3 药效计算 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7×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3.4 产量调查 收获前每小区5点,每点取1m2麦穗,每个小区共取5m2,脱粒计算产量,统计增产效果。

4 结果与分析

4.1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未发现药害现象。

4.2 防效 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成分用量157~202.5g/hm2处理剂量下,在小麦扬花初期使用1次,间隔5~7d左右再用1次,最终对赤霉病的防效达80.41%~90.52%,明显高于对照药剂80%多菌灵WP1200g/hm2处理75.13%的防效。

4.3 增产效果 试验药剂处理比空白对照的增产幅度为4.11%~9.00%,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7%的增幅,增产效果明显。

5 结论

用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预防小赤霉病,且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对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兼治作用,使小麦生长后期秸秆清秀,熟相好,可以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推荐有效成分用量157~202.5g/hm2,对水450kg/hm2,均匀喷雾,力求喷雾均匀周到。但在小麦赤霉病重发的年份,建议适当增加用药量或与戊唑醇等其他药剂复配使用,以保证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延缓赤霉病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丙硫菌唑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一株丙硫菌唑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丙硫菌唑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丙硫菌唑:5亿市场即将绽放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