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为科研 拼搏结硕果
——记重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蔡云飞

2018-01-10 10:05王永梅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重庆大学化工学院首例

文/王永梅

倾心为科研 拼搏结硕果
——记重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蔡云飞

文/王永梅

科研的沧海浩瀚无际,追求的风帆永不止步。为了探索科研的奥秘,无数科研人士勇敢前进,奋力拼搏,用青春奏响了一曲生命的奉献之歌。

重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蔡云飞,数年来,始终坚持对不对称催化与合成和基于可见光催化的新有机合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志向远大 成果灿烂

2005年9月-2014年7月,蔡云飞就读于四川大学,师从有机化学家冯小明院士,钻心科研。2014年8月-2016年10月,他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做洪堡博士后,从事有机小分子和可见光催化的研究。2016年10月,他开始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任博士后,从事生物有机催化研究。2017年9月,他作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成为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数年来,蔡云飞严谨治学、勤于科研,取得了灿烂的科研成果。他的研究首先表现在不对称催化与合成方面。蔡云飞在其导师冯小明院士的指导下,使用冯课题组特色手性氮氧-金属Lewis催化剂,实现了查尔酮类缺电子烯烃首例不对称溴胺化反应、查尔酮类以及烯酯类缺电子烯烃首例不对称氯胺化反应等多项反应,还发展了首例手性氮氧作为有机小分子氢键催化剂催化β-酮酸酯不对称氯代反应、手性氮氧-Sc(III)催化三取代吲哚酮不对称氟代反应等不对称卤化反应。

2016年年底,蔡云飞利用手性Brønsted酸催化实现了首例不对称Piancatell重排反应。不对称6π电环化反应发展相对缓慢,是科研界一直关注的话题。蔡云飞利用手性Brønsted酸催化脱水产生6π电子的Aza-ortho-quinone methide中间体,手性Brønsted酸通过手性离子对控制反应对映选择性实现了新型不对称氮杂6π电环化反应。通过系统理论计算,最终证实了反应的6π电环化历程,并对手性Brønsted酸催化的立体选择性控制原理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对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石墨相氮化碳可见光催化的研究,也耗费了蔡云飞大量的心血。他利用石墨相氮化碳作为非均相可见光催化剂,使一系列可见光催化共轭加成反应、烯丙基化反应以及杂环交联反应得以实现。此外,他还利用该催化体系的可回收性,设计了可回收连续流动的光反应器,实现了该类反应规模放大实验。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是与蔡云飞辛勤的研究分不开的。在从事科研的道路上,蔡云飞始终保持着一心为科研的满腔热情,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蔡云飞研究员

勇于担当 荣膺奖项

对科研极大的热情激励着蔡云飞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科研中,他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为了科研的发展,他不辞辛苦地拼搏着。他发表了23篇论文,为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012年,蔡云飞的科研项目《催化不对称卤胺化反应》成功入围欧洲爱思唯尔颁奖的Reaxys博士奖。2012年,他获得了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4年,他获得了德国洪堡学者奖学金。2016年,他获得了四川大学-东土学术创新奖。

所有的奖项,无不昭示着蔡云飞对科研事业的忠心和无比热爱。为了我国科研的发展,他将继续开展不对称催化与合成方向以及纳米材料催化方面的研究,为科研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重庆大学化工学院首例
重庆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首例,北京出发!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首例猪心移植患者活了2个月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学习中心列表
【链接】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学习中心(第四批)名单
国家开放大学批准石油和化工学院建立第三批学习中心
Who Is The Master?
全国首例“被遗忘权”案被驳回
《化工学报》赞助单位